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子晴 《辅导员》2013,(14):116-116
<正>"小小刘兰芳"是我在"学生大讲堂"上讲过一段《武则天》的评书后得来的雅号。讲评书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可想起来,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那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信心满满地登上了"学生大讲堂"!哇,两百多号的席位竟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塞满了人,一丝丝的紧张掠过之后,跃跃欲试的感觉就涌上心头。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梁子晴 《辅导员》2013,(13):116-116
“小小刘兰芳”是我在“学生大讲堂”上讲过一段《武则天》的评书后得来的雅号。讲评书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可想起来,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相似文献   

3.
一路上有你     
三月, 惊闻评书大师袁阔成仙逝,不禁勾起了我对评书的回忆. 一般来说, "零零后" 很少有听评书的, 甚至都不知道评书为何物.可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共听了三十多部评书, 这是因为"七零后" 的爸爸曾痴迷于评书, 才把这份爱好也传递给了我.  相似文献   

4.
吴久宏 《班主任》2012,(8):60-60
正为了杜绝学生自习课讲闲话的现象,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经过长时间的思量,我决定让班委就"讲闲话"问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我以外出听课为由"故意"没有参加。班会后,在班长给我汇报的书面材料上,我看到了一些学生的发言:A:平时学习压力大,讲讲话能分解压力。B:我自控力差,老师不在,有了空档,就管不住自己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中学教师颇感棘手的问题。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体会,现在谈出来以就教于大家。欲擒故纵为了破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我不讲文章作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讲了《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皇帝的新装》,我就让学生复述;听了评书《岳飞传》,我就让他们写出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我还让学生以《我  相似文献   

6.
<正>初识张齐华老师,是在2016年牟平举行的"中华名师大讲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活动"中。当时张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令全场听课老师时而掌声雷动,时而陷入沉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把这节课的数学思维推向纵深,课堂上特别注重让学生去思考、去讲为什么?真正体现了一名数学教师深厚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讲到半径有多少条?让学生去探索寻找理由;每条都相等吗?让学生去讲为什么;直径有多少  相似文献   

7.
正小良,因上课自由随便、学习基础差,在年级中小有名气,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特殊生",也是学生眼中的"反面人物"。我是他的数学老师,上课时我讲一句,他就会讲两句(当然是与学习无关),要么突然会从他那发出很大的怪叫,或者一不留神他已经不在教室的座位上了。每天,我要与小  相似文献   

8.
"我以前也听过很多讲座,但我觉得,真正把内容讲得风趣、讲得生动还是在‘红领巾大讲堂'听讲座,讲座感染了我,教育了我。"出席全国第六次少代会的小代表、西安实验小学大队长田心怡在参加宽"红领巾大讲堂"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红领巾大讲堂"活动作为陕西省少先队组织、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和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引导全省少年儿童争当"四好少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兰芳说评书在全国影响很大,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人说,教语文如果能象刘兰芳说评书那样,肯定会受学生欢迎.意思是语文教师要具有评书演员的技能才能讲好课.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一些教语文的)评价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标准是看  相似文献   

10.
那是学校最有名的一位教授开设的讲座。等到我赶往大讲堂的时候,大讲堂里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都已经被别人占去了。而中间和后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却还空着。我挑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然后向讲台看去,只见教授早已经坐在那里了。这时听讲座的同学陆续都来了,大讲堂里的每一个座位上都坐着人。讲座准时开始,教授从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他径直走下讲台,来到大讲堂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指着座位中间的一个同学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请允许我向这位同学致敬。”说着,教授向那位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大讲堂里一下变得鸦雀无…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常常教育学生"上课要听讲":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这是我们老师对学生上课听讲的要求。于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总是学生听,教师讲。"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少讲,学生就少懂;我多讲,学生就多懂。"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听讲和笔记,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但其实,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对"听讲"的要求,不再囿于老师的讲,更要听同学怎么讲,再思考自己讲什么;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所以,从另  相似文献   

12.
有位高一新生在课间对我说:"一篇作文要写八百字,太多了.我写不满那么多字."我问:"你能写多少字呢?"学生说:"我一般写到三五百字就没有话讲了."我们在走廊上说了一会儿话,又上课了,我对他说:"刚才我们说了五分钟的话,如果写到纸上,可能已经有两千字了."学生吃了一惊.因为他可能不觉得已经"说了那么多字",而作文时却像拿凿子刻石碑似的.多写一行字都累得慌.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我的学生不高考,我几乎就置身事外。但我的学生黄贝安在微博上对我说:"今年高考作文是‘胶片与数码时代’,感觉好像还不错的样子,老师下周到班上要不要讲一讲啊。"末了还发了个嘴馋的表情。我笑了。2014年的高考本来与我无关,但这样一来,就与我有关了。我的学生关心的事,就与我有了关系,我就必须表示关心。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岁月,一半是学生,一半是先生;文人的生活,一半是书卷,一半是笔墨。我立足教坛,且又倘佯书林,教师、文人,“一身二任”。我那属于“学生”的一半,表现在案头置放的书卷上;而那属于“先生”的另一半,则表现在手持粉笔教书和手执墨笔评书上了。只读书不评书,那会越读越呆;既读书又评书,才能够“开卷有益”。书,读而且思且评,可以使比较糊涂的人变得明白些,狭隘的人、忧郁的人、笨拙的人变得旷达、愉快、灵巧些。因了职业的缘由,我由学生蜕变为教师,由读书演化到教书、评书,评析课文自然就成了我的份内职责。我是语文…  相似文献   

15.
<正>一、高效课堂相适应的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1.课堂上应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时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张三真笨,这道题,我已经讲一百遍了,他还是不会做.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有些教师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欲速则不达,在刚学完一章内容后,就拿中考经典题让学生做,有些学生做不出来,我们就应该思考了:为什么学生不会做?原因是在学生,还是教师授课的方法?首先,教师清楚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吗?其次,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吗?每讲一道例题就要仔细剖析:审清题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几项基本课程的难度很高,据说在国内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际上都能算得上优秀生。但事实上,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的学生创造能力差,思维不活跃。这是一个比较教育学上的大话题,一篇小文章讲不清楚,我只想谈一件小事情。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刚才讲的听懂了吗?" 如果学生没懂,老师就会再讲再问再讲……直到学生听懂了为止。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认识,就是听懂了就是理解了;也就是说,在教师辛勤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的达…  相似文献   

17.
在讲读课教学中,有一种危机感,就是普遍存在着忽视读书的倾向。一是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把讲读课上成了“讲听课”;二是教师的繁琐提问和学生欠思索的回答,把讲读课上成了“问答课”;三是脱离语言文字,讲故事情节,讲科学知识,把讲读课上成“评书课”、“常识课”。  相似文献   

18.
开心巧克力     
《科学启蒙》2012,(12):56
校园里的小笑话惯性实例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废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就问:"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说:"惯性。"老师继续问道:"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回答道:"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深夜,学生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他化学竞赛成绩很好,最近正在"南大"参加集训。短信的内容却和竞赛无关:"今天是集训的最后一天,动力学的老师讲的是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他谈学科的前景,谈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愉快,开始时站着讲,后来坐着讲,讲了很久很久……我感动地听着,像上‘最后一课’。"我这样回复他:"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学生,学校就还是学校,教育就还是教育。"在教育日趋功利化、考试化的今天,教学工作正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一、主题学习,师生同感受"语文学习应该是创造美的过程,创造性的语文学习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点燃智慧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这是我和学生们在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时的深刻感受。1.主题学习,因创造而快乐。在为期两年的主题学习——"古诗文大讲堂"活动感言中,学生这样写道:"古诗文大讲堂"活动使我深深感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受益匪浅,就算毕业也永不会忘记,因为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