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梯度矢量流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分割,但是受噪声的影响,在处理许多医学图像时不能正确收敛到目标轮廓.本文结合小波变换与梯度矢量流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轮廓模型.新模型定义小波变换矢量替代梯度矢量,并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新模型具有更好的抗噪性,并能够得到连续的边缘点.结果表明新模型提高了动态轮廓模型方法分割复杂图像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只利用图像的边缘或者只利用区域特征实现图像分割。在有些情况下图像分割效果较差.本文给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图像边缘和区域特征的主动轮廓图像分割方法.实验表明,演变后的曲线与图像的边缘是吻合的,图像分割的结果较好.而对相同的图像应用传统的主动轮廓分割算法得到的图像分割结果则很差.这说明新算法明显提高了传统算法的图像分割性能.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像去噪是遥感图像进一步被分析和识别的前提与基础。传统的去噪模型由于对噪声不加识别的进行处理,从而往往达不到较好的去噪效果。文中利用小波变换能够对噪声类别进行识别的特性,以及P-M模型和ENI模型在处理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类型的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遥感图像噪声的类型而自动调整相应的参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去噪,在有效去除遥感图像噪声的同时,很好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图像融合技术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域平均法(NAM)应用于图像去噪时能够得到较好的平滑效果,但图像的细节信息丢失较多;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图像去噪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但是平滑效果不理想.对这两种去噪方法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在小波域再按照一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去噪效果较好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能够较好地去除图像的噪声,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较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139-143
图像消噪前后的残差信息包含图像的高频信息。为了提高消噪图像的质量,在轮廓波变换域内,根据噪声图像及其K-SVD消噪后不同频率子带图像的残差信息,对残差子图像块再次进行K-SVD消噪,并将其结果与消噪图像的子带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包含残差信息的消噪子带图像,最后通过轮廓波逆变换得到消噪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不同频率子带内残差信息和K-SVD的图像消噪方法优于轮廓波变换和K-SVD模型,具有较好的消噪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Haar小波多分辨分析研究非线性图像消噪 ,通过小波收缩得到消噪的阈值范围 ,提出了小波包的重构 .实验结果表明 :Harr小波图像处理 ,实现再次低通滤波图像的噪声消除 ,其高频滤波特性优良 ,图像有较好的消噪结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特征估计与引导的低剂量CT盲去噪方法.首先,采用有监督特征学习的方式对输入图像的辐射剂量进行等级评估,并估计出图像潜在的噪声特征图.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引导的低剂量CT图像盲去噪模型,通过显性噪声特征引导的方式将噪声特征与原始图像进行融合,并采用残差编码-解码卷积神经网络实现CT图像噪声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数据集上噪声估计网络及特征融合网络能够大幅提升去噪网络的性能,并且在未知剂量CT图像去噪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常用图像去噪方法探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维纳滤波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软阈值法和硬阈值法是常用的几种图像去噪方法,通过对添加了不同噪声的图像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均值滤波在去除噪声的同时造成了图像边缘一定程度的模糊,中值滤波能相对较好的保留了图像的边缘,维纳滤波对高斯白噪声去噪效果较好但计算量大,相比较小波阈值法去噪是目前较好的的去噪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阚值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算机速度的提高,把分水岭变换和GVF模型与病理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了胃癌病理切片显微图像的细胞核分割。利用分水岭变换得到细胞核的初始轮廓,然后利用GVF模型逼近得到细胞核的终止轮廓。实验表明,组合算法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图像中的高斯噪声干扰,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利用Curvelet变换将含噪声图像分解成多个子频带,再根据子带系数的高斯分布特性,利用阈值去噪和加权平均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频子带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利用Curvelet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图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硬阈值、软阈值、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峰值信噪比和视觉特性,保留较多的细节信息.同时也说明了Curvelet变换比小波变换能够得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使保边性更好的去噪模型在邻近图像边缘处得到应用,同时在图像平坦处得到平滑性更好的模型,解决选择单一的正则项系数对图像处理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地自适应选取正则项系数,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割技术将图像分为边缘区域和平坦区域,通过修改TV模型的数值解法和ROF算法,实现自适应正则项系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和自适应正则项系数选取算法得出的图像,均方误差为56.69,峰值信噪比为31.00,平均相似度为0.84。改进的TV模型在图像去噪效果方面优于原模型,自适应正则项系数算法能够弥补原图像去噪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遥感图像在成像和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大量噪声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使用.近年来,基于PDE(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的图像去噪因其所具有的局部自适应特性、形式上的规范性和模型建立的灵活性而受到关注,而如何在有效的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的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成为遥感图像滤波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首先对原有的总变分模型(TV模型)及其改进模型(M-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标准梯度和边缘引导函数的全变分改进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TV模型容易产生"阶梯效应",以及M-模型在去噪的同时会对图像过度平滑、容易丢失纹理细节信息的不足,在有效去除遥感图像噪声的同时,很好的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细节信息.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对已损坏了的图像恢复.它是利用退化现象的某种先验知识(退化模型),按退化的逆过程重建图像的技术.其退化模型是原始图像经过算子,或系统经退化因素作用之后和噪声叠加,形成退化后的图像,即实际得到的图像.利用逆滤波法复原的原理,通过已知复原图像和噪声,采用退化函数,经过反傅里叶变换,求出原始图象.同时以Visual C++6.0与Matlab为开发工具.实验表明本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有效抑制和清除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算法简单可靠等优点,使图像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图像风格迁移技术是指给定内容图和风格图,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内容图渲染成具有艺术风格的画作。针对传统图像风格迁移算法无法兼顾速度与生成图像质量等问题,基于 AdaIN 算法,提出 AdaIN 改进算法。在原始 AdaIN 网络中加入内容图像的深度信息计算模块,提取内容图像的深度图,通过将迁移图像数据与深度图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按元素相乘的方法,突出内容图的深度信息,使得输出的风格迁移图像各深度下具有不同的风格化程度。实验表明,相较于 Gatys 等种传统风格迁移算法,AdaIN 改进算法在运行时间上可降低约 11%;不需要针对每种风格单独训练网络,避免了模型重复训练;内容图像深度信息得以保存,提高了图像渲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在有效降噪的同时能很好地保持特征并避免二阶偏微分方程处理图像常出现的块状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斑点噪声在拉普拉斯域中所具有的统计特性,将图像区域分为斑点区域和非斑点区域;然后,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传导系数.此外,采用频域法来确定迭代停...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艺术,文学翻译是用艺术的手法来再现艺术,而形象思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和共同方法,因此形象思维的运用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再现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小说翻译和古诗翻译为例来说明文学翻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形象思维的运用。译者运用形象思维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原作(言—象—意),用地道、流利的译入语传神达意,再造原作的艺术形象,再现原作的美感(意—象—言),使译作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叶露生的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乐曲主题旋律采用陕北民歌《蓝花花》的音乐素材加工发展而成。作者在保留原有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展开,赋予其新的色彩,成功地创作出用西洋乐器表现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使蓝花花的音乐形象在原民歌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宗教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Otsu自适应背景分离的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算法是综合改进后的Otsu自适应背景分离算法和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算法的一种新处理方法,首先,利用改进后的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分离,然后利用分离出来的目标区域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图像经过处理后,目标区域对比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图式是“背景知识”,是人们存储于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可以说翻译即图式翻译.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