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湖伟  刘旺喜 《传媒》2013,(1):62-64
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2012广东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5亿人.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0.2%,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多.这一年,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加明显,"水泥+鼠标"已成为互联网融合、改造实体经济的新趋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336亿元,第二季度为2684亿元,第三季度达2943亿元,同比增长均在40%左右,"双11"的网络促销更是创造了中国网络购物的记录.2012年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和使用的普及,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微信为标志的各种移动产品应用璀璨夺目.本文将用9组数字来盘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12年.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互联网发展中,社交媒体已成燎原之势.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了平台型、社群型、工具型和泛在型四种网络社交模式,并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生态.展望未来,互联网将进入社会化传播时代,社交媒体也会改变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特色突出,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电子商务都呈喷涌状发展,网络舆情热点接连不断。展望2013年,互联网会有哪些热点和期待,本刊特约请作者进行预测。来自2012年底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5亿人,同比增长44.1%,总规模达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1.38亿,同比增长196.1%。中国网上银行账户和网上银行用户分别达1.9亿和1.87亿户,即时通讯用户达4.59亿人,社交网  相似文献   

4.
2015年羊年春节一场红包大战成了最大的看点。这场吸引各大互联网平台和无数企业参加的红包大战展示了社交平台的巨大能量,凸显出这个以"互联网+"为新方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关系传播的重要性和挖掘不尽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之间的"双赢"战争,分析两者在关系传播中的创新与突破,强调树立"社交网络+"思维在新媒介创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徐翔 《青年记者》2013,(4):56-57
一社交网络是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新趋势。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12月发布的报告《Social Networking PopularAcross Globe》显示,在其调查的美国、俄罗斯、墨西哥、埃及、突尼斯、印度等全球21个国家中,有19个国家约30%以上的成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站,其中5个国家的比例达到50%左右,大部分国家社交网络用户占网民的比例超过半数;我国的社交媒体用户同样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和微博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5亿和3.09亿,占网民比例分别达到48.8%和54.7%。  相似文献   

6.
随着终端、网络、用户、应用的不断发展,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移动互联网亟需拥有内容资源、公信力资源、行政资源、技术资源的媒体巨头来开拓。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地方媒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烟台圈"项目,以O2O模式打造本地化、精准化的移动社交、信息传播和电商商务平台,构建起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移动网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社交网络高度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之后,被认为是"新媒体中的传统媒体"的新浪网,门户业务不断下滑,微博业务不断上升,而报业沦为低价值CP(内容提供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迫使我们无法不正视近两年互联网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传播方式已进入社交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8.
刘可嘉 《视听》2016,(11):154-15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思维语境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强调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所产生的价值。在社交媒体方面,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会大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丰富新闻的内容,给社交媒体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传统媒体记者在互联网思维语境下报道新闻、解读新闻是作为一个专业记者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思维的特性及其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变化,探讨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网络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9.
何旭 《新闻战线》2012,(5):41-4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网民不断增多,微博、移动APP应用等成为业界关注的新型传播媒介。美国KPCB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了"SoLoMo"的概念,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这一概念,展示了手机媒体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王永宏 《编辑之友》2016,(10):53-58
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更迭都给网络舆论生态带来明显变化.文章总结了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深度融合下的网络舆论场新特征,分析了移动化与社交化对舆论生态的冲击和挑战,并就改进相关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3,(3):116-117
2012年,中国互联网进入新的生态生长期,智能手机爆发式的增长、电商行业"双11"的销售爆棚、社交媒体的突围试验、微信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新想象等等。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为新的营销模式探索出路径,搜狐可以分享三个关键词,它们是门户的主流媒体影响力、移动的侵袭和破坏力,以及大数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姜双双 《出版广角》2016,(17):73-7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推广,移动互联真正实现了24小时在线的可能,人们的传播方式和行为偏好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进入了真正的网络化社会。移动终端APP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使用户行为逐渐向社交化偏移。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用户行为社交化变迁的原因和表现特征,对未来媒体发展转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俊飞  石倩 《新闻前哨》2013,(11):46-4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移动互联网以及微博等交互性应用的普及使用,使得用户发声表达更容易。用户表达成本的下降.让用户有机会创造大量碎片化的内容。目前。普通用户在网络上发声时.多是通过微博等移动社交应用。由于字数限制等因素,用户表达随意并呈碎片化。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新闻实践》2012,(1):80-80
新华社记者从2011年11月21日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获悉,目前,微博客等社交网络呈蓬勃发展势头,我国微博客用户已经超过3亿。中央外宣办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介绍。当前如何推动微博客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是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我国已成为互联网大国,用户规模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从网络传播到移动传播,移动化是传播业的一个大趋势。现在的社交媒体已经有80%通过手机、iPhone等移动终端来进行发布。优酷移动视频终端的日播量突破1亿,美国facebook在2012年的11、12月中,广告收入的20%也来自移动终端。据美国思科预测,在今后几年中,移动互联网年均增长会达到150%,与1997年到2001年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相当。由此可见,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的信息采集无处  相似文献   

16.
任军庆  刘娜 《视听界》2013,(2):65-68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剧、微电影的引导和规范,成为网络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基于业已成熟的视听与网络技术,视听网站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影视剧集的分集点播、节目晚会的段落式回看、社交化的收视体验等,网络视听的优势再度凸显。过去的一年,既有政策方面的优惠,又有市场的完善、技术的升级,是互联网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媒体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第四媒体,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应用服务——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2009年3月,美国互联网流量检测机构Nielsen发布报告称,具有社交网络和博客双重功能的“会员社区”,其登录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其发展速度是其它四种互联网服务(搜索、门户网站、电脑软件和电子邮件)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范晨虹 《新闻知识》2012,(10):60-61,17
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习惯出现显著变化,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社交网站的使用率达到47.6%。①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正日益成为网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向网络社交平台,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性也为群体性事件的发酵和扩散提供了更大平台。本文从传播形态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具有代表性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在舆情的变化中梳理出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