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钱往中国跑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恐怕要加一句,钱往中国跑。何以见得?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预计美国今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从去年的1240亿美元降至440亿美元。而中国今年吸引外资将达500亿美元。“中国是投资首选地”已成为外商的共识。全球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或出售产品。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0万个。今年前8个月,我国实际吸收外资344亿美元(平均每天1.4亿美元)。而1989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才34亿美元。13年来全国累…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给资本接受国带来巨大活力。中国和印度被称为“亚洲双子星”,两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本文从中国和印度吸收FDI的现状比较着手,分析两国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两国吸引外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跨入新世纪,我国吸收外资而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速。据多数专家的预测,2001年经济增长速度在8%左右,按中央“第十个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带动了我国出口的上升和产出的增加。虽然我国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但根据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要继续发挥中国吸引外资的潜力,需要加强司法建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对外资开放融资,进一步全方位开放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继2002年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大国以来,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双双增长超过50%。有钱大家一起赚,中国作为投资安全岛的效应进一步凸现。  相似文献   

6.
双边投资条约(TITs)是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签订的保护私人投资关系的协定。BITs的签订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大量流入。但盈利是资本关系的协定。BITs的签订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大量流入。但盈利是资本的天性,实务中外资免不了与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发生摩擦与冲突。中国的BITs实践成绩明显,坚持原则,维护了本国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在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也对国内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最近23年间,FDI对国内投资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对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剖析,对外商投资政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引进外资效益为切入点,论述在新经济形势下吸收外资的难度及以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当前客观存在的政企关系“潜规则”.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经济环境,对吸引外资产生了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政企关系模式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越来越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在吸引外资的数量和有效利用外资的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推动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差异化特点.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外商投资可以为东道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国内经济建设稀缺的资金,增加进出口贸易,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由于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各国将以吸引外资作为政府的重点,并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各项优惠措施。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并非是东道国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外商投资带来的负效应,东道国的经济状况将更加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在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世界各国投资者均以罕见的热情在关注、研究、参与西部大开发,外商投资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笔者通过回顾我国加入WTO以后,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环境、外资准入空间、优惠政策,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的突出优势,并对WTO环境下我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尤其法律环境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法律环境的健全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加入WTO后,为与WTO规则接轨,我国对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辽宁应加快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在分析辽宁外商投资法律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辽宁投资法律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优化投资环境,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积极利用外资是西部地区缓解资本短缺、提升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水平低,已越来越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优化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土流失治理资金严重短缺和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构建了以下六方面资金运行机制,即以法律为保证,稳固政府投资来源机制;以市场为手段,国补资金为引子,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投资机制;推行BOT方式,吸引外资投资机制;以县为单位的水土流失治理政府资金集中使用机制;以“代助”形式为支点的分户治理补偿资金使用机制;实行报账制及一次性报账与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资金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使用效率。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以政府投资为主体格局下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现存的基础设施又一直处于低效率的运作状态。笔者认为,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外资和引入民间资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其中以BOT、TOT、PPP、PFI、ABS作为投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是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是我国外资法的一大特色。但随着中国引进外资的数量的不断增大,及入世后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税收优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弊瑞。合理地界定对外资的优势,不仅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外资法改革的行政权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应通过合理优惠、落实国民待遇、采取多样性和机动性,建立税收优惠的法律机制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投融资环境分析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开发面对的资金环境怎样?如何树立新融资观,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进行金融创新和深化,探索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以制度创新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西部开发等,形成以市场为主导配置资金资源的新局面,满足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需求,是新时期西部开发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商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等出资欺诈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引进外资国策的健康实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中方企业急于招商引资、信息不灵、追求优惠待遇等,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建议制定和完善外商投资财产鉴定法律制度,加大对外商出资欺诈行为的刑事制裁。  相似文献   

20.
不断升温加压的招商引资,在现阶段属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内面对生产要素流动的一种管理活动。地方政府在招商职能定位上、招商角色把握上、招商路径选择上、招商对象聚集上,必须处理好"主体"与"主导"、"换岗"与"换脑"、"赔本"与"赚钱"、"外引"与"内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