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某校六年级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45。从乙班调8人到甲班后,乙班学生数是甲班的78。这两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分析与解:题目中虽然甲班和乙班学生数在调动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两个班总人数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是个"不变量"。因此应该选定"两个班  相似文献   

2.
有些分数应用题,题中的不少量都在发生变化,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难以解答。如果抓住题中的“不变量”,把它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往往能使所求问题获解。一、总量不变例1某校五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57。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班人数就是乙班的45,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分析与解]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乙两班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但两班总人数不变。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57,可知甲班人数是两班总人数的7 55;变化后甲班人数是乙班的45,那么甲班人数是两班总人数的5 44。由此可求得两班总人数为3÷(45 4-7 55)=108(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方法的教学特点,简要阐明了使用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从五对教学班的班间比较,以及五十对学生的对偶比较中,可见实验组的学习成绩较大幅度地高于对照组,数学方面的思维和阅读能力的成长也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班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比对照班重。报告反映了“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这两个实验因子各自的作用,否定了这种方法会“影响教学进度”以及“使同班学生分化加剧”等说法。本实验证明,基础较差的班级和学生也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是上海青浦县青浦中学顾泠沅数学教改实验小组,经过九年艰苦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应中学数学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包括“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六个步骤.近年来,全国已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的部分中学在进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实验,我校也在进行这种实验.下面就这种教学法中的第四个步骤——变式练习的设计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教改实验小组,从1977年开始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注意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教育科研,认真地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他们的改革是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入手的,十年教改的基本做法是三年教学调查(1977.10~1980.3),一年筛选经验(1980.4~1981.8),三年实验研究(1981.9~1984.8)和三年推广应用(1984.9~1987.8)。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在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肯定了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或回授调节)两者相结合而以尝试指导为中心环节的实验设想,大面积地提高了全县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一小组的经验,得到了市局领导的赞许,建议全市普教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推广,教育专家教授刘佛年也予以肯定,认为无论对教改实践或教育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详见《上海教育》1986年5月号)。这里我们把实验小组一堂数学课的课堂实录和顾泠沅同志的评议作全文介绍,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甲班某生与乙班某生发生争斗.矛盾交到两位班主任那里,两位班主任当面进行了处理?事后,乙班班主任责怪甲班班主任言语上偏袒了本班学生。甲班班主任说: “我又不是法官,对自己的学生当然有所偏袒,又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这在学校教育中也很有借鉴作用。中学生年轻好胜,自尊心强,“激将法”应用得当,可激发学生(或班级)的求胜欲望,调动其学习或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却会适得其反,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位青年教师同时担任初中甲乙两个班的英语课。因乙班纪律较差,他就常常以甲班为榜样进行批评,希望用“激将法”来激励乙班同学。如“我教你们两个班,甲班同学那么活跃,你们却像木头一样”,“在甲班上课是享受,在你们班上课是受罪”……结果,乙班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市组织幼教评优活动,我们在两所幼儿园看了两位老师组织的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活动内容都是幼儿生活经验讲述。两位老师教育基本功和教学方法相差无几,但在请幼儿讲述时,甲班教师是让幼儿站在座位前,面向老师讲述的,而乙班教师呢?却是让被请幼儿走到老师身边,面向  相似文献   

9.
<正>在较复杂的分数问题中,通常有一个量是不变的,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让其中“不变量”的份数变得相同,往往能巧妙解决问题。例1甲、乙两班原来学生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乙班调8人到甲班,则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5/4。两班共有多少人?从份数角度来思考。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7:8,两班总人数是15份;现在甲班5份、乙班4份,两班总人数是9份。明明总人数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怎么份数不一样?关键是每一份的标准不一样。因此,  相似文献   

10.
陈一飞 《教师》2016,(5):87-88
文章通过受试的两个班级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甲班是采用"愤悱术"和"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乙班按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然后根据两班的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应用显著性检验手段得出结论,即新的教学实践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又名“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这种教法是上海市青浦县顾冷沅教学改革实验小组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从1977年开始,经历了10余年的艰苦努力,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尝试回授教学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两位班主任同时接管两个新班。一年之后,这两个班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差异。甲班班风正,秩序好,学习空气浓,各项活动样样领先;乙班乱糟糟,学生无心思学习,搞点啥活动也是疲沓,涣散,应付差事。何故?是两个班学生的基础素质差别大?否!是学校对两个班给的“油量”不一?也不是。其症结就在于两个不同的班主任。甲班的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一心扑在班工作上,对学生耐心教诲,严格要求,对学校布置的工作总是闻风而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单位1不同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则更难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假设法解决这类问题,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例题:有两筐苹果,每筐重30千克,分给两个班,已知甲班分得的与乙班分得的一共13千克,求两班各分得苹果多少千克?本题单位1不同,又没有相等的条件,用假设法解学生较易接受,假设甲班和乙班都拿出本班苹果的手,是30×2×=10(千克),比13千克少3千克,为什么呢?因为把乙班的假设成了,这样就少了3千克,3千克的对应量是();如果…  相似文献   

14.
在班级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的情况下,如何改革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上海青浦县顾冷沅数学教改实验小组的同志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总结和创造了一套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他们的经验极其丰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他们找到了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包括具有层次性的五个环节。它们是: 1、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 3、组织变式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4、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 5、根据教学目标分类细目,及时回授调节。下面结合青浦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我省的部分数学教改成果,谈谈对这些环节的粗浅看法。一、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口算有听算和视算两种.在听课时,发现三年级两个班的老师对口算的训练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甲班老师既抓视算、又抓听算。乙班老师课内只抓了视算。  相似文献   

16.
阳光明媚的一个春日。灵宝市西闫一中三(7)班教室内,班会正在进行,学习委员许晓烈首先站起来发言,他说:“这次毕业考试我们甲班和乙班成绩很不平衡,甲班语文成绩突出,乙班数学和英语成绩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茨本中学读书时,由于把全部精力投入在读课外书籍上,耽误了学习,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第一名落到第十八名,又从甲班降到乙班。面对这一切,他既懊丧,又气愤。他不甘落后于平时学习比自己差的同学。他有一  相似文献   

18.
题目:甲、乙两班共有学生79人,甲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5,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为7:6。两个班共有男生多少人?分析与解:初一看,题目似乎缺少条件不能求解。但是联系实  相似文献   

19.
某天,我和同学们共同解答了下面一题。在甲班,无一人提出异议;在乙班,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在四年级甲班教了《植物的种子》一课后,同志们对教学进行了评论,认为我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变过来,教学方法还是旧的。通过同志们的帮助,有了一些认识,试按同志们的意见,在四年级乙班再次教这一课。通过总结教这一课书的两种教学方法,感到很有收获,教学思想水平有所提高。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新大纲,一般地知道了新的自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在指导思想上不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