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阅读是实现作文语言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探讨了自主阅读落实的三个步骤:问卷调查、教给方法和阶段反馈,提出了作文语言个性化的两个阶段:针对语言个性化明确提出"突破平庸,写出个性"要求;反复品尝最有力度的语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紧紧抓住其表达技艺,并让学生尝试"移植"到自己的写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呵护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为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3.
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搜集写作的素材,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技巧,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水平,正如古人所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是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张扬。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怎样认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呢?  相似文献   

6.
思考:能否让阅读与作文双剑合璧?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都明确规定了阅读及写作的具体达成目标。其中第三学段的阅读达成目标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写作达成目标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相似文献   

7.
一、营造民主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个性化阅读具有自主性、体验性、差异性、创造性四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时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需要与价值观,积极倡导自主阅读,着力唤起学生平时的积累。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阅读氛围的营造之上。因为只有教师民主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阅读感受,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才能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阅读个性才会得到彰显,个性思维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个性阅读品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使个性化的阅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改变“学生并不缺乏生活,作文却‘无米下锅’,又羞于表达”的现状,对“小学作文个性化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品味生活的和谐与精彩: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创设学生乐于表达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邝丽华 《学周刊C版》2014,(9):180-181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文学阅读评价要做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地解读”。可见,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人类的一种理解活动,其阅读方式和阅读结果因人而异。正如同一部《红楼梦》,鲁迅曾说:道家看到了“梦”,儒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情”,革命家看到了“排满”。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应该是读者阅读时的个人自觉行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可以称得上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也都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注重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味简单地肯定学生的见解。笔者以为,要真正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则”。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也都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注重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味简单地肯定学生的见解。笔者以为,要真正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则”。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燕 《现代语文》2006,(2):100-101
“个性化”这个关键词近年来被普遍提及。语文教学中,不光要倡导个性化阅读,更要个性化写作。《高中新课标》对书面表达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阅读是为了写作,个性化写作是个性化教学成果的主要体现。但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学生的作文中,在语言上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极端是语言太过平实,拖沓、枯燥,高中生的作文连小学生的都不如;另一个极端就是附庸风雅,在用语方面大做文章,模仿别人的语言,追求表意的朦胧,致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特别是后者,很多学生对其趋之若鹜,以为那就是文采。殊不知自己的语言是如此的矫揉造作,在写文章的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偏。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趼中,许多教师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中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出怎样的理解都应该予以肯定。笔者认为:要真正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要明白个性化阅读有它的“规则”,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挖掘阅读资源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谈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句话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我们不应以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20.
<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聚焦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文学表达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侧重语言运用、文化自信、审美创造三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对标教材,聚焦内涵阐述解读课标对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阐述可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三点学习能力和精神品质。一是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二是提高审美品位:通过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