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  相似文献   

2.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孩子重要以及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与心理是在父母的熏染下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快乐。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教漫议     
家庭和睦是家教的基础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和睦的家庭是家庭教育的良好基础;而“问题儿童”常常出现在父母之间感情有问题的家庭。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夫妻感情好,他们自然就会更爱他们的爱的结晶——小宝贝。孩子在这幸福、愉快和温暖的家庭中生活,其身心健康发展就有了保证。当然,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教育肯定会收到圆满的效果的。我们不妨再考察一下相反的一些情况。最不幸的是“破裂家庭”中的孩子。父母感情不好,终至于离异,孩子由男方或女方养育,甚至双方都不管而由他人抚养。可怜的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爱,使其心灵受到创伤,这对孩子的成长,特别在心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常会因各种事情的影响而使心理产生波动。心情好时,对孩子亲近爱怜、关怀备至;心情坏时,对孩子视如路人,或动辄训斥打骂,往孩子身上撒气。随着自己的心情好坏变化而对孩子忽冷忽热,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1.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不稳定。孩子的心理容易受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最大。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较多,而他们不会轻易向人倾诉。外人是很难打开孩子的心扉的。作为学校的老师,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准确地对其因材施教,让他们茁壮成长。我们了解孩子内心以及造成的原因,只能通过观察或者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随着孩子年级的增加,有时他们的心事会在写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得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这就为"人来疯"埋下了"隐患"。而有些家庭对孩子期望高、管束过严,严重抑制孩子喜欢玩的天性。当班级里有家长在场时,孩子就会抓住时机尽情释放自己。  相似文献   

9.
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家庭因素。一是家长对子女过分偏爱、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在家中是小皇帝。随着孩子眼界的拓宽,他们的欲望会越来越膨胀,一旦家庭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便会有闯荡社会的想法。二是家庭缺少温暖,有些家庭父母双亡,或离异,或是父母长年外出做生意、打工,使孩子的物质和精神渴求难以满足,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产生自闭或厌倦心理,于是采取一些诸如离家出走等方法来逃避现实。三是家长与子女缺乏理解,交流不畅。孩子和家长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时确实会有认识上的差异,因而难免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若长期得不到沟通,一不顺心,孩子便会离家出走。四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家庭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害怕父母批评,从而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0.
我曾一度认为,家长每天都要来园接送孩子,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当面交流,再去家访纯属多此一举。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家庭,才发现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幼儿的具体表现竟是如此复杂多样。因此,我们针对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家长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对于在认字、写字、计算方面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我们主要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告诉他们过多、过急的要求会导致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的危害,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二、对于认为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家长,我们着重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三、对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或教育方法不当的家  相似文献   

11.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充满爱心的父母们是否意识到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呢?一些年轻的父母没有注意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有的家庭,每到节假日、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谓尽善尽美。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务于孩子。父母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可以牺牲一切,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心,这样的家庭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口口声声地对别人说,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现在孩子是自己惟一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胡晨雪 《考试周刊》2012,(59):193-194
现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家长往往尽一切可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但往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幼儿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认为对待幼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孩子当朋友,关心、爱护他们,他们便会和你交心。  相似文献   

14.
从我们研究的结果来看,影响学生自我评价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父母关系、教师接纳、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同伴关系。同时,学习成绩也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纳闷,我们夫妻关系虽然不太融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批评孩子、打骂孩子,也经常表扬他,为什么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好呢?要知道,家庭是孩子接触得最早,也是接触得最多的社会环境,而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则是最成熟、最稳定的社会关系。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父母关系好,孩子的社交策略自然也就成功。因此,他们就会赢得老…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教育孩子,早已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真实感受。当自己的愿望和孩子的想法产生冲突时,做父母的往往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或恨铁不成钢;而当发现孩子有过错时,有些父母更是常常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体罚,在他们看来,厉声训斥及打骂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其实,这样做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会进许多所学校,但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是自己的父母,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种种有意无意的引导,以及他们的言行、家庭环境等都将对孩子的启蒙、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是家长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龙”是家长们共同的心理。自古以来,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出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成了众多孩子不断奋进的动力。一批批、一代代人才在父母培育下成长。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蕴含着无数父母教子成才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7.
生活天天     
英国人的餐桌教育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两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稍大一些,家长会要求他们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给予积极鼓励。并且家长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19.
顾小莉 《时代教育》2012,(24):227-228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或家庭导师.对于进入中学期间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而父母教子的认识和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关注他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因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更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学业负担.本文针对中学时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三个支点,缺少了任何一个,都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反思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始关注家庭教育,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我们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对您与家长的沟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