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回顾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及专利寿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希望通过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为杂交水稻育种产业的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9):12-15
刘文炳,193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他长期扎根在农村、农业第一线,从农50年,经历我国高秆改低秆、常规稻改杂交稻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超级稻选育与应用三次绿色革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3年入选中国人物年鉴、2005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07年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获得"连续最多年培育高产水稻的人"等称号。主持研究科研的重要成果有: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超级稻选育、光身杂交稻研究三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以来选育引进并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有16个,其中两个"国审稻",选育的三个超级稻连续三年刷新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奖7月30日揭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授予政府服务奖,这是袁院士继1985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之后,获得的第九项国际性荣誉。记者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见到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希望杂交水稻加快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此次获奖的理由是“在杂交水稻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及为亚洲带来粮食安全”。一项最新统计显示,1976年至今,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8亿亩,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目前,由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科技奖励 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杂交水稻新组合成优64的选育和应用,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奖; 2000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其中,他直接指导取得的“两用核不  相似文献   

5.
国内速递     
正袁隆平超级稻高纬度实验亩产超1000公斤10月10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  相似文献   

6.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70年的一天,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利用它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  相似文献   

8.
1998年6月24日,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宣布:通过对11万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  相似文献   

9.
三下海南 取得制种真经 30年前,赖兆农是永安小陶的一名农民技术员、为了推广杂交水稻,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他曾三赴海南,学习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湖湘扫描     
正袁隆平团队试种1.9米高巨型稻已入成熟期"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这个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做过两次。近日,在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的梦想已经实现。该镇的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出现1.9米左右的"巨型稻"。据悉,该"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高、米质优。目前,"巨型稻"已齐穗进入成熟期。"这巨型稻比我还高,接近2米。"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负责人王化永站  相似文献   

11.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百强科技期刊"。《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现已成为专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省隆回县百余亩试验田"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产量的又一个高峰。然而,袁隆平院士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如果我们的杂交水稻再不"走出去",少则5年,多则10年,国外的杂交水稻技术将很可能超越我们,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袁隆平院士何出此言?记者采访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万宜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百强报刊"。《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现已成为发明与专利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探讨和业务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09,(3):F0003-F0003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6-16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当天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发布会,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高燕 《科技广场》2002,(5):13-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祖籍江西德安。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岁时,在武汉郊区的一家园艺场,看到繁茂的花果挂满枝头,植物王国就成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发明与专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发明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创刊于2004年1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08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124/T,邮发代号:82-550,每期定价20元,2017年订阅价:240元(含邮费)。2014年1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2015年9月,《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