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外国作家曾经说过:“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坚持全面开展赏识教育,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赏识班队课、无批评日、优点卡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几年来,我班孩子在赏识氛围中的种种表现,无不证实了一句——“赏识导致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赏识——成功”教育的含义、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的必要性以及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的更高的工作要求,并总结出实施“赏识——成功”教育的主要方法为表扬、信任、关注和团队精神的教育等等。阐述了实施“赏识——成功”教育所需营造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赏识教育的实施中,部分教育者误解、滥用赏识教育,致使赏识教育走入了“误区”。本文试对赏识教育进行深刻的实践反思,以期帮助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全面客观地认识赏识教育,从而正确地实施赏识教育,达到赏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赏识教育”已成为不少家长和教师竞相采纳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赏识教育”本身固有的种种缺陷以及老师和家长们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的理解,使“赏识教育”日益变形和变味,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各中、小学正在开展对“赏识教育”的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探讨出不少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通过大量的教育和教学实践认为“赏识教育”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我想就“赏识教育”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这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误区一、只赏识“双优”生、忽视“双差”生。一般来说老师总是“赏识”那些成绩和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这样做既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进步,同时也容易使好学生处于孤立的地位,不利于好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确实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家长只看到了一些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简单地将“赏识教育”等同于表扬,最终走进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象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赞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正确的鼓励学生呢? 一、树立榜样,鼓励自强 “圣贤之仁可以百世为师”,懂得圣贤们的礼貌规矩,愚蠢的人会变得聪明,优柔寡断的人会变得刚毅果断。要让学生见贤思齐,见善不及,就要挖掘人类社会中的贤与善。例如:让学生在假期间认真阅读名人传说,选出其中令自己心动的章节,编辑成文,开学后彼此交流。班主任可以…  相似文献   

8.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提出的。周弘运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聋哑女儿周婷婷不仅开口说话,而且成为留美博士。赏识教育于是风靡全国乃至世界,改变了无数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2007,(12):45-47
教育惩罚(或者说教育惩戒)正在成为许多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一个禁忌,在强调激励、赏识的同时,对惩罚往往绝口不提——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人不使用某些惩罚的手段,甚至有人喊出了“教育,拒绝惩罚”的口号。  相似文献   

10.
蒋海菁 《山东教育》2007,(10):23-25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赏识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重视“赏识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与“赏识教育”具有辩证关系的“批评教育”,使形形色色的“批评教育”背后潜伏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郑雅敏 《文教资料》2011,(31):136-137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对学生心理机制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国赏识教育的创始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哑学校校长周弘更是认定:“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  相似文献   

13.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赏识教育注意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条件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展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或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使赏识教育“变形”或“变味”,走进了“怪圈”或“误区”。主要表现在:   1.把赏识教育误为赞扬教育,甚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盲目肯定。盲目肯定,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结…  相似文献   

14.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的时候,你千万要把他们看“圆”。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霍老师在6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她以自己真诚而执着的爱,书写出了八个大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个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期待着每一个学生成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本学期,我在转变后进学生的工作中,成功实践了这“八字方针”,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相似文献   

17.
王坤 《海南教育》2008,(9):61-6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相似文献   

18.
洪英 《文教资料》2007,(16):185-186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并普遍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过,现实的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教师缺乏赏识能力、忽视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忽视学生差异、赏识不持之以恒等“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赏识,是为人之道,是为师之道。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底蕴丰厚,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标识。一个人倘若不懂赏识,不愿赏识,那么他必定很难合格地参与文明承传的教育活动。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赏识就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可以烛照一片美的天地。其实在教育活动中,并非缺少一些“赏识”的资源,真正缺少的倒是一种充满睿智的“发现”、“开发”和“利用”。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于患者一样,…  相似文献   

20.
袁钫芳 《上海教育》2008,(20):53-54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这是2004年我校领导们就达成一致的看法。我校探索的实验项目是“赏识教育”,其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们也提出了“赏识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