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走上教师岗位,我就担任初一四个班的教学工作,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特别留心关注那些困难生。在这个群体中,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从这四个班级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看,离异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18%,这一数据令我瞠目结舌,始料未及,这说明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偏差,道德行为容易出现问题,这一现象成为一个十分醒目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一、离异家庭背景下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近年来,离异现象日益突出,离婚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有专家指出,当前的离婚率已经是30年前的五倍,达到21.7%。随着离婚率的大幅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日益增多,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特殊背景下的孩子由于家庭等原因,其中有一部分转化为问题学生。这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随着城市离婚率的提高,城市普通小学中离异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一所城市小学中有30%的孩子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甚至曾有一个班级,40名学生中有27名来自离异家庭.离异家庭的小学生既是父母婚变过程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破裂婚姻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孩子该如何应对父母的离异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背景离异家庭指夫妻离婚,子女随一方生活,可能再婚的家庭。有别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今天,城市在校的中小学生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得到父母过多的保护,普遍依赖性较强,有“小皇帝”之称。同时,近20年也是社会变化最快的时期,随着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住房条件的改善,各种家庭矛盾的激化,离婚率大幅上升,离异家庭大量增加。城市中小学中,大约有13的学生来自离异家庭,个别班级超过一半。这类学生普遍存在着早熟、心理障碍、学习成绩偏低等问题。另外,由…  相似文献   

5.
张艳敏 《考试周刊》2014,(21):182-182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心主题,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为家庭生计在外拼打,导致对子女的教育出现偏差和疏忽,单亲学生、离异家庭学生、问题学生、障碍学生等人数激增。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做到:细心观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力提倡学生自我管理,组建优秀的班级管理机构;不抛弃、不放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只有有责任与爱的班主任才能管好班级,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6.
刘志芳 《成才之路》2020,(6):142-143
离异家庭的日渐增多使得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上升到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爱和疏导离异家庭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用真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引导、鼓励、帮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合理施教,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文章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詹群燕 《教书育人》2012,(14):63-6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摇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离婚率逐步提高,离异家庭日趋增多,势必会导致离异孩子的增多。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有四五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以后逐年增多,曾经带过一个班级到小学毕业时竟达到十多个单亲孩子。这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有的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变得  相似文献   

8.
父母离异对学生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学生因家庭离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提供帮助,使离异家庭学生摆脱心理阴影。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健全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健全的家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能让学生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时仍充满勇气。而离异家庭的学生的父母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学生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生活始终存在惶恐,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并深陷其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家庭的分裂,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这种教育需求更为迫切。那么,班主任应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给予离异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以实质性的帮助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上价值观的变化和生存压力的增大,在世界范围内,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离异家庭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父母离异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离异家庭儿童一般会存在自卑、孤独、叛逆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缓解和消除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悄然上升,家庭离异学生的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家庭离异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无论是父母、教育者还是社会都应该关注家庭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展瑜 《教学随笔》2014,(6):179+186
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一个特殊的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本文在探讨了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项心理维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会上离异家庭明显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它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我们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即要重视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 我们桥梁厂小学561名学生,离异家庭子女27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8%。我班有学生36名,离异家庭子女就有7名,占全班学生数的19.44%。这些学生因父母失和,争吵离异,在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往日的温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如不给予及时的关心、抚慰和引导,势必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4.
[案例]给离异家庭学生送去一片阳光 随着离婚率攀升,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破碎的家庭和残缺的爱,给学生的心灵刻下难以抚平的伤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应该如何引导和教育离异家庭学生呢?以下是林老师成功的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离婚率的迅速上升和离异家庭子女的日益增多,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帮助离异家庭学生更好面对家庭变故带来的不适和伤害、尽快医治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维护心理平衡、保证心理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都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拟从离异家庭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学校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带来的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离异家庭子女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学前儿童。如何开展学前离异家庭的教育指导,仍是一个在探索中的问题。在此,笔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如何教育离异家庭子女,使其很好地应对挫折,健康成长,已成为摆在离异家庭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挫折应对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增强其挫折应对的四条对策: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利用父母离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开启学生的心灵,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吴秀标 《辅导员》2010,(10):27-28
离异家庭学生的生活环境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想使离异家庭学生同完整家庭学生一样得到健康发展,最关键的是需要家庭温暖、学校教育、社会保障的密切配合。笔者现从学校教育层面来探讨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情绪变异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问题学生”既指家庭离异、重组家庭、单亲家庭里的学生,也指具有逆反心理、“上网成瘾”、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较少,学习困难,信心不足。在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对待“问题学生”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盲目地去批评,更不能感情用事;要在了解、沟通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离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关注。离异家庭不同于一般家庭,只具有"部分家庭功能",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家庭离异的过程中都深刻体验到分离的煎熬。离异家庭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解体的家庭。其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例如子女的生活问题、发展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