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时间、空间,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内容去活动,我们把这种方法称其为“个性空间”。这种“个性空间”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探索“如何在小学体 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一、“个性空间”教学模式 二、“个性空间”教学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因地制宜,实现场地。器材、师资资源共享。 2.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体育爱好。 3.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发挥体育特长。 4.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自主学练的能力。 5…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过重学习负担,是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难得的机遇。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有了重要地位,但如何通过体育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在现阶段首先还是要脚踏实地、真正地落实中小学生一天1小时体育锻炼。“真正落实”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一天1小时体育锻炼在数量上(时间上)是否能得到保证,是否落实到了每个学生,有无挤占,含不含“水分”;第二,  相似文献   

3.
1.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因”(1)主观动因①运动与休闲的个人需要构成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旅游有机地把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使体育更贴近自然、使旅游更接近“原我”,并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在目的上实现了体育与旅游两不误,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体育锻炼旅游化,旅游活动健身化,由此更受到个性张扬和“效率优先”的现代人的青睐。②消费文化转型成为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突出个性”的意识在消费文化中蔓延开来,消费文化也因此从整齐划一的单调色彩中走出,向追求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向追求物质文化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量统计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是促进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并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个性塑造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实施中,应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宣传工作,促进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跳网绳教案     
刘卫峰 《体育教学》2008,(8):119-120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跳网绳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学生人人享有体育锻炼,人人享受体育快乐。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摸索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综合性等的教学特征转向。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喜欢,在心理上需要的事情,才有可能使个性得到发展。因此选体育兴趣班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会有意识和无意思的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在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8.
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教育家基夫说过:“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基础,在有组织的教育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教育实践。”良好个性的形成,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外,后天的环境因素——学校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在课的各项活动中暴露无遗。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以下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键在校长     
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挤没有了。如今“减负”了,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时机。然而,这并不等于“减负”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工作还得靠我们体育教师来做。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认识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校园小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及有关知识,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更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分析了发展个性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发展个性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瓶颈:运动安全问题仍然是困扰学生锻炼的最大障碍
  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上学时根本不成为问题的运动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最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已经见不到过去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的秋千、肋木、爬绳、爬杆,很多学校甚至见不到单杠、双杠等器材。当前,体育教师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班主任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校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家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局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社会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我已经记不清楚在以前的文章里,在我的各种讲课中与体育教师们讲过多少次运动安全的问题了,但好像效果不太好,成效不很明显,现在讲安全的问题,已经讲得好累好累了,因为我发现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全国的学校体育中仍然都在“因噎废食”,“前怕狼后怕虎”;从小的方面讲,似乎有些体育教师并不认同我讲的安全教育观点。在国培的教学中,讲其他的内容时,听者都是兴高采烈,热烈鼓掌,但讲到如何保证安全的具体工作时,却会遇到不理解的眼光,甚至有几次还和国培学员就安全问题小有争执。  相似文献   

12.
跳远教学法     
跳远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项目之一,因而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发展青少年的弹跳、灵敏和动作协调能力,改进内脏器官,增进身体健康,都有极好的作用。我院从四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进行了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五个项目的教学和测验。跳远这一项目在整个试点期间占有六个学时。我教的三个班共57个男生,近一半是郊区学生,尤其是地理系16个学生中14个是郊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在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将更加重要。本文谈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从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激发体育锻炼兴趣,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所稗益。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娱乐化和终身化,现代学校体育既要注重增强体质的近期效益,更要着眼于将来对“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塑造每一个学生具有强健体魄,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壮成长。但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很好的身体状况,身为体育教师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开展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对体育的兴趣成为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因素。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就不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所接纳,但对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职能,认识上则是千差万别,时有争议。尤其是体育教学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起什么作用,以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少有人作深入研究。在中国,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人们习惯于论“大同”而不善于求“小异”。过去几十年,又因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只准谈做为群体的“人”,而一涉及到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便会有被“打棍子”、“扣帽子”的危险。因此,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如何发展青少年的个性问题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海淀区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发现:课余体育锻炼是学生参与面最广、内容最为丰富、形式最为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领域。随着现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课余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共性充分了解个性,并结合学生自身的锻炼方法去开展课余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当中掀起了又一轮的健身浪潮,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施、发展及检验。本文从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角度加以论述,旨在为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人文环境,从而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论证。得到共识:学校应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环境;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体育教师传授健身、健康知识,灌输和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意识,利用乐观向上的人格个性,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班主任的工作风格,影响着班风,影响着体育教学环境,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校长牵头,各部门、教师、班主任配合,共同营造有助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家长应明确“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了解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关注学生健康,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以大环境带动小环境,小环境带动大环境的联动机制;学校应以校长牵头,将有关部门及各部门相关人员充分调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以来 ,被人称之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大众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高潮 ,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越来越浓。然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探索21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走向 ,本文对20世纪末美国、日本、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作一比较分析。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比较在美国 ,对学校体育目标的争论由来已久。一部分教育学家认为 ,学校体育应注重促进学生机体的增长与发展、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个性的自我表现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学校体育应…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与“学”不离不弃,互为补充.但长期以来,教师被认做教学活动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不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发展常被忽略.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合理引导学生质疑、探索与调查”,促进“个性地学习”.高中体育课在基础体育技能传授、意志培养、体能锻炼上功不可没,在体育教学中展现体育课魅力,转变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