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剑桥是英国东南部城市,位于剑河(即“康河”)之上,英国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剑桥大学创立于1209年,由数十个学院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新月派”代表徐志摩于1920年9月从美国到英国,先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政治经  相似文献   

2.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康桥,现常译为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名胜地,作者曾于1921年在剑桥大学研究院读书。在1922年8月10日离英前,写成长诗《康桥再会吧》。徐志摩于1928年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在轮船上写成了《再别康桥》,发表于年底。赏读诗的第一节,我们感受到的是悠扬、动听的音乐,被诗人  相似文献   

3.
张惠平 《文教资料》2006,(22):70-7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徐志摩,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诗人。1896年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大,1920年赴英学政治经济学,就读于剑桥大学。1922年辞别剑桥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1931年11月,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康桥是徐志摩赋予剑桥大学的一个诗…  相似文献   

4.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留学于此。回国后,就诗  相似文献   

5.
康桥是Cambridge的音译,它不是桥而是一座小镇,通译剑桥,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是剑桥太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相似文献   

6.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赏析: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  相似文献   

7.
朦胧空灵的康桥世界--浅析《再别康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和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相似文献   

8.
近代诗人徐志摩先生留给世人一支悠长的琴曲——《再别康桥》。那充满情愫的康桥,又名剑桥,坐落在英国的康河上。桥如一架古琴,春风秋波弹奏着“康桥诗”的旋律;诗如一只拨片,撩拨着少男少女的心弦。人与青春作伴,心为金秋叹惋。志摩先生24岁时在剑桥大学读书,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一位官宦之家的小姐。这位小姐天生丽质,聪慧剔透。平静乏味的书海上飞来了一只白鹤,激起了  相似文献   

9.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性,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  相似文献   

10.
赏析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首先,我来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及其文章的写作背景。徐志摩是位浪漫、康酒的诗人,生于1896年,逝于1931年,浙江砂石人,曾留学欧美。1922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是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诗人,也是新诗中很有影响的诗人之一。著有《志摩文诗》、《猛虎集人《云游》等诗集二十三部。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时,是皇家书院的特别生,而且作者把剑桥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到最后毕业时,为了表达自己对这里的依恋之情,写了一篇《离别康桥》。1928年,当作者出国讲学…  相似文献   

11.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胜地。正如当初把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译为翡冷翠一样,徐志摩赋予了它强烈的感情色彩,康桥兼有安乐、壮美、宽阔、平坦的桥之意,徐志摩曾经一再说: “我的眼是康  相似文献   

12.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康桥即剑桥,是他最流连忘返的地方,正是康桥“奇异的风”和“奇异的月色”激起他的诗情,他才走上文学道路。 1928年秋他重访英国,在归国的海轮上,他写就了《再别康桥》。 从思想内容上说,此诗只表达了一种个人轻烟般的离情别绪,并无多么深刻的意义。但是,在诗艺上,此诗十分讲究,加之感情真挚,故能拨动读者心弦,一直为人吟诵。 首先,诗人把康桥的景物写得十分迷人,含蓄而诗意地表现他对康桥眷恋难忘的情思,诗的第二至五小节,用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词句描绘了康桥美丽动人的风光。“那…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读者常常被那优美的文辞与意境以及凄美的离愁别绪所打动。然而如果细细品读,我们就会发现,徐志摩的分别不仅是与康桥的分别,更有对过去美好理想的分别。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应创作于1928年(另一说为1920年,但本诗完美地体现了闻一多格律诗创作的“三美”主张,而“三美”主张是闻一多1923年在新月社时提出的,故不取此说)。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  相似文献   

14.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8年再次回忆康桥(英国剑桥大学,诗人曾留学剑桥大学)时所写的一道告别的抒情诗,这首诗运用别具匠心的艺术技巧,通过再次向康桥辞别,描绘出康桥艳美动人的形象,来表现诗人对康桥的难忘的、无限的依依惜别的情怀,眷恋不舍的爱慕之情。 那么,再别康桥艺术技巧的别具匠心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结构完整严密。 全诗是紧扣“离情别意”来写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时间从夕阳西下到满天星斗的夜晚;地点是康桥河畔到满载星辉的船上。全诗共七段,通过首段和尾段的照应来加强“离情别意”的韵味,表明爱的深沉和爱的难忘。中间五段是尽情描绘“别景”,使康桥之美与诗人之情融为一体。第四段是时间和地点的转换处,从傍晚至夜晚,从河畔转到水上,成为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现在我们都叫它的另一个名字——剑桥。虽然那首著名的诗里提到的"康桥"是特指剑桥大学,但作为游客的我,却不能不关注这所学府所在的剑桥小镇。  相似文献   

16.
康桥是一个让徐志摩魂牵梦绕的地方。《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罢》和《再别康桥》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康桥情结”贯穿于徐志摩一生诗文之中。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颂的,便是《再别康桥》。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回到康桥,故地重游。11月6日,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5):47-47
<正>《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是徐志摩最有代表性的诗歌。诗人曾经留学英国,在康桥大学读书。在那里,受到英国文明的熏陶,诗人确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确立了自己爱、自由与美的人生观,但国内的军阀混战以及恋爱的失败,使他倍感失落,以致他的康桥理想破灭了。康桥,今通译  相似文献   

18.
康桥的生活改变了徐志摩的一生,这段生活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转换了他的职业嗜好-成就了一个名的诗人和散家。康桥成了诗人的精神依恋之乡。名的诗篇《康桥再会罢》《再别康桥》及散《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就是受康桥的生活影响而名世。热爱自然,追求爱情,向往理想,渗透在徐志摩的字里行间。别情离绪的意蕴,音乐旋律的美感,性灵意象的构筑,情景交融的描写,飞动飘逸的婉约风格,做到了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协统一,浓浓的“情”味贯穿在徐志摩诗之中。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的抒情客体不是剑桥大学及剑桥大学的师友,而是林徽音。依据是:其一,与林徽音的爱情是诗人康桥生活的主体情感;其二,诗歌中意象的个体化,女性化及抒情导向的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再别康桥》写作时间的确认《教师教学用书》上说,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临到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二种。1.根据赵遐秋先生的《徐志摩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306页)载:“他在1923年发表过《康桥,再会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