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耀 《历史档案》2017,(3):124-130
近年来,古地图因为其形象化地表达各类历史信息,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国内外诸多藏图机构的古地图目录已经做了整理和刊布,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舆图要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舆图指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叙录》以及《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丛书综录》等丛书目录所载词集类丛书甚为丰富,然囿于中国古代典籍浩繁等原因,失于收录者仍时或有之。兹依吉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补辑漏收词集类丛书目录4种,并作叙录。4种词集目录分别是:《花萼联咏集》、《海宁三家词》、《寿香社词钞》、《雍园词钞》。  相似文献   

3.
傅刚 《全国新书目》2023,(11):7-15+6
<正>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历代〈文选〉版本著录汇考》从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中辑录有关文选的记载,梳理辨析,厘清《文选》的流传,最后形成综述,以期让读者对《文选》版本的流变及研究近况有大致了解。中篇《〈文选〉版本叙录》分类介绍了目前存世的各种《文选》写本、钞本、刻本,对国内外现存较早的《文选》版本一一作叙录。下篇《〈文选〉版本考论》对国内外文选藏本进行个案研究,从存佚分合、文本对比等方面精析《文选》不同版本的特点,对这些本子进行详细的校勘和考订,深刻阐述了这些版本的重要意义,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入藏的300余种丛书与《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丛书综录续编》、《中国丛书知见录》四部目录书核对后,就四书中未收录的丛书及版本、子目有差异的情况做了校补。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的许多目录学著作,对于“目录”一词的解释,大体都认为:“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篇目和叙录合起来组成“目录”一词,如: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何谓目录?目指篇目.录而合篇目及叙言之也”(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目是篇目,指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是叙录,即书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7.
日本收藏有大量的中文古籍,而且十分重视中文古籍的整理和编目工作.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开展,日本图书馆也开始将古代中文典籍数字化.其中,有代表性的中文古籍书目数据有全国汉籍--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目录数据库、东洋学文献类目检索系统、东洋文库所藏汉籍目录等.而且日本各单位所藏的汉籍目录的数字化和共享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1987年5期《图书馆》上,我发表了《“目录”商释·附称谓辨》一文。该文主要部分提出了对“目录”一词中的“录”字的不同解释。认为“录”,不是指传统所说的“叙录”,而应当是“次第”的意思。当时,我只就三部著名的目录学著作本身所依据的引文作解,没有全面展开。为了使这一立论能够站住脚,本文拟进一步再加阐述。一、试释杨仆《兵录》的“录”字义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定住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真”。关于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先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在建国之初,高祖刘邦即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兵法,张苍为章  相似文献   

9.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第一次对我国图书进行大规模校理,"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这就是刘向所作的叙录。这些叙录存于今者虽仅见于《战国策》、《孙卿新书》等数篇,但这是我们研究校勘史、目录史乃至书籍制度史的宝贵资料。刘氏这些叙录是按一定格式写成的,在交待  相似文献   

10.
吴圣波 《图书馆论坛》1995,(4):13-15,72
提要又称解题、叙录等,是对文献内容特点所作的说明,是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基本方法。解题在我国渊源较早,它伴随着目录的产生而产生。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目录学家刘向等在整理图书和编制书目工作中,就开创了我国目录学上叙录体的提要先例,给所校每部书都写有叙录,“叙录之体,源于书叙,刘向所作书录,体制略如列传,与司马迁、杨雄自叙大抵相同。”[1]我国古代将目录是否具有解题及解题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部目录质量的标志之一,正如余嘉锡所言:“凡目录不著解题但记书名者,固薄其浑漫,视为无足重轻。”[2]书目提要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11.
驰名中外的聊城扬氏海源阁藏书的下落.始终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以“书信总单”、《中国版刻图录》、《楹书隅录初编》及《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的目录为依据.对照说明了当时风传海源残阁所藏二十三种宋元珍本售于日本人的不实传闻。  相似文献   

12.
韩洪波 《兰台世界》2016,(8):111-113
通过考察郑州大学图书馆古籍室所藏宝卷,将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未收录的宝卷篇目加以叙录,包括卷名、册数、抄者、藏者、行款、题记、序跋等内容,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藏园群书经眼录》是北平藏书大家傅增湘的目录代表作,经“前后三十余年积累而成”,“录书五千种,近代流传的重要善本基本包括在内。”“是了解近代所存善本概貌和流传、存佚情况的重要史料。”(傅熹年《〈藏园群书经眼录〉整理说明》)笔者亦治目录版本之学,此书遂成案头之宝,每遇疑难,必求助于此书,受益颇丰。偶尔发现一二疏误,则敬识简端。今迷录七则于此,以期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焦山书藏前期目录,保存了嘉庆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所收图籍档案。本文以《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据,通过对焦山书藏官私共建模式、重视守藏僧选拔、藏弆时人著述、藏书整理保护、对士人开放等管理举措的探析,再现了阮元的书藏管理思想,丰富了江南藏书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了解清代镇江地区官绅、士人、僧人间的文化活动,揭示了焦山书藏对藏书楼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集收录》和《杜集书目提要》是20世纪收集、整理杜集书目方面较为权威的两部著作。针对同一客体,两书的编撰特色却各有千秋。通过比较它们的成书过程、体例、叙录内容和撰写风格等,笔者发现二者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并代表了目录书撰写的两种类型:书录体与提要体。  相似文献   

16.
在目录学的研究中,易混淆目录和目录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导致言目录学之作用,实际却充之以目录之功能。为了弄清目录和目录学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试作四点论述,请同行专家和师友们斧正。一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指篇名,即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指叙录,即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之简要文字说明。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七略》:“《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里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而言;两汉刘向校书时的“条其篇目”、“录而奏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古代目录的提要体例,王重民先生曾明确指出,我国古代提要目录有叙录体、传录体和辑录体三种类型。"刘向校书的叙录能够全面的评价一书的内容(包括著者事迹),是我国编写提要、解题的正宗"。"王俭《七志》对撰人‘每立一传’以代替提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述列传以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不过,目录学史上,关于传录体的界定还是有着一定的分歧,即被著录之  相似文献   

18.
以宋代博杂和疑辨的学风为研究背景,介绍王应麟《玉海·艺文》中编题目录的基本特点即在每一个子目下各设若干编题,分别而有联系地加以叙录,而不是以每一部图书为著录和叙录单位.进而得出结论以编题为著录单位的组织形式,给我国编制目录的方法,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借此告诉人们,《玉海·艺文》开始的从传统著录方式向主题目录组织形式的过渡,是非常方便读者参考的.  相似文献   

19.
杨慧 《兰台世界》2017,(13):113-117
泽田瑞穗作为日本汉学界著名民俗学家,曾多次赴华搜集民俗曲艺文献,其藏曲与研究相得益彰。其藏曲以重实用与好博通为主要特色。其藏书目录《风陵文库目录》戏曲文献部分的类目设置与以往戏曲目录的分类颇有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纂修地方志的历史传统。古往今来 ,方志已成为典籍之大观。无论是 194 9年以前所修的旧志 ,还是其后出版的新志 ,大都分藏在国内外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档案馆里 ,对这笔宝贵的资源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以供广大读者利用 ,始终是学术界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1935年 ,朱士嘉编撰的《中国地方志综录》 ,收录自北宋熙宁年间至 1933年的 5 832种方志 ,为全国性旧志目录之开端。解放后 ,此目又出过增订本。 1993年 8月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方志目录》第一册 ,1999年 9月 ,方志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编地方志目录》。这两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