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愈来愈碎片化、流动化,女性身份的实现越来越艰难。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具有多样性与策略性,女性共同体具有假定性与有限性,但“妇女”作为女性身份存在具有必要性,有利于发掘女性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女性主义运动和批评理论中,女性一直是以男性中心文化的反抗者的身份出席,然而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女性自身内部的差异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一些女性以一种“父权”的态度对待“他者”女性,而作为男权文化的“同谋者”的身份在场。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能促进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对这些传统的行为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内化了的父权制影响,对女性被压制地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最后,从奥康纳的职业作家身份和"南方淑女"身份分析奥康纳矛盾女性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自由黑人"的身份追寻、"重新记忆"的身份认同以及自我和民族的身份建构,剖析了美国非裔女性在追寻自我认同过程中的身份建构,解读了《已知的世界》作品内在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爱之药》中玛丽的亲身经历,从女性宗教身份构建、女性主体身份的苏醒和女性主体身份的构建来揭示印第安女性如何在本土文化和传统迷失的背景下成功的构建女性主体身份,实现自我身份定位和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杜悦 《英语广场》2021,(11):12-14
安德烈·布林克是南非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他以勇敢的反抗精神、丰富的叙事技巧和巨大的文学成就享誉世界文坛。《沙的想象》是他的第一部关于女性主题的作品,该作品完全从女性的视角讲述了南非女性克里斯汀的家族中几代女性的历史以及克里斯汀成长为真正的“大女孩”的经历。本文尝试依托女性主义理论,结合文本细读,剖析布林克对女性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杨波 《考试周刊》2014,(52):20-20
《觉醒》主人公艾德娜生活在美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男权社会,为了确保霸权地位,统治集团通过以宗教、婚姻等为载体的思想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向女性渗透,宣教"男尊女卑"和"贤妻良母"等标准,询唤女性自觉遵守其规定的"女性身份"。"大岛"之旅唤醒了生活安逸但时常感到孤独,压抑的中产阶级女性艾德娜的女性意识,使她踏上了反抗男权思想统治的道路。本文分析了艾德娜在觉醒过程中尝试的三种女性身份,揭示了她挑战男权统治必将付出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族裔女性们艰辛的成长历程。她们从天真无知、苦恼迷茫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成长阶段中女性身上所展现的异同点,可以揭示华裔和墨裔女性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共同性,同时可以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二者构建新身份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通过对文本中显性的无名女叙述者、隐性的亡灵吕蓓卡及男主人公迈克西姆·德温特三个人物及其关系的审视,考察父权制下女性身份多元化的建构及其负性生存状态,认为女性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是以二位一体的身份建构和二元对立的性别抗争为核心事件的哥特式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
欧阳乐 《海外英语》2013,(5X):198-202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文坛巨匠,作为一位桂冠诗人,他写了很多反映黑人工人阶级的诗歌并为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感到自豪。对于黑人女性问题,休斯同样十分关注,他为此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在他的诗歌里,休斯不仅表达了对美国种族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对黑人女性给予了深深的同情。通过对休斯40年代的诗歌中黑人女性问题的探究可以得出其艺术视角的回归,反映了其艺术日益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张爱玲结合女性自身独特体验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描绘了女性身份的困境体验。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女性个人情感、身份选择以及话语权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琦 《学语文》2011,(3):46-47
一、命运之探问“人”之所以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正是源于人的社会性,这就要求人的存在首先要有一个社会身份。叶圣陶小说在将话题引向对“女性命运”思考前.先将聚光灯对准了“人”的认识上。纵观叶圣陶小说。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女性形象很多都缺失自主的姓名权.  相似文献   

13.
惠敏散文的叙写从女性特有的心理、眼光和角度,把读诗品词同女性生命相连接。她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书写姿态,在看似散漫的感性中提炼哲学思考,彰显女性身份的寻找和认同,对写作整体感进行观照,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李昂、方方两位女作家创作的杀夫题材的小说,以女性视角审视了女性的杀夫行为,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对女性身体的禁锢与精神的扼杀。小说中两位女性形象所处的时代和身份、性格各不相同,但表达了两位作者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思考,窥视了两性之间的激烈对抗和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母女关系为视角,分析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作品《喜福会》中对构建美国华裔女性身份的探索。文章从民族身份、性别身份、文化身份三方面对华裔女性的身份做了分析,探究因文化冲突、语言隔阂,甚至阶级差异而造成的更复杂的母女关系,并进而讨论在双重文化处境里,这些女儿们在经历与母亲冲突和磨擦过程之后,如何撷取中西文化上的特点来适应美国情境和完成女性主体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小说的空间叙事,人们可以了解人物的背景、内心活动与社会意义。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进一步诠释了多维空间主要包含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等。在等级鲜明的社会空间里,黑人女性的身份尴尬低下;在白人主导文化空间里,黑人女性的心灵伤痕累累、扭曲变态;在居住条件恶劣的生存空间中,黑人女性的生活彷徨无助、贫困潦倒。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深深地刻上了种族、阶级、性别和身份的烙印。同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一样,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所阐释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观照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后学批评所关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早期澳大利亚女作家们立足与男作家们不同的视角,探讨女性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以同情地笔触描述黑人的遭遇,以双重的视角审视英国和澳大利亚不同的文化,追寻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了以性别、种族和身份问题为主题的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9.
黑人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为突出的课题,而身份认同既是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母题、同时也是研究黑人女性文学的关键。对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进行概览并评述其优缺点,有助于深刻理解黑人女性文学、推进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蔚 《英语辅导》2008,(5):142-145
本文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进行重新解读。从哥特式诡异情境、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找以及分裂中的女性形象三个方面,揭示这部小说被忽略的深刻主题:即女作家通过女性哥特这种隐秘的写作方式表现男性压迫下的女性生活及其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