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落实“两课”教学新方案中 ,处理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的关系 ,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的关系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对此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 ,要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和“不丢老祖宗”的原则 ,通过各门理论课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一门新课,这门课的教学对于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一是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概论”课与“两课”其他课程间的关系;三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师资来源过分局限于经济学专业。几门政治理论课在各教研室的严格分工,不利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贯彻落实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要求。应改变这种状况,鼓励及要求每位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原课的基础上,适当地承担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师资来源过分局限于经济学专业。几门政治理论课在各教研室的严格分工 ,不利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 ,不利于贯彻落实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要求。应改变这种状况 ,鼓励及要求每位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原课的基础上 ,适当地承担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中,邓小平理论概论处于中心地位,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结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等决定的。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为中心,必须正确处理它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方面,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无法相互替代;另一方面,各门课必须分工,突出重点,更好地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如何讲好这门课?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尝试,采用自制课件与教学录像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了教材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调动了“教” 与“学” 的积极性;革新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开设“概论”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概论”课的定位,处理好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优化教学,积极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概论”课程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课程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内在地蕴含在“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该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概论”课教学的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将取代中国革命史课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一是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关系;二是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与原中国革命史课的关系;三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四是以讲授为主同灵活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在新的“两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与邓小平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课”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怎么理解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是在新的“两课”课程设置中,专门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这门课应当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讲授邓小平理论。二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他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概论”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是各高校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概论”课的新课程方案,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始终抓住“概论”课教学的主线、注重“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中央新确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当前实施概论课教学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就概论课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将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方案。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将合并为一门课,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概论”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阐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讲授中国化马克…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需要在大学本科生中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这门课的主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主线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了讲好这门课,需要明确它的教学目标、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解决好这门课程与其他三门课程以及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之间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这门课教学中将要遇到的各种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门课整合成一门概论课,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改革的一项内容。研究和探讨整合后概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课题。在这里本人结合实践,就如何构建和构建什么样的内容体系与大家做个交流。一、内容体系构建依据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门必修课整合为一门必修课实施教学,有人从经验的角度认为这是“分久必合”的自然结果。其实,我认为这三门课的整合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的。理论依据:三者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开设既是对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的回应,又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的迫切要求。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一脉相承,既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继承毛泽东思想概论果后一门新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程。而且它是一门较为典型的研究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解决其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从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开设专题讲座、结合国际国内热点问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概论》课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课堂教学作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尤以教学效率低突出。分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对于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讲授这一课程,应当明确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地位,厘清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把握其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努力实现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机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