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闻世界》2010,(12):1-1
塑造全媒体化下的学术期刊新品牌,将是学术期刊及其编辑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从目前来看,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各学术期刊的共识,各种学术信息纷纷上网,并被广泛查询应用。但是,这种信息上网,还仅仅停留在将纸质学术期刊原封不动地搬上网络,各学术期刊很少建立起独立期刊网站。建立学术期刊网站有诸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在新世纪,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平台全文上网,有的自己建有网站。同时,学术期刊数字化版权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法律体系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数字出版时代,对数字化版权保护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将技术、法律、经济、意识等多种保护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才能推动学术期刊数字版权保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开放阅读运动产生的背景的介绍,指出开发阅读实质是学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与学术期刊出版的商业利益冲突的结果.从高校学报的性质、出版体制和出版资源以及长远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开放阅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免费赠阅、全文上网和建立开放联盟等高校学报开放阅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开放阅读运动产生的背景的介绍,指出开发阅读实质是学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与学术期刊出版的商业利益冲突的结果.从高校学报的性质、出版体制和出版资源以及长远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开放阅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免费赠阅、全文上网和建立开放联盟等高校学报开放阅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懿  陈诗含  刘黎明 《编辑学报》2018,30(3):295-297
该文以纸本期刊数字化上网为背景,以《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电子期刊发展现状为例,探讨该类电子期刊、电子采编与电子服务一体化平台供给模式.目的在于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网上采编流程,使广大读者及作者获得更加方便、快捷的终端操作体验,借此实现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查询、订阅、反馈全程密切衔接,拓宽相关主体间的沟通途径,利用其督促线下学术期刊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期刊专业性强、读者面窄、订阅量少.为扩大自身的宣传,借网络的良好的交互性、更大的自由度、迅捷的信息传输速度的优势,我国期刊大多通过集中上网的方式,加入权威数据库,加大信息传递,扩大传播领域,拓宽发行渠道.互联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了快速通道.然而,学术期刊著作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学术期刊诚信建设,完善学术期刊的管理制度,本文通过解读国家有关科研诚信的相关政策,利用调查研究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学术期刊发展现状,阐述了什么是学术期刊预警制度,分析了建立预警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预警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提出从建立评价标准和调整机制、确定名单和机构的权威性、加强宣传和执行力度以及建立明确的惩罚标准四个方面,建立健全《若干意见》中提到的"学术期刊预警制度"。同时指出,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制度是科研工作者的迫切期待,也是学术期刊正本清源的需要,还是期刊管理手段的有益补充。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和督促作用,也可对国家的科研诚信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我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通过建立与学术研究规范相一致的编辑出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术期刊管理评价机制、增强编辑出版版权保护意识、加强同行评议制度建设、构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等来加强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资源,在发展中受到法律保护,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竞争.当前我国已涉及期刊论文上网,发行学术期刊光盘版,在网络上下载信息等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建议国家版权局给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各国政府跨世纪的战略抉择 1999年新年伊始,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举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会上宣布的《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提出: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目标是实现60%以上的部委(办、局)和各级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2000年实现80%的政府机构上网建立站点。  相似文献   

11.
面对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我国网民迅猛增加,"政府上网"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些档案界的开拓者也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兰台网站.但仍有许多档案馆对于上网顾虑重重、举棋不定、裹足不前,主要原因是担心档案上网危及档案安全.档案上网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国学术期刊的读者定位基本为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与公众的交互现状不容乐观,相互认知度极低.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的读者定位、内容设置和传播效果,证明学术期刊和公众建立关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为此,提出社科学术期刊与公众交互的优化策略:建立公众意识,以智慧服务读者;对期刊内容进行精深加工,以贴合公众阅读;建立话语权,对公众形成向心力;改革语用方式,建立新型学术语言;建立基于公众立场的多维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关村海淀园的电子政务和数字园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上网是国际国内发展电子政务的第一步,国际上不少国家开展了政府上网,国内在1999年开展了政府上网工程。但是,在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的现状是,有的虽建立了政府网站,但只是一个信息发布的网上渠道,没有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有的虽然在局域网上建立了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但没有建立网上办公系统。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从开展政府上网到建成“数字园区”,不仅建立起开放的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而且,更进一步地建立起了整体的电子政务系统。一、海淀园的信息化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建立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连观 《编辑学报》2014,26(6):565-566
审读是对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综合管理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阅评制度其自我约束力缺乏,行政系统内组织的审读往往把守在"不违规"底线,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质量评判不力。建立独立的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对学术期刊的科学监管;可以提高学术期刊审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更好地实现评价的价值与效益;可以助推学术期刊提高办刊水平,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制度创新,专业机构的标准创立,被评估方的积极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硬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有必要构建集投稿、AMLC过滤、分流导航、审稿、编辑、发行、浏览、下载、统计、交流与评价、著作权代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统一的数字化出版与管理平台,全面规范和促进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促进学术期刊向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用技术手段与行规制度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创新学术期刊的赢利模式,提供编辑、读者、作者三方广泛便捷的交流平台,建立符合作者与期刊社双方利益的合法的著作权代理机构及版权交易管理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学术期刊用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口诛笔伐,而对如何有效地建立新型学术期刊用稿制度,一直没有开出切实可行的药方.笔者结合自己的办刊实践认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参考国外学术期刊的稿件评审制度,结合我国学术期刊以"三审制"为主体的编审工作的传统,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术期刊审稿工作以编审分开、匿名评审为主线,进行根本性改革,这是建立学术期刊新的用稿制度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谱上网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奇 《图书馆杂志》2000,19(5):8-11
本文对网上家谱目录站点及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家谱全文网站作了深入比较与剖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中国家谱上网的设想,主张以馆藏家谱提要目录数据库上网为抓手,实现家谱扫描上网,进而建立全国家谱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家谱人名数据库上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微博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云 《中国出版》2012,(18):11-14
学术期刊采用微博营销有利于打造开放互动的微编辑平台,构建"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微出版模式。针对学术期刊微博营销中面临的微博粉丝少、人气不旺、微博营销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学术期刊微博营销的对策,包括建立学术期刊微博矩阵和微博营销平台、加强学术期刊微博关系管理、行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上海《文汇报》刊发的记者李松、杨钟红文章《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潜规则变为明规则》随后键入关键词“版面费”上网查询,没想到围绕“版面费”收取问题的议论不少,且许多是围剿的文章,其中一马当先者大多是高校在读研究生,看来问题严重了。一件事情到了被讨伐的地步,怎么也应该摊到桌面上论个青红皂白了。对于现在众多学子口诛笔伐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问题,结合多年编辑刊物的经历与其中尝到的酸甜苦辣,笔者有些想法想提出,与李、杨两位先生商榷,并与广大学子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教。李、杨文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不但破坏了学术…  相似文献   

20.
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将给期刊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变化。应在发展战略上对数字期刊与学术期刊进行综合考虑,加大行政与市场的调节力度,通过建立数字期刊主导的数字期刊联盟、推行学术期刊托管机制、统一数字期刊编辑出版平台、实行学术期刊编辑业务集约化运作等改革措施,创新数字期刊与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体制,提升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