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生十六七》2011,(9):26-26
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变其饮食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2.
《广西教育》2007,(7A):11-1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革其饮食习惯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的创伤据班主任反馈,初三学生小A最近和班级同学因一点儿口角频繁出现矛盾,性格暴躁,并且对于学习惰性大,希望心理辅导老师可以予以帮助。来到咨询室后,我与小A说明缘由,小A把咨询的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了解自己。我从小A的性格入手,发掘小A性格暴躁的背后,还有一段长时间的创伤经历。父母在其出生后就离婚,抚养权判给父亲,  相似文献   

4.
暴躁往往是因一些小事而发作,甚至暴跳如雷。暴躁的人不仅容易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极易树敌,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孩子暴躁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其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早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体育锻炼能一定程度缓解因为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 心理健康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养成了柔弱、内向、自卑、孤僻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不健康的性格倾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问题:情绪方面有孤僻、冷漠、焦虑、忧郁;性格方面有自卑、怯懦、说谎;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对“留守儿童”的进行心理疏导要从抗挫折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几方面入手.关爱“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相似文献   

7.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在于使本来顽梗的性格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相似文献   

8.
本从分析性格的两大主要特点(稳定性和可塑性)入手,阐述了人的性格虽较为稳定,但仍可以改变的论点,同时探讨了健康性格的标准,最后提出了几种实现性格优化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智商原来并非完全由先天决定!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吗?那么就请做运动、背电话号码以及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这样的练习可以令自己的智商在一星期之内提升一到四成。据英国《观察家报》3月6号报道称,英国广播公司即将播出《一周变聪明》节目率先进行仿真测试,并根据具体实验总  相似文献   

10.
常见一些儿童,内心很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自己不敢去,即使别的小朋友主动找他们游戏时,他们也是缩手缩脚,听从别人摆布。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老实”、“乖”。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即回避型性格异常的萌芽的表现。回避型性格异常多发生在一些独生子女或常年独自跟随成人生活的儿童身上。一般讲,具有这种性格异常的人,很想与别人交往,但又很怕被人拒绝、抛弃、羞辱,结果总是回避,心理上很自卑,行动上畏畏缩缩。虽然儿童具有上述表现,还不能说就形  相似文献   

11.
柴小玲 《江西教育》2012,(Z3):21+23
从目前社会的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由于以下种种因素的存在,致使当今的家庭教育问题重重:1.父母的言行和脾气。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很多父母在家里不讲究文明用语,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癖,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孩子常常被吓得胆战心惊,造成了孩子缺乏自信和心理上的阴影。  相似文献   

12.
林枫 《母婴世界》2010,(8):74-75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但心理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如何培养他们快乐的性格,让他们成为开朗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3.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但是,要使儿童将必需的营养物质吃进体内并使其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固定就餐地点,按时进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通过...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本文试从人物形象塑造入手,简析细节描写在表达感情、塑造性格和展现精神品格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深刻阐述了行为塑造的教育理念.他的主张深深影响和塑造了英国人的绅士性格.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成长不仅在于传授教养和学习知识,实际的并且有些强制性的活动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进而形成习惯,并内化为性格,这个成长逻辑是我们当代教育经常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我们应当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识、陶冶儿童的情操。”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指出:“音乐可以深入儿童的心灵,经久不会磨灭。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识别美丑,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秀。”可见,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遵循幼儿音乐艺术的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     
娟子老师:您好!初三了,我的心情好像一下子沉重了很多,总想如果考不上高中怎么办?爸妈对我的希望很大,再加上作业量增加,使原本快乐的我变得性情暴躁,看什么也不顺眼,心里很烦。尤其是那些因没考上学自杀、离家出走之类的报道更使我感到恐惧。我害怕看到父母伤心,我害怕自己考不上。这一系列的恐惧,使我的性格改变了许多,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控制自己暴躁的性情。您的学生吴佳吴佳同学: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的确这样沉重的心理包袱压在任何人身上都很难承受,但从信中可知这些“包袱”都是你强加给自己的,而并非实际存在,而你…  相似文献   

18.
问题儿童是指行为偏离正常标准,父母和师长难以用通常的办法指导,必须采用特殊措施加以矫正的儿童。这种儿童往往表现为顺应不良,有反社会倾向以及破坏性,但还没严重到少年犯罪的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儿童在行为、社会适应性、性格倾向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外显的问题行为是受内在的思想感情支配的,思想感情与性格有关,性格倾向决定其行为方式,从儿童的惯常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观察其社会适应性。问题行为和社会适应性差的根源在于问题儿童具有反社会倾向和破坏性的性格特征。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如下:1.对社会、对集体、…  相似文献   

19.
柴红莉 《新疆教育》2012,(9):169-170
要帮助儿童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教育者要做到扬长避短,要重行动,要有韧劲,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从小事做起,帮助问题儿童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同学们卫生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对生命科学的了解,我们从对国防科技大学附小学生体检数据的分析及对部分肥胖儿童的个体问卷调查入手,对肥胖儿童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咨询医学专家和上网检索有关资料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