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讨论的“书”和“读”,指传统的纸质图书,以及那种全神贯注、身临其境的“深度阅读”。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时代,鼓吹阅读纸质图书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不过,正是因为数字媒体的来势汹汹,“读书”才变得急迫起来。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迅猛,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被“有意思”的东西所吸引,一些强调娱乐性的“网络图书”“影视图书”等在近几年确实“火”了一把。同时,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微时代”,手机阅读、微博阅读、微信阅读成了当下阅读的常态,甚至成了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于是市面上又出现了很多将微博融变成线下图书的“微博图书”。这类图书是时代的产物,“接地气”、易传播,也是出版对时下流行文化的一种把握。但这仅仅是图书百花齐放的一个小窗口,出版社文艺出版品味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即出版能引导读者深度思考,并能让其心灵和思想得到启迪和提升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当下,“信息噪音”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碎片化”阅读解构了人们的阅读行为.VR/AR图书带来阅读方式的变革,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全身心沉浸其中,人机高效互动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让他们达到最佳的“具身认知”状态.根据具身认知理论,本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征——“31”,即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想象(Imagination),提出VR/AR图书带来阅读方式的三大变革:沉浸式阅读体验、互动式阅读场景和想象式阅读思维.  相似文献   

4.
闫方宇 《出版广角》2016,(15):74-7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微信书作为继微博书、照片书等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图书生产形态,为“互联网+微信+图书营销”开辟了道路。本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微信书现状,以期为研究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5.
王瑞珍 《编辑之友》2015,(11):22-25
阅读终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纸书出版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高校读者是纸书的主要受众,出版机构要积极实现与高校的融合,通过充分掌握读者阅读需求特征、尝试建立高校图书荐购数据库模式、有效运行高校图书选题机制和恰当借助电子书推进纸书发展等方式,创新纸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畅销的图书不等于好看的图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那些跟风打卡购买畅销书的人并没有阅读花钱买来的书。人们到底读没读买来的畅销书呢?在纸质书时代,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霍金的《时间简史》被公认为是“最没人读的畅销书”。终于,在电子书时代,我们对“最没人读的畅销书”有了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霍金指数”。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虽然韩国的图书市场持续不景气,“读者远离书本”的倾向有增无减,但政府、民间和媒体结合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却开展得红红火火. 推荐书40%是翻译书 《京乡新闻》在韩国是很有影响的大报之一,在国民阅读促进活动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京乡新闻》上,开办了“阅读图书的京乡”的专栏,专门介绍社会各阶层人士推荐的图书.推荐人在向《京乡新闻》推荐图书的时候,“推荐文章”的题目被要求统一为《我推荐的一本书》,“推荐图书”规定为1种,“推荐理由”规定写800左右的介绍文字.从2007年到2009年,《京乡新闻》曾连续3年刊登这种“推荐文章”,在韩国社会产生了持续不断的积极影响,以至于一般大众读者非《京乡新闻》推荐的图书不读.有评论认为,《京乡新闻》的“阅读图书的京乡”专栏,对于韩国人养成阅读习惯、扩大韩国的读书人口,居然“有着官方号召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下,读者阅读行为改变,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图书出版行业的营销方式也随之改变.“图书十影视”“图书十餐饮”“图书十服装”等跨界营销兴起.本文以明天出版社跨界阿里影业,进行全媒体营销为例,对图书营销业态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民阅读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形成了“轻阅读”模式.“轻阅读”模式具有的碎片化、伴随式、社交化特征,推动了中国图书出版业“轻”风潮的出现.轻出版是一种具备“轻质”特征的出版活动,出版主体“轻微化”、出版内容“轻型化”、出版流程“轻简化”、阅读受众“年轻化”.轻出版风潮对中国出版有着重要影响:推动新书态图书的涌现,刺激“互联网+”出版的发展,并导致中国出版企业分层加深.  相似文献   

10.
这里讨论的"书"和"读",指传统的纸质图书,以及那种全神贯注、身临其境的"深度阅读".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时代,鼓吹阅读纸质图书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不过,正是因为数字媒体的来势汹汹,"读书"才变得急迫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乃至“个性化阅读”的说法并非新意,传统图书时代就有,试问:哪一个人心中没有一个“个性化阅读”的渴望,只不过受环境和条件所限罢了.为什么?传统出版观念不提倡,出版模式不对接.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上述两个桎梏.  相似文献   

12.
金妍 《编辑之友》2015,(10):34-37
数字化时代下,读书率不断下降,读网率攀升.“活字印刷之父”古登堡怎么也预见不到今天传统图书的尴尬处境.解读数字化环境下的阅读困境,分析传统纸质图书之于数字化图书的优劣势,对于探索数字化时代传统图书的生存之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美术书对“书感”的要求比一般的图书要高,因为它的受众是对美受过专业训练和有高要求的人.要设计出好的“书感”的美术书,需要根据书的用途决定开本,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版式,根据书中作品的风格决定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做出书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4.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践行“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将组织与管理渗透在图书漂流过程中,变“自发性”行为为“有组织”行为,做好选书、宣传工作的同时,指派管理人员担任漂流护航员,引领、指导、监管漂流全程,使漂流畅通,组织漂流书读书心得交流会,使阅读深化,引进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推广,使漂流活动获取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5.
放眼目前的图书市场,为幼儿各力面发展“量身定制”的低幼类图书琳琅满目.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如何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地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已成为无数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教育问题.这一市场需求已经被很多的出版社编辑所发现,并且在相继出版的图书中也相应地有所体现,如:在书中附上“对家长的建议”“专家指导意见”等各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我们在看到这类图书的教育可操作性与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也应关注到这些阅读指导建议或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仅可谓是“一次性消费”.  相似文献   

16.
一、撰写图书宣传文章的意义和作用1.扩大图书发行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不仅要对图书的质量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结果负责。所以,编辑要积极参与图书的宣传、促销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好图书宣传文章,引导读者选购、阅读所需要的图书。这个任务,只有编辑有条件完成。因为编辑最了解图书的特色和质量,了解作者的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情况等,对图书最有发言权。过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书宣传不到位,读者得不到信息,同样销售不出去。人家的书虽然差一点,但宣传得好,同样销量大。因此,…  相似文献   

17.
孙亚敏 《出版广角》2012,(11):66-67
儿童文学类图书是少儿图书市场中的重要细分市场,面对当下出版业“剩书”时代的到来,如何挖掘儿童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潜力,提升儿童文学图书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以儿童文学类图书的选题策划为视角,对如何提升儿童文学图书的内容和品质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丹飞 《出版广角》2015,(2):43-46
搞电影的有个雅称是“电影人”,搞电视的可以雅称“电视人”,搞影视都可雅称“影人”.搞传媒的不好简称“媒人”,以“传媒人”冠之即可.一般而论,搞报纸工作的可雅称“报人”.同样,与图书有关,搞出版的雅称“出版人”,搞策划的雅称“策划人”,搞发行的雅称“发行人”,笼而统之,搞图书工作的,雅称“书人”.书人言者,似乎罩着一层光耀夺目的光环,因其作为写作与阅读、冷冰冰的字符与泛着油墨气息图书的中介,让人类结绳记事以来的“铅字崇拜”情结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9.
公共藏书资源有限,闲置家藏图书社会共享能丰富公共阅读资源。研究“易本书”家藏图书共享模式,可为共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家藏图书社会共享探索提供思路。文章分析“易本书”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家藏图书共享的流通模式和运营机制,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图书流通领域应用、家藏图书资源向公共阅读资源的转变、公共阅读网络服务形态改变、家藏书与馆藏书同平台流通4个创新要素,从激励共享行为、建立信任机制、建设监管体系和多元主体参与4个方面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阅读的读者人数大幅增长,我们迎来了移动阅读时代,新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形成.目前,APP传播和WAP阅读传播是移动阅读时代图书传播的主要模式,娱乐消遣型和实用型图书的畅销反映了读者追求娱乐、精神幸福的阅读需求.移动阅读时代图书传播要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在视觉文化和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个性化、多媒体化和融合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