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庆荣 《广西教育》2005,(1B):51-52
鲁迅的小说《药》早为大家所熟知,评论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等的分析也很深入、透彻了。然而,小说中的一些无名人物却鲜有人论及,似乎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作者对这一些人虽着墨不多,却也用意良苦,寄寓颇深。  相似文献   

2.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  相似文献   

3.
在《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分析较多的是夏瑜、华老栓这两个人物。而对康大叔,特别是对他在“谈药”这场戏里的精彩表演缺少应有的注意。笔者以为,若能抓住康大叔在这场戏中的语病加以分析,不仅能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6.
蔡成德 《学语文》2003,(3):16-16
华老栓作为《药》的主要人物,其语言极富个性。鲁迅先生采用了白描手法,更使人物语言朴素、真切、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嫌。这为从语言描写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药》中,华老栓的有声语言有四处。  相似文献   

7.
<正>《药》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不少研究者认为,夏瑜和华老栓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华老栓更为重要。他们的理由是:这篇小说题名为《药》,而作品故事中作为这“药”的人血馒头正好连接着这两个人物,因此,作为主人公,这两个人物便被看作缺一不可了;而且小说对于华老栓的描写用的笔墨最多,又是正面描写,华老栓似乎还是中心人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北…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爪牙康大叔,告密者夏三爷,以及勤劳、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的华老栓夫妇,他们的形象早有定论。但,小说中的几个次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药》被称为鲁迅"最复杂的象征主义小说"[1],其构思巧妙,主题深广、讽刺深刻,描写精彩,其描写的人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小说简直可以说囊括了当时中国底层社会的各类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中康大叔这一典型形象就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探究康大叔形象的意义,首先必须弄清康大叔的身份与地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药》的第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通过对华老栓去刑场买“药”的描写,着重写华老栓一个人对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一事的反应,刻画华老栓一个群众愚昧落后的性格。第二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华老栓夫妇烤“药”和服侍华小栓吃“药”的描写,着重写华老栓一家人对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一事的反应,刻画华老栓一家群众愚昧落后的性格。第三部分是故  相似文献   

12.
《药》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之后的又一杰作,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对其中的人物康大叔,历来的意见以为:康大叔就是小说第一部分写到的黑衣人,即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且看高中第三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康大叔的分析: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小说精品《药》之所以流传甚广,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除了它给读者提供了一面观照辛亥革命之鉴,以及华老栓、康大叔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外,对华小栓的咳嗽描写,也是不可轻忽的一个因素。但是,对此人们往往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或蜻蜒点水般不作深入分析,或只字不提其在作品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短文试就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药》中,鲁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夏瑜、华老栓和康大叔等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作者在给人物命名上也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的。 《教参》中只为人们揭示了两点。 一是“华、夏合指中国”。也就是说华夏的两家的悲剧,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二是“夏瑜暗指秋瑾”,因为“夏”和“秋”即是姓氏,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想像,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表演集声色、动作、表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充当“导演”指导学生表演,或亲扮角色为学生表演。比如,教鲁迅的《药》,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贪婪,我选取华老栓从康大叔手里买药那一段情节…  相似文献   

16.
《药》的写作特点,主要是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单纯用线条来勾勒画面,笔触简炼、质实,除了线条本身的墨色以外,不加其他颜色。鲁迅把这种方法用于小说创作,指出:“‘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通观《药》的全篇,一切都是那么朴实、真切、自然,毫无矫揉做作之处。有些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很平淡,其实都是匠心独运,富有深意的。 在《药》中,主要人物华老栓究竟是什么样子,鲁迅只在两三处作了极其简单的描写。一处是老栓半夜出去买了人血馒头回来,“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另一处是刽子手康大叔跑到茶馆来乱嚷,老栓“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的听”。这样的肖像描写似乎过于简单,其实正是用“画眼睛”的方法写出了人物的特点,“借一斑而知全貌,以一目  相似文献   

17.
小说的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鲁迅先生的《药》的情节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作者根据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需要,合理而巧妙地设计了情节。 一、情节与生活的一致性 小说设计的情节是:革命者夏瑜被杀害,华老栓从刽子手康大叔手里买了蘸夏瑜的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最后儿子还是死了。 这个故事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一致的,也就是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药》是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为背景写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在华老栓为儿子小栓买药的情节里有关于一个浑身黑色的人卖人血馒头的描写。作者连用摊、撮、嚷、抢、扯、裹、塞、抓、捏、哼等动词,描绘出一系列带有性格痕迹的个性化动作。颇为传神到位地刻画出一个凶恶、残忍、蛮横、贪婪的人物形象,历来为读者所称道。那个“浑身黑色的人”是谁呢?我查阅了很多权威人士编著的书籍及有关资料,大家众口一词均认为是康大叔。教师用书上写到“作者用一连贯的动词表现了康大叔的凶狠、贪婪的性格”。(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19.
《药》中几个次要人物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爪牙康大叔,告密者夏三爷,以及勤劳、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的华老栓夫妇,他们的形象早有定论。但,小说中的几个次要人物如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的形象却相当模糊,甚至被忽视。人教版教学用书中,  相似文献   

20.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深刻的创作经验之谈。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始终在作着认真的探索,“画睛”艺术手法高超,造诣精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传神描摹,已有许多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称颂。这里只想简要分析一下人们还注意不多的《药》中的“画睛”艺术。小说《药》中的各类人物,除了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勾勒的夏瑜之外,鲁迅无不刻意画了他们的眼睛。着力最多的是刽子手康大叔。一般论者往往着重分析他“满脸横肉”、衣衫不整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