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后进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要转化后进生,除了教师必须具备做好转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外,在工作技巧方面应在“爱”字上做文章。一、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温暖后进生的情怀,用爱心去点燃他们思想上的火花,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使教师“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班有个同学,脾气暴躁,喜欢打架,经常违反纪律。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这个同学讲义气…  相似文献   

2.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错,我们的同行百分之百是爱学生的,可是绝大多数只爱“白天鹅”不爱“丑小鸭”,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先进生”,而对那些“后进生”则漠不关心。本人多年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我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感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是班主任工作之本。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做了不少尝试,特别是“后进生”,成为我关心的主要对象。我努力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在他们出现错误时,不歧视,不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注意发掘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爱”的雨露滋润下,达到使他们转化的目的。一、严中有爱,给“后进生”以宽容刚入中专,同学们开始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独立生活,但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一遇到不如意的事,自觉性较…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一语点破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后进生也不例外 ,他们也希望老师多关注。可往往班主任教师就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对优秀生比较喜爱、器重。大家知道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爱 ,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后进生 ,从“爱”字开始 ,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鼓励后进生 ,…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教师要把爱洒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特别是后进生。设法帮助学生摘掉“后进生”这项帽子,使整个班集体有序健康地发展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则之重,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生,当然,后进生最渴望的是得到教师的赏识与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下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一个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有不懂事、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8.
曾广彪 《湖南教育》2004,(22):41-41
当班主任易,但要当好班主任难。带好几十个“兵”,就要具备有“五心”。首先要有爱心。班主任对待每一个学生,就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体贴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后进生常常对于学习无所谓,纪律很散漫,他们想搞好学习  相似文献   

9.
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务必具备“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只要班主任做到“四心”合一,工作定会取得成效。   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所谓“爱心”,一方面是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把整个身心扑在工作上;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用心去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视学生如己出。   耐心,即要求班主任对待后进生要有不转化不罢休的干劲。一个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教师经年累月地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因为后进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犹如痼疾一般,非一方一丸能治好,教师还得多方…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爱的奉献是我帮助后进生转化的秘诀。 一、爱就是尊重学生   理解与尊重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环节。后进生在班里往往容易受到冷遇和歧视,因而他们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极为敏感。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善于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以鼓励和勇气,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如,六( 3)班有个叫赵明的学生,刚转到我校时,自控能力很差,课上随便说话,课下经常打逗。后来,经过几次家访、谈心,我了解到他在原来的学校时由于纪律差,班主任对他采取“隔离”政策,公开…  相似文献   

11.
提起“后进生”,做班主任的也许会皱眉,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却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四年“普通班”班主任工作,我曾有过困惑、焦虑、烦恼甚至流泪,但内心始终洋溢着一股耕耘激情和“换得新绿为千重”后的喜悦。我深深懂得“后进生”和优秀学生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也有自尊心和荣誉感,他们并不愚笨,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激情,他们更需要理解和帮助,我认真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和老同志的工作方法,从沟通思想着手,实施多层次全方位教育,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一、更新观念。架设“理解”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性差、爱惹  相似文献   

12.
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属于“第三世界”。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第一世界”,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关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因此,对后进生仅仅做到一视同仁还不够,还必须处处厚爱一筹。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偏爱优生容易,厚爱后进生较难。后进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思想认识跟不上,知识基础薄弱,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总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等等,而且不愿接近老师,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转变这种窘况,教师必须主动接近他们,多关心,多过问、多给以温暖,用教师炽热的情和爱,点燃学生心中上进的火花。我们不少老师不仅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后进生的人数在班级中并不多,但是他们对班集体的影响却不可小看,这些学生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忽视或冷落,长此以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就会发生变化,甚至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切感到,要转化后进生,除了教师必须具备想做好转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外,在工作技巧方面更应在“爱”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4.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会影响班级建设和发展,也会影响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学生,又有后进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面对‘恬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黄春花 《中学文科》2009,(3):135-135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班级既有成绩好的学生,又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科任教师,虽不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但我觉得也不能放弃对后进生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科任老师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播向他们的心间,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班级既有成绩好的学生,又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科任教师,虽不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但我觉得也不能放弃对后进生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科任老师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播向他们的心间,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俗话说:“哪片林里没有棵弯弯树?”一个班级自然有后进生。而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应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本人认为,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要做到“五多”、“三少”、“二不”。一、“五多”“五多”即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多观察学生,多找学生谈心,多找学生的闪光点.(一)多了解学生。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就应充了解学生,对后进生则主要了解其落后的原因。了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师可通过学生了解其以往在校表现,可通过家长了解其在家表现,可通过任课教师了解其课堂听课情况……,然后汇总分析,找出其…  相似文献   

19.
在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今天.热爱学生当然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教育上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都必须以对学生深挚的爱作基础,特别是对后进生。那么,怎样以爱为基础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呢,对此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要多方捕捉闪光点每一位班主任都面对几十名学生.几十名学生就有几十种不尽相同的状况。由于他们的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成长道路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反应、表现也不同,于是出现了学习好的学生和后进生,甚至还有触犯刑法的“失足生”等。班主任对后进生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不管学生怎样差,都是你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吴禹冬 《成才之路》2009,(10):75-75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爱是拂拭师德这面镜子的柔柔丝绢。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