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源出】《诗经·小雅·天保》(节录):"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像新月弯弯,像旭日东升,像南山的高寿,既不会亏损,也不会下崩。)【哲理发微】新月正在向上发展,光辉越来越清亮;旭日正在向上发展,光芒越来越强烈,它们都是正在兴起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2.
说"南山"     
古诗文中的"南山"大多指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的终南山,首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长寿的南山,不会崩坍陷落.后"寿比南山"常用来比喻人长寿,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收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用书》(人教版)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显然,将句子中“如”释为动词“像……一样”。笔者认为这样理解不妥,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
智慧,是潜藏在人生命里的血液和能量,像悬挂在我们心灵里的不会被风雨熄灭的一盏明灯,你若不将其点燃她永远也不能照亮我们人生岁月之路;像高挂在我们灵魂中的巨大金钟,如果你不撞击,她永远不会发出惊世骇俗的声音。庄元臣曾形象地说:"圣人之智如日,如日者,无所不照,无所不彻也。贤人之智如月,如月无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中的“谓·之·名”结构是常见的双宾语结构类型之一。该结构用做谓语时,常用于双项NP句,结构中的“之”具有回指、强调和使句子简化凝练的语用价值。文献中“谓·之·名”结构的出现早于“谓·之·为(曰)名”结构,因而它不可能是“谓·之·为(曰)名”的省略变式,所以也不是兼语结构。  相似文献   

6.
黄琴 《现代语文》2009,(7):129-129
近几年,为鲁庄公“翻案”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刊,如《再识鲁庄公——对(曹刿论战)一文中庄公的另一种解读》(《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长勺之战关键在于鲁庄公》(《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6年第4期)、《重读(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8期)、《鲁庄公形象新探》(《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7期)等等,而且网上也偶或发表一些短论,为其“鸣不平”。最近,李光老师在《语文学习》上撰文(见2008年7—8合刊《鲁庄公:何“鄙”之有?》),进一步把类似的观点导入课堂,引导同学们重新审视鲁庄公这一形象。应该说,这对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独立思考精神是十分有益的,但从整个课堂的流程来看,师生讨论的角度失之偏颇,最后的结论也过于草率。下面笔者拟从三个方面谈谈鲁庄公之“鄙”。  相似文献   

7.
《礼记·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以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意思是说,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叩击则钟声较小;重重叩击  相似文献   

8.
棋如人生     
玩过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取决于是否有两只眼。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围棋不像象棋那样,两军正面交锋,一子可以吃掉另一子,围棋没有这样血腥和残忍,只要有两只眼就谁也奈何不了。这就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精神,表达了一种“生命”的价值。一局棋结束,胜负已分,但活着的棋不会因为失败而死去,活着的棋还  相似文献   

9.
《新读写》2008,(6):17-17
“不毛”,不长庄稼、草木。“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辱到弊邑,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10.
《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臭”字,注家或读chòu,或读xiù,孰是孰非?本文从“臭”字音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古文异读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方言材料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其臭如兰”之“臭”字应读chòu,而不是xiù。  相似文献   

11.
总评:听课后,我在想,如果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来做一道题——语文课像什么?肯定大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课如玫瑰”要有激情,“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课如柠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应该是“课如茉莉”,看起采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则是清香袅袅。美到极至是平实、自然。看《爱如茉莉》的教学,就有这样的感受。薛老师不急不躁(内心不得而知),整堂课如涓涓细流,像一首清丽的小诗,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峰回路转,但是同样动人。没有一句,没有一处是脱离语文的生发.课堂上飘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往、对话中完成了文拳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2.
齿如齐贝     
贝是水中有贝壳的动物。成语“齿如齐贝”即指牙齿洁白整齐像海贝,用于形容人物。如《庄子》描绘盗跖: “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又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家之子:“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相似文献   

13.
如秋叶之美     
"从绽放之初我就担心/它打开自己的愿望那么热烈/它单纯一尘不染/它是否知道牺牲已经开始。"从荣到枯,一生一句圣洁的遗言,一生一场精神的大雪,我的白菊像一只静卧的鸟,像瞬间燃放的蝴蝶。"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我已亭亭,不忧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向死而生的生命曾如夏花绚烂,定将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之”的第一种用法是作动词,意思是“到……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要到南海去”。(《为学》)“之”的第二种用法是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③学而时习之,不…  相似文献   

15.
近来读书,有一些懒散,反思自己的读书经验,不由得想起一篇以前读过的旧文片段。先转载如下:“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出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此文的观点十分有趣。先说其巧妙、合理之处。读书与作文,均为意义建构的过程,前者由章句到义理,后者反之。“销”和“铸”的过程,能够说尽读写么?这里需要仔细剖析一下。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收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教学用书》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显然是将句子中的“如”释为动词“像……一样”。笔者认为这样理解不妥,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18.
哭如之     
一在金城飞雪的一个凌晨,如之走了。据说他走得十分大气,弥留之际尚念念不忘中华文化的复兴。他对身边的几位年轻朋友说:“我有许多事没有做完,诸位继续去做。都请回吧,我走了。”说完,溘然长逝,躺在了命运的大地上!命运的大地是生长思想密林的地方,如之是在寻求这片密林的路上  相似文献   

19.
这两句话是《诗经·卫风·淇奥》中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人把雕骨称“切”、雕牙称“磋”、雕玉称“琢”、雕石称“磨”,后世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并称为“切磋”、“琢磨”,表示做学问时的反复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他盗之出入”的理解,陈文鸿先生不同意“‘之’的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认为“此句是倒装句,确切地说是宾语前置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句式指辨》,《语文月刊》2014年第2期)。对此,我们不敢苟同。陈先生说,“由此‘盗之出入’是‘盗’(宾语)前置,还原为‘入盗’,‘进入盗窃’之意,‘之’的用法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入盗’,即‘进入盗窃’……‘盗窃“变故’都是名词,二者相对,语义相称”,“‘入盗’,即‘进入盗窃’……动宾结构”。陈先生的解说实在怪异。既然说“盗”是名词,是“入”的宾语,“盗之出入”即“入盗”,那么,“入盗”怎么就是“进入盗窃”之意呢?“进入盗窃”又怎么成了“动宾结构”了呢?暂且不说用译文来作结构分析的不严谨,就是文言的“入盗”和现代汉语的“进入盗窃”,它们的结构可都不是动宾结构啊,而应是连动结构。其次,陈文所说的这种类型的宾语前置,“之”跟前置宾语必须是复指关系.陈文后面所举的那些例子莫不如此,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之”就是复指“句读”或“惑”的,而“他盗之出入”中的“之”能复指“他盗”吗?文言当中,“入”作“进入”解时,是不及物动词,指人的名词或代词只做它的主语,不做宾语,如“后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史记·孝文本纪》);当指人的名词或代词作了它的宾语时,“入”则是使动用法了,这时的“入”是“纳入,使进入”的意思,如“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孙子·九地》),“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史记·周本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