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中国外宣工作的新范式."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时代强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的价值,梳理"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编辑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形成"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社会风尚、制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培...  相似文献   

2.
王晓晶 《视听》2022,(3):168-172
持续不断地挖掘整理中国文化内涵的精神符号和时代价值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前提.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应讲述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以及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故事,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团体、文化企业共同参与,发挥留学生群体、网红博主及知名学者等意见领袖的传播主体作用,增强传播合力.在发挥传统...  相似文献   

3.
梁琨 《传媒》2018,(1):37-39
大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我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表现.国产剧的海外输出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占据着重要地位,已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策略.中国电视剧从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在树立中国形象、推广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比欧美、日韩的电视剧,我国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我国海外传播的电视剧当中,历史剧作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作题材,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观众领略了中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时代变迁,如《三国演义》《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三国》等,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4.
宋冰  张亚欣 《出版广角》2018,(10):23-25
走进新时代,出版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建设出版强国,把出版业作为民族复兴、文化强国的基础力量、先导力量来认识、谋划,在此前提下搭建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交流平台,以此阐述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方案、传播中国智慧.文章以尼山书屋为例,从创新理念、开掘优势 、融合发展、故事驱动等方面探讨了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在新时代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姚璇 《出版广角》2018,(4):53-5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面临新的任务.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精准对接当下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建立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体系,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时代命题.《国家宝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元艺术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开拓创新,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6.
龚蕾 《出版参考》2023,(1):84-87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青年文摘》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讲好党史故事、新时代故事、青年榜样故事和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展示青年广泛参与其中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在真实、立体、全面的传播中,打造中国故事优质青年读本。  相似文献   

7.
当前,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精神,以最佳的表达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已经成为电视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华好故事》是由浙江卫视打造的一档原创人文综艺节目,自2014年8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成功播出三季,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是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节目深入挖掘传统故事的文化底蕴,寻求人文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赋予传统文化以青春气息,将人文综艺节目推向了"人文+"的新时代.节目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创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深入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黄河档案主要涉及治黄实践、治黄英雄故事及治黄古籍文献等资料内容,以文化记忆视角审视,可发现黄河档案具有储存记忆、丰富黄河记忆谱系、建构民族身份认同等功能.基于新时代对黄河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重新寻访和激活其丰富的生态、"根""魂"与经济精神等美育价值,让黄河档案的美育价值发挥时代效用,这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润 《传媒》2021,(5):56-58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是宣传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地方广电媒体要贴近群众、开阔思路、深化融合,不断探索在本民族、本地区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性.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抓住了内容与平台的融合机遇,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发挥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创新中国故事选题视角;紧扣时代社会发展脉搏,以小窥大构建故事层次;重视顶层设计统筹把关,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马悦 《声屏世界》2021,(1):9-10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李子柒的走红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她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再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式生活方式,描绘着一个普通乡村的一年四季,唤起了海内外许多网友内心深处的共鸣.她的成功看似偶然,却也是必然,为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转变过去宏大的叙事方式,讲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11.
李子柒短视频的走红,是一种现象级的文化传播革新.通过镜头语言描绘了科技"快"时代中淳朴的田园生活,这是"快生活"和"慢生活"之间的一场较量.从无人知晓,到如今国内外的视频博主争相效仿的局面,李子柒式现象影响力涉及广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打破了近几年来的关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大多遵循的固化思维,而其短视频作品中所体现的技术表达和文本策略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是值得时代媒体借鉴的一种传播路径新逻辑.通过对"李子柒现象"的研究,探究新时代中网络大背景下文化传播路径新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辑主体作为出版活动的中坚,必须具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思想文化素养;坚守以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为基点的职业追求;树立以优化知识结构和实现自我超越为动力的终身学习意识,勇担时代使命和文化责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出版业繁荣兴盛;把握编辑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出版行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面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刘媛媛 《传媒》2021,(23):73-75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物的呈现与传承加深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延续.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依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经典文物为切入点,通过担任"国宝守护人"的明星视角,带领受众共同欣赏富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人文历史知识.节目通过对历史记忆的挖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相似文献   

14.
张文超 《中国出版》2022,(23):23-26
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使命与功能的历史性转变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应站在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进行认识再深化和创新探索,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论与史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中与外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是魂,是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灿烂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应当从儿童教育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始终秉承"文以载道,心系青少;书以传世,追求品质"的出版理念,致力  相似文献   

16.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是媒体的职责和使命。新时代,媒体要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融合开放,做好新时代文化传播工作,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让中华文化生机勃勃,让传统文化之声传得更广、更深、更远。本文着重从六个层面剖析《新民歌大会》的特点,即作为首档实景创演,让舞台回归生活;创演“新”民歌,唱出新时代声音;多元文化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大放光彩;艺术与现实呼应,增添文化传播人文感;全媒体传播,助力文化传承发展;跨区域合作,促进文化无国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李春燕 《传媒》2022,(3):后插1-后插2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化深度的展现,也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形象,并以此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汉语言文化如何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海外传播?应该选择怎样的传播路径?传播效果又如何……这一系列关于"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话题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与探讨.正是沿着此议题的研究进路,汉语言自身所富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同样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任务之一.立足于此背景,探究汉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是推进中国故事走向国际成为了当前富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由刘淑妍、陈毅立、刘怡菲所著的《"一带一路"与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一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聚焦于汉语国际传播及教育等议题,从中欧文化比较、跨文化传播交流、汉语国际教育模式、国际学生管理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探索,全面搭建起了汉语言文化传播的研究体系,并深度思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外传播的方法论.总体来讲,本书作为一本论文集,共选择了26篇关于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优质文章,分别从"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孔子学院与跨文化比较、汉语国际教育三个维度对该话题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主流大片中建构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这对于主流大片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电影国际形象的确立,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有效传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别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建构、文化氛围的创造与"二次创造"、主流历史的正面表述、故事与人物载体、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视觉传播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赵江燕 《新闻战线》2015,(5):169-170
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弘扬优秀民族传统、重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托。本文通过对《老子道德三百问》这一个案的研究,分析传统文化普及节目的特点,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电视动画文本《老子道德三百问》基于老子《道德经》经典原本,融合数字影视与多媒体新时代创新科技和途径,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数字与动画模式展现了传统道德内容,传播效果显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运作的电视文本,从传播载体设置  相似文献   

20.
詹雯丽  江文豪 《新闻世界》2023,(10):118-120
《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号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采用“文化+话剧”的方式,讲述典籍中的故事,旨在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别从文化、语境、意义、媒介、形式五个层面分析《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号的传播内容与效果,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