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正处在真切的语言空间中,在一个个解决问题、角色转换、实践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语言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是译林新版《英语》六下的内容,其story time板块主要讲Miss Li和她的学生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暑假进行规划的事。本课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有着丰富的经历和体验,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具有真实交流意义的语言活动中,真切地习得语言、真实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姚康蓉 《贵州教育》2007,(18):33-34
教学思想 本节内容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有了真切深刻的认识,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不便,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其意图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提笔作文时,学生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今后的习作打好底色。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咀嚼生活,解放儿童的嘴和手,让语言成为心灵的释放,能表达出自己真切和独特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生命.只有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独特的角度去观察、聆听、思考、感受,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心灵里驻扎,作文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才会有自然的真实的情感流露,有真切的灵性的语言流淌.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存在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亲身经历,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多写体验性作文。一、引导实践,丰富体验,积累素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自发性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动性、随机性、经常性等特点,如看电视、唱歌、游戏、交朋友、外出旅行、做家务等。在这些健康、充实、自然的常规化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让这种自发性实践活动成为大容量的…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常遇到这样的苦恼:文本内容实际与生活距离太大,学生又没有真切体验,因此不会深入文本,细细品味,感悟只停留于文本表面。确实,许多文本的内容(如战争题材、旧社会题材等等)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恰恰成为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深层对话的障碍。鉴于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多种途径,激活学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美文需美读,在美的体验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贾平凹的散文《月迹》,通过对审美意象的深入品析,从纯美的意境、精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中,引导学生循迹赏月,真切体验"月"的特殊的美学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关联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关联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骊得珠,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愉快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情感淡漠。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让学生心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赋作文以生命的灵性、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于小辉 《教育》2012,(36):5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是体验,精品佳作一定是学生的独特体验。作文是以学生的体验为根基,抒写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独特体验呢?链接生活让情境"如影随形""作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树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作文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云蒸霞蔚、峰峦叠嶂、原野荒漠、江河湖海、溪泉瀑潭、都市美景、乡村风情、校园景观都可成为学生的观察对象,让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生活,认识生活,才能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反映生活的能力。因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好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生活体验大都少得可怜,当然也就无从选择鲜活的写作素材,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写的文章味同嚼蜡.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有米下锅"呢?笔者发挥自身的特长爱好,把作文与科学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玩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真切地观察、体验、感悟、思考,无拘无束地表达,从而让作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体验生活,领悟预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要求语感的敏锐,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进行身心愉悦的对话、交流,真切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在自由而有序的思想碰撞中彰显个性,提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童话的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展开学习,既要关注童话的共性特点,又要因文而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篇童话的独特魅力,在阅读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写作点滴谈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由此可见,作文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与详略,并借助语感和语法等常识,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文不是无内容可写,就是寥寥几笔,词语干瘪,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太值得我们去认真体验了,比如亲情、友情,比如正直、宽容。人生中也有许多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比如生离或死别。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要以儿童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因此,让“体验”全方位走进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体验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活动又必须高于生活,必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上选准切入点,激活、丰富并提升学生的体验。1.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而在课堂上,这些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