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午战争前,外国银行就已经通过对白银进出口的经营而成为中国发行货币的银行,又通过对中国钱庄的掌控而成为实质上的银行的银行。甲午战争后,外国银行通过提供贷款而成为中国政府的银行。在地方督抚财政权力增强的趋势下,外商银行通过对新式企业的投资影响到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2.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创建的第一家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建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在其创办过程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顽固派乃至洋务派内部的阻挠,但盛宣怀突破重重阻力,为银行的创办发挥了关键作用。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艰难创办历程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光甫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甫是中国现代名的金融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主要业绩是:创办现代中国经营最成功的银行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现代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中国旅行社。他确立了服务社会、诚信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并在抗日战争中赴美借款、在内战爆发后呼吁和平等社会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纪念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与二十世纪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至1945年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又给中国人民和中日关系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时至半个多世纪以后,我们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考察它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发展与变革的关系。 一、空前深重的国难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程度更为广泛、深刻和严重。这固然是因为欧美列强已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它们在加紧进行对世界殖民地的…  相似文献   

6.
买一套房子或是一部汽车需要很多的钱,但是我们通常没有足够的钱可以一次付清。这时我们可以向银行借钱,但是借款的条件是当我们偿还借款的时候,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给银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通商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官助民办的商业银行。银行成立时 ,计划将银行办成一家跻身世界著名银行之列的中国银行。然而外国殖民侵略者千方百计企图吞并它 ,制造假钞破坏它的正常业务。在外资银行的夹击下 ,银行迭遭亏损 ,经营极为困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地位决定了通商银行经营的尴尬地位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鸦片战争,笔者认为此说同史学界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发社会性质进步性根本变化而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标志的科学认定相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阻滞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并没有转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故不能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引发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转变,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借款所产生的费用是否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本文在对借款费用的相关概述及具体的范围确定做介绍后,针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19世纪80年代是外国在华银行金融实力的扩张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金融网的扩张;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外国资本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开发密切相关,资本主义世界过剩商品的对华倾销、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中西电讯交通的建立,为外国资本对华贸易的扩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综观19世纪80年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与金融活动是密切配合、相互策应的  相似文献   

11.
简论外国教育文献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王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关闭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文化、教育也随之涌入,外国教育文献在中国近代也得到广泛传播。外国教育文献的传播,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面貌,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  相似文献   

12.
中美《华锡借款合约》签订之后,中国政府又向美国提出了经援要求。美国政府在动用“美国稳定基金”(ASF)支持法币、以“俄中美三角贸易”方式援华、沿例签订“货物信用借款”合约等三种方案面前,徘徊了五个月。美国政府虑及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拒绝了国民政府的第一方案。美国的第二方案,也因苏联的否定而流产。最后,因1940年9月22日日本入侵越南北方,美国急忙决定再次贷款给中国,使“货物信用借款”性质的中美《钨砂借款合约》得以签订。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金融出现恐荒的原因、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从而揭示出由于金融恐慌而使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弁取暴利,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惨重的伤害,迫使中国于1897年成立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金融开始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扼杀了中国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结构的某些破坏,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独立发展的力量,总是程度不同地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其前途必然是殖民地或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历史证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的社会面貌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内蒙的的社会面貌,同我国内地一样,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首先是从东南沿海一带侵入中国的。内蒙古地处北边,所以内蒙古社会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而引起的变化,在近代初期发生得比较晚些,发展得比较慢些。大致是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内蒙古才受到西方列强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资本主义正在发展起来的北边邻近内蒙古的沙皇俄国的重视。自从中国在第一次鹅片战争中遭到失败,沙俄便看到清政府的腐朽,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十九世纪五十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大量输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继昌隆缫丝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出现还具备以下三个具体条件:首  相似文献   

17.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89页)在我国近代,正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发,也由于中国保守落后而一再挨打的教训,促使一些志士仁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努力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学说、文化教育.这就产生了一个向西文学习的潮流.广东的近代体育正是在这一潮流中兴起的.  相似文献   

18.
黄祖雄 《历史学习》2003,(12):13-13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先后7次向外借款,其中俄法借款和两次英德借款数额较大,还款期限长达36年和45年。在学习时,学生对“英德借款”合同上规定的“36年内中国不得变更还款办法,不得提前还款”内容感到费解。下面对此问题略作说明,仅供参考。这种规定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新现象。其一,这些贷款不是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的经济贷款,而垄断组织的资本输出:它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更主要是追求政治特权,是要把借款作为勒索和长期霸占中国主权的一个手段。3次大借款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列强争夺中国海关和中国财政的控…  相似文献   

19.
华侨是指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公民侨居外国,古已有之,可以远溯到秦汉时代。但是,在唐宋之前,侨居外国的华人,并无固定的称谓。唐宋以后,多被居住国人称为“唐人”,后来他们也自称“唐人”。明清时期,仍多称为“唐人”、“中华人”等。清末,海外的中国人又有“华民”、“华工”等称谓。1878年,清朝驻美国使臣陈兰彬,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把中国寓居外国的人称为“侨民”。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正式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营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  相似文献   

20.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9,(1):20-22,43
【专题导读】 19世纪60年代,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