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揣摩的作用及操作苏州市第八中学叶巍“理解·分析”、“揣摩·动用”、“积累·联想”。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的三个层次。刘国正、顾振彪先生对此所作的解释是:“阅读一篇文章,总是先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路发展,进而揣摩、玩味语文...  相似文献   

2.
实施英语单元教学。首先要从整体教学的原则出发:新教材的编写体现整体教学的原则,每个教学单元有对话、功能、阅读、作、英语知识。综合性的单元教学与单篇传统教学相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要十分明确整部教材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做到胸有全局,然后明确整个单元的归属做到脉络清晰。还须确定每篇课,每个教学环节在单元总体训练中的具体目标和局部要求。做到扎扎实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的思路包括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不能大致理清一个个局部的思路,总体思路便无从摸起;而理清了总体思路,也有助于更深入细致地理清局部思路。从训练上说,教读一篇课文,可以先训练理请总体思路,再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理请总体思路的基本方法是:第一步,分析课文段(部分)、层次,第二步,分析各个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理清局部思路,就是弄明白一段文字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为了理清局部思路,先要分析一段文字中的层次,以便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注五阅读技能指导上好阅读技能指导课高中新教材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分为阅读理解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在高一设有六个单元,分别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把握文意、质疑解难的能力;在高三设有两个单元,分别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融会贯通、提高勾玄的能力。在每个单元的教材说明中,编者都对所训练的阅读技能作了简要的说明,因此在每单元课文教学之前,一定要上好一书阅读技能指导课,把‘“武器”交给学生,以便在课文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武器,训练这项技能。例如在学习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视为了一个整体,把文章的思路、段落层次、语言脉络视为诸要素。阅读时,首先从整体上初步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从文章整体对部分的制约性出发具体分析文章的思路、段落层次、语言脉络,具体分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深人具体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最后再从整体入手,纵观全文,综合概括,以达到高层次、全方位的理解文章整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学习要点】学习本单元,总体上应以复习、归纳、提高为要求。具体地来说就是:(一)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了解三十年代前后无产阶级文学的战斗情况;学习有关读书的道理。(二)提高理清作者思路的能力,能较快地准确地分析课文的层次关系,进一步理解复杂议论的巧妙结构。(三)加深对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等特点的理解;体会杂文的写法,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提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语文义务教材,将教读课后练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理解·分析”,着重理解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体现了整体阅读和宏观的把握;第二层次“揣摩·运用”,是在第一层次上加深,重点解决理解分析基础上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巧妙所在,体现了微观分析和实际运用。这两个层次的训练,有助于把课本的基础知识转化给学生,有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阅读中常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学的几点思路,把英语的阅读教学分成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递进阅读,使阅读达到理解行为和领悟能力的有机结合,增强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H 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试行和实验了几年,并在第一轮试点后作了调整和修改。这是一套与以往教材有显著不同、有其鲜明个性特点的新教材。一、全新的阅读能力训练体例H 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阅读能力的训练为主线,以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论性阅读三个层次形成坡度,序列清楚。以往的教材按文章体裁编排单元,H 版教材打破了传统框架结构,按阅读能力训练编排单元。1995年度开始使用的经过修改调整后的教材,能力训练的分布为:理解性阅读的教学任务由“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主旨的把握”三个板块组成,共计12个单元,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教材中的现代文单元,是从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规律和方法为序列来安排的.理清思路是现代文阅读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的思路必然以语言为载体,揣摩语言,准确感悟文中关键语句的内涵,是理清思路的基础.文章的思路体现了文章的脉络,它包含了文章的主旨和基本点,学生用精要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便是"概括要点".思路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轨迹,理清思路即摸作者思想的"途径".它和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路是结构的依据,结构反映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教材,把“揣摩语言”明确地提出来,还给它阅读能力系统中重要因素的本来地位,豁然占据阅读教材中一个单元的位置,要求作集中专门的训练,这无疑是高中语文教材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   什么是揣摩语言呢 ?按照教材的说法,揣摩语言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 (真正内涵 )、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品味和理解。分析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①揣摩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也就是说语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弄清这些关系,否则,“揣摩”将无法进行。   …  相似文献   

12.
在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确切地领会和把握词语的含义,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而且要求能领悟词语的深层意思及其感情色彩。这是阅读的基础,也是理解全文思想内容的起点。怎样揣摩词语在文中的特定表达意义、选择正确的义项呢?1,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指代内容。2.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所概括的内容。即主要从文章的思路方面体会词语所概括的内容。3.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也就是说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揣摩并掌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附加意义:(1)从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形象感受、语体特点、风格特色来揣摩;(2)改换说法运用比较的方式,揣摩词语的附加意义。对文章中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的理解,需通过反复历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其考点主要包括:(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阅读根据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指导意见》,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精神和对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阅读命题的分析,我们应明确:阅读的分值比重逐渐加大,阅读文章的选择,兼顾各类文体体裁,考查现代文阅读以课外材料为主,题型以主观试题为主,着重考查对现代文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考查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阅读现代文应把握这样的思路:①整体感知了解大意,明白“写了什么”;②局部理解,体会作者写作思路和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意义,揣摩作者“怎样写…  相似文献   

15.
教师怎样才能使英语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储备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力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呢?笔者三年教学实践证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一几”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三一几”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三一几”教学模式涉及每一个单元的四种课型(对话、阅读、语言学习、复习与写作),并要求对它们均给出三个目标、一个主旋律、几项主要活动。就阅读课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有它自己的具体要求。三个目标是:①读懂课文;②学习涉及理解的词汇和结构;③培养和发展阅读技巧。一个主旋律,指阅读。几项主要…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与阅读、表达与接受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写作表达的出发点也正是阅读接受的归宿,这两者合理地统一于一个结合点——语言表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样,才算是基本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具体说,整体感知课文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读通课文,知其大略  读通课文,知其大略,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要读通课文,须要通读课文;要通读课文,须要扫清阅读障碍——影响理解文章内…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阅读教学本质上是一个阅读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即建立一个关于课文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这是一种意义理解过程。建立阅读模式大致有这样三种思路:文本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课文本身的作用,阅读过程是有组织、有层次的。阅读从字词的...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领悟,具体地说,是对语言中词义、句子的理解,并上升为文意的准确把握。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揣摩揣摩词语的含义,特别是一些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的组合离不开词语,一部分词语在语言组合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准确而尽可能深刻地感知这一部分词语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理解词句的意义,更可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甚至成为解读整篇文意的一把钥匙。1、准确把握和辨析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一篇文章是由许许多多的词缀连而成的,因此在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些词语,准确地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相似文献   

19.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揣摩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一、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人们称“现实的语言环境”为“内部环境”称“广义的语言环境”为“外部环境”。要彻底理解语名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例如:《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种“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家庭原因?不是,文章的片尾都否定了这一点。是同事或工作的原…  相似文献   

20.
词语教学 ,是课文教学重要的一环 ,它是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记念刘和珍君》是传统课文 ,然而现在是作为“理清思路”的一个例子来教读的 ,老课新教 ,传统的教法必须改变。教读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 ,就要从理解关键词语、扫除语言障碍入手。怎样进行词语教学呢 ?一、教给方法 ,明确目标在文章中 ,由于有特定的语言环境 ,许多词语的基本意义都被具体化或被引申了 ,因而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善于揣摩它的特定表达意义 ,善于联系上下文来具体地理解。所谓“特定” ,也就是说这种被引申或被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