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亨利(O·Henry,1862 ~ 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独具特色,曾经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齐名.他的作品从普通人生活素材入手,能够以小见大,从平常的小事中总结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有一个特点是用幽默的手法记叙悲惨的事情,突出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2.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是他早年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的小事件、普通的小人物、富于戏剧性的情节,以幽默简练的语言嘲讽统治阶级及其奴才走卒,暴露沙皇专制制度的本质。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善于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他继承了果戈理、谢德林等大家的幽默传统,将政治讽刺与幽默合成为讽刺幽默。对俄国社会现实的灰色生活用温和的幽默来进行批判,以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冷静的讽刺风格往往表现为不重情节、性格的描述,却重事件的情趣的幽默特色。因此,契诃夫不仅继承和发扬的由普希金开创、果戈理奠定基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且也使与之同步发展的讽刺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这位短篇小说大师一生创作四百多篇短篇小说。简洁是他短篇小说的一贯风格。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虽然形式短小,但容量很大,常通过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和一两个典型细节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富  相似文献   

5.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文学的“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上千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用短小精悍的形式、幽默深沉的笔触,以十九世纪末俄国形形色色的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艺术形象。他们一个个活灵活现,初让人忍俊不禁,后让人唏嘘感叹、思索不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漫画风景。在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不如流连其中,体验一下契诃夫讽刺与幽默的魅力! ——编者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他继承了果戈理,谢德林等大家的幽默传统,将政治讽刺与幽默合成为讽刺幽默,对俄国社会现实的灰色生活用温和的幽默来进行批判,以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冷静的讽刺风格往往表现为不重情节,性格的描述,却重事件的情趣的幽默特色,因此,契诃夫不仅继承和发扬的由普希金开创,果戈理奠定基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学传统,而且也使与之同步发展的讽刺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艺术形象。他的短篇小说堪称世界文学的瑰宝,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色龙》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于1884年,原有付标题:“小场景”。这篇著名小说选自一九七八年重版的《契诃夫小说选》。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年)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短篇小说创作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中篇和戏剧,艺术成就很高,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十年代初,契诃夫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给一些幽默杂志写了很多滑稽小品,总  相似文献   

9.
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与戏剧家.他在上大学期间,就为当时的幽默杂志撰写短篇小说.契诃夫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在短篇小说《家庭教师》中就有下面一道趣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王小波的创作中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质,作家摆脱“真实”原则对情节、人物、场景的约束,大胆创造,抛弃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一般的语法规则,情节散乱荒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戏谑、夸张、幽默。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一谈到短篇小说时,马上就会想到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这两位短篇小说巨匠,以他们各自的独特风格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给他们自己民族的短篇小说创作乃至世界短篇小说创作和发展带来如此广泛而深刻影响。但是,当代美国的短篇小说的发展是那样繁荣,那样生气勃勃,无论从哪方面说——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以契诃夫传统为特色的俄国和以莫泊桑传统驰名的法国。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甚至说:“……不止一次,美国短篇小说深刻地影响了别的国家短篇小说的写作实践”。 美国当代的短篇小说家之多,举世瞩目,而在这众多的作家中,美国批评界却把有一位作家称为“美国的契诃夫”。这个作家就是约翰·契佛(John Cheever 1912—1982)。  相似文献   

12.
论文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分类,全面考察了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发现了本年度小说创作的新质,即众多作家、作品激活了少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大多数作家深入观察写作对象/阅读主体的生活情状,文本的当下感、现场感增强;快乐、幽默、睿智、张扬个性等理念融入创作实践;关注“平凡的大多数”等。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即关注成长的内在动因不够;恶劣的“无性成长”生态仍未得到“综合治理”;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恶俗的搞笑,伤害了文学的神圣性、庄重性和诗意栖居;文本中急需涤荡“孩子气”与“娃娃腔”;作家理论素养的贫血,仅靠才气写作,凭经验、惯性写作等。力求对本年度的小说创作予以全面、客观、公允、准确的评说,为阅读、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辅助。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是一位极富幽默气质和幽默才能的作家。在《围城》的创作中,他力图以幽默来“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帮助人们从忧患中得到慰藉和解脱,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幽默风格。一个作家的幽默风格,总有与其他作家相区别的基调,这种基调主要由其人生态度和审美个性而形成。鲁迅的小说创作,是在五四时代。爱国主义、民主主  相似文献   

14.
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是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由于当时俄国沙皇专制主义的严酷统治而演绎出来的荒唐故事。小说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及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表明了作家对罪恶制度的无泪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分类,全面考察了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发现了本年度小说创作的新质,即众多作家、作品激活了少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大多数作家深入观察写作对象/阅读主体的生活情状,文本的当下感、现场感增强;快乐、幽默、睿智、张扬个性等理念融入创作实践;关注“平凡的大多数”等.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即关注成长的内在动因不够;恶劣的“无性成长”生态仍未得到“综合治理”;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恶俗的搞笑,伤害了文学的神圣性、庄重性和诗意栖居;文本中急需涤荡的“孩子气”与“娃娃腔”;作家理论素养的贫血,仅靠才气写作,凭经验、惯性写作等.力求对本年度的小说创作予以全面、客观、公允、准确的评说,为阅读、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辅助.  相似文献   

16.
别里科夫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于1898年创作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心理变态,人格被扭曲的人,而使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根源是“套子”。  相似文献   

17.
【导言】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出生于破产商人家庭,学生时代即开始写作诙谐小品和幽默短篇小说,如《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等1886年后,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契诃夫和欧·亨利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的短篇小说,在基础教育阶段许多学校也极力推荐学生阅读这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在艺术特色上不乏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因此将他们的短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是有必要的。一、契诃夫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幽默讽刺风格的共同点契诃夫和欧·亨利的创作基本上倾向于批判现实主义,他们善于透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揭示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主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大多数的短篇小说里都采用幽默这一艺术手法来嘲讽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他们创作上的一种共同风格:幽默讽刺。幽默是喜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艾伦.坡是美国19世纪传奇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短篇小说,还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学评论,阐述了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且比较系统的文学理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研究文献。他在文学理论方面尤以其自成系统的短篇小说理论“统一效果论”而著称。他提出“统一效果论”,宗旨在于营造故事氛围和情绪感染力,以达到某种预期效果。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提倡采用两种策略:一是限制篇幅,坚决不用无助于营造效果的字词;二是预先构思效果,再为此效果杜撰情节。他的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充分体现了他对“统一效果论”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论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莫泊桑差不多是唯一的可以和他同代——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相媲美的作家。他在暂短的创作生涯中,贡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短篇小说就达三百余篇,被推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脍炙人口的短篇杰作——《项链》,就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名叫玛蒂尔特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贫困、爱慕虚荣,为出席部长家的晚会借了项链,出了风头,丢失项链,为赔偿项链,历尽十年辛酸的悲剧。作品通过这个悲剧,辛辣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严厉谴责了那金钱万能,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