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家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到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怎样在教学中拓宽视野,充分利用三尺讲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中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芜湖一中以爱国主义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情感可以成为人们的信念和行为的基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形式。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历史课的意义重大。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这种感情,就是以祖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础工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威力,对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让爱国主义美德代代相传,是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小学教育的永恒课题,必须常抓不懈。 爱国主义美德,一般表现为人们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但这和感情不是空洞的,也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集中表现在建设祖国、发展祖国、保卫祖国的行动上。因此,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主要进行下列三方面教育: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民族精神的统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前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循的原则之一,必须突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课正是培养学生这种感情的重要阵地。我在小学历史上册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因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决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形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广大历史课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历史课的育人功能,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感情的培养,爱国主义行为的执著持久,有赖于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相脱节的状况。因此,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应放在深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上。  相似文献   

10.
马建新 《成才之路》2010,(33):65-6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讲话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向所担负的历史重任.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重要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忠诚,对自己祖国命运的关心.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它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外在形式来表现,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具体活动的参与,才能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语文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承担着哪些重任呢?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爱国主义精神极为重要。它是促使青少年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13.
人为什么要爱国吉林师范学院王立仁人为什么要爱国,这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考。爱国,主义感情的巩固,爱国王艾行动的执著持久,依赖于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因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发展,必须在培养爱国王义感情,强调爱国主义行动的同时,加强对爱国王义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重要的道德规范,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历史证明,爱国主义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它历来是鼓励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各门课程,特别是语文课,要有计划地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何惠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41+43-41,43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课中充满爱国主义内容,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充分利用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巩固对祖国的感情,必然要了解祖国的历史。许多古代的爱国英雄,近代的救国志士,当代的革命前辈,都是从小就注重读史的。可见,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中学历史教材蕴涵着哪些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又如何沙里淘金、璞中凿玉,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我是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17.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应贯彻于整个德育之中。爱国主义。一般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和忠诚态度。这种感情和态度是衡量和规范人们言论和行为的一条重要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热爱祖国是对每个学生最根本的要求。为四化建设学习,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而学,这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等。党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德育工作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并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彻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的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其一生将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理论联系实际,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之中,有效地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扎实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历史教学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下面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