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三国的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对蜀主刘备非常忠心,刘备也非常器重他,临终前曾对他  相似文献   

2.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其所撰《诸葛氏集目录》,言所定《诸葛亮故事》凡二十四篇,又具体开列了二十四篇篇目。实则《诸葛亮故事》就是《诸葛氏集》(《晋书·陈寿传》记为《诸葛亮集》)。陈寿所编辑的《诸葛亮故事》(《诸葛氏集》),是有"事"有"文",即将诸葛亮的"故事"连同其文章按事类编辑成集。今从《诸葛氏集目录》以及古注类书尤其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可以考见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节选自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文中记叙了刘备访问隐居于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的诸葛亮的经过。诸葛亮的对策,表现了他“审时度势”的卓越才干和高明识见。诸葛亮的一套方针、办法,为刘备所采纳,促使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课内提升(一)填空。1.《隆中对》节选自《____·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___朝史学家__。文章以刘备____(成语)的故事为史实基础,写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指点用兵决策,突出诸葛亮“______”的卓越才能。2.杜甫在《蜀相》一诗中曾以“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赞颂诸  相似文献   

6.
立志成语     
许多成语都和名人奋斗、努力、轶闻、趣事息息相关。根据以下典故,填写适当的成语。1.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在名人品评赞赏之后,京城的人争相传抄,造成洛阳纸价大涨。________()2.刘备为了求才,三次来到诸葛亮家中,才请得诸葛亮辅政。________()3.西晋末年,中原落入异族手中。祖逖(tì)、刘琨(kūn)每日听到鸡啼(tí)便起床练剑,不怕辛苦,最后终于收复中原。________()4.刘禅(chán)昏庸(yōn)无能,蜀(shǔ)国终于灭亡。亡国之后,他听到故国乐曲,毫无憾(hàn)恨,仍然嘻哈享乐。________()5.赵国大将廉(lián)颇(pō)卫国有功,赵王却认为…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好为《梁父吟》”,“好为”表示经常性的行为,显然可以观出诸葛亮对于《梁父吟》的喜好程度。诸葛亮钟爱的《梁父吟》为何物呢?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一文课下注为:“《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注解本身无误,但释文过于含糊,《隆中对》开篇即指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并非修饰之言,实属微言大义耳。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类似可以开启学生…  相似文献   

8.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甫《吾宗》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唐·韩愈《送许郢州序》  相似文献   

9.
夷陵之战诸葛亮何以未能与谋薛军力三顾茅庐,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一直创业未果、颠沛流离的刘备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前途。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刘备自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下凡引自《三国志》者,不再注书名)。这是...  相似文献   

10.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文章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向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请教复兴大计时两人的一番对话,表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真知灼见。文章虽属节选,但结构相当完整,可以自成篇章。指导学生研读本文时,不妨探讨一下作者在构思上的独特技巧。  相似文献   

11.
【说明】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反映诸葛亮思想的重要文章。写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当时诸葛亮驻军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县),准备北伐,在出师前给刘禅写了这“表”(奏疏)。原无篇名,篇名是后人加的。因为据说建兴六年诸葛亮在另一次出师时又曾上过一表,所以又将本篇称为《前出师表》。  相似文献   

12.
我问你答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夫战,勇气也。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相似文献   

13.
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后论对诸葛亮作了一番肯定的评价之后,又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那么,诸葛亮真的短于“应变将略”吗?陈寿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只看到“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即连续五次北伐都没有灭掉曹魏政权,然而,这场蜀魏战争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决非诸葛亮的人谋可以改变最后的结局,而且,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也不是灭魏,只是存蜀。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 ?由于缺乏可信的史料记载 ,1 0 0 0多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中的《作木牛流马法》进行研究 ,宋人高承认为 ,“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 ;流马即今独推者 ,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即把木牛流马俱视为“两种适宜在山区道路行走的运粮车”。这种推测颇有影响 ,后世学人贤达多从此说。在笔者看来 ,将“木牛”看成是一种靠人力牵引的运粮车没多大问题。《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初次采用木牛运粮是在祁山 (今甘肃省礼县境内 …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话颇有意味: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品读再三,悟出一个道理:多练人谋天下雄。  相似文献   

16.
《握奇经》,一作《握机经》,旧题风后撰,汉丞相公孙宏解,晋西平太守马隆述赞,为记述兵法八阵的依托之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八阵阵法早失传,惟奉节鱼复江边有八阵图遗迹,至唐、宋犹完整,后亦湮没。谈兵家有八阵始于黄帝时之说,谓由风后所创,经诸葛亮推演,遂成为一具有独特战术效应之良阵。按风后为黄帝臣,《史记·五帝本纪》:“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裴骃集解引郑玄曰:“风后,黄帝三公也。”《汉书·艺文志》著录《风后》十三篇,属兵阴阳家,注:“图二卷。黄帝臣,依托也。”此书早佚,后起的  相似文献   

17.
成都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白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的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诗的题目叫《蜀相》,蜀相就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18.
释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唐天佑阅读古代史籍应注意这个时代汉语言的习惯用法、古今文字涵义的差异。此外,熟悉作者的撰史风格极为有助于理解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征。“好为梁父吟”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的一句并无深意的词语。传统认为:好.去声(h。...  相似文献   

19.
1.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相似文献   

20.
【强化训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3.源不深而望流之远,________,________,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________,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6.呜呼!________,________;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