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辣语录     
《四川教育》2013,(1):3-3
“我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那种成就感。我做过家教,我觉得当几个小时的家教比搞几个小时的科研舒服多了。”——逃离科研选择当中学老师的清华博士吐露心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应该搞科研,不搞科研,何谈创新。* 搞科研要克服许多困难,怕困难就搞不成科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进得虎山,才能进入虎穴,抓住虎子。进虎穴是危险的,捉住虎子又是欣慰的。 搞科研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策略。没有基础条件,搞不成科研。譬如,要我去研究生命科学,或研究天体科学,那简直是笑话,因为我不具备基础条件,但要我去研究语言理论学、语言运用学、语言历史学、语言比较学,那又是可能的,因为我具备了基础条件。 基础条件具备了,还要讲究策略,注意“依势用数”,即充分利用客观形势、客观条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没有精力投入,什么品种都培养不出来,我就一个心思搞科研,再好的事也不干,再多的钱也不赚,专心搞科研。好多人说我保守,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的保守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增强科研意识的问题   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的工作者科研意识极为淡薄,其主要原因是许多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地将教育科研纳入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考评内容,客观上造成幼儿园搞不稿科研一个样,搞好搞坏没区别,导致幼儿园忽视教育科研。不少人认为教育科研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与自己无关,因而对科研缺乏热情;更多人则存在着严重的畏难思想,觉得幼儿园师资学历低、科研力量薄弱、缺乏经验,科研难成功,索性不搞。科研意识淡薄已成为了开展科研的最大障碍。怎样才能让园长和老师自觉地将科研当作自己的职责,并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5.
李暾 《教育家》2004,(5):29-30
中学开展教育科研问题应该说如今已不是值得争议的问题了,但是对一部分教师来说至今仍有模糊认识,或认为教育科研是大学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事,中学教师无必要也不可能开展教育科研,或认为中学教师搞科研充其量是在大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点实验工作,最后能发表论,解决职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育科研突围:直面真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提高现有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深人开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全面实现教育科研目标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口号膨胀和理论泡沫共同制造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虚假繁荣”现象。科研目的不正确,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科研”,然而兴趣却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某种需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宁波 《贵州教育》2009,(15):47-47
常常听到我们有的教师们私下里叹苦经:太累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呗,还搞什么科研哦!有的教师说,搞教育科研,不就是要我写论文吗?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啊?真是要我的命了!每个学期,只要学校或上级组织老师们拟写“论文”总是只有寥寥几个教师是真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获拟写论文的,  相似文献   

8.
近期,某名牌大学博士生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数日后,该生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我已经厌恶科研了." 博士去当中学老师,自然会引来人们的关注.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博士生去当中学老师是"大材小用".而在现实中,受就业压力所迫,也不乏博士生毕业后去当中学老师的.相比其他博士生而言,该博士生又有些例外.  相似文献   

9.
教育这棵树要本固枝荣,必须依靠科研,学校要保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实实在在地搞科研是办不到的。下面就“教不研则枯、研不实则败”这一科研理念,结合省十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高校在科研上存有几个明显的误区: 误区之一: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这很不利于搞出上档次、上水平的科研成果。 误区之二:搞科研就是抄抄写写。很多教工尤其是一些高校政工干部,认为搞科研无非就是你抄我,我抄他,省内抄省外,国内抄国外,根本无须调查研究。 误区之三:科研内容与本职工作相脱节。在这方面,一线教师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尤为严重,这样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效果。 误区之四:发表论文靠钱、凭关系。许多教工认为发表论文得花钱托人找关系,不请客送礼发不出论文,却不在质量上下功夫。 高校科研要…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基层学校的重视,但也越来越招来各种各样的议论,有说基层学校搞教科研纯粹是为了沽名钓誉有之;有说搞教科研是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有之;有说是为了摆架势搞形式有之……总之,各种说法都有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参与问题。教师能否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过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少的人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的事,对于中小学教师是高不可攀,同时也怕影响升学率,怕影响教学质量,怕担风险,不敢开展教育科研,还有人认为中小学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教育科研是“不务正业”,即使有科研成果,也没有办法去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3.
尽管"科研兴教" "科研兴校"已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主题与共识,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长忙于行政事务而放弃教学,更不要说带头搞科研了.他们对此有各种理由,其中说得最多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科研和管理有矛盾吗?我想, "科研兴校"不就是要从校长带头搞科研做起吗?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要不要办成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高等学校只有办成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中心,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高等学校只能办成教学中心,不能办成科研中心。其理由是:①学校是培养人的机关,中心任务就是教学而不是科研;②中心如同圆心一样,圆心只能有一个;③既搞教学又搞科研,会产生许多矛盾,如人力不足,有人愿搞科研,不愿搞教学,造成教学质量下降;④中国大学水平低,不可能办成两个中心,等等。  相似文献   

15.
王殿富 《吉林教育》2005,(10):33-34
教育这棵树要本固枝荣,必须得依靠科研,学校要保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实实在在地搞科研是办不到的。通常我们说的科研兴校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就在“教不研则枯、研不实则败”这一科研理念,并结合省十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谈点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6.
问题 1.科研意识淡薄,教育观念滞后.目前,一部分教师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才能做的,教课的中小学教师无能为力;搞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农村教师每天3~4节课,加上备课、批改作业等很难再有精力搞科研;搞科研影响常规教学,会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没有现成的模式,自己搞科研无从下手;搞科研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否需要课题的问题,是因“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的说法而想起的。我不反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当然是有层次的),举双手赞成关于教育科研与教学结合,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如果不与教学有机结合是永远没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一直认为“,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是教育科研浮躁风的一种表现形式。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课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芮城第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搞科研本刊讯:山西省芮城第一职业学校自1987年以来,组织同学结合专业学习搞科研,使学生登上了科学的殿堂,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学校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发明创造是科研,古为今用,移植创新,发掘遗产也是科研。学校鼓励中医专业薛文运同学...  相似文献   

19.
近日看到两篇关于高职院校搞科研的文章,不看内容,只看标题,也能略知其详:高职也可搞科研,且要大力发展科研。  相似文献   

20.
熊丙奇 《成才之路》2010,(2):I0005-I0005
近日看到两篇关于高职院校搞科研的文章,不看内容.只看标题。也能略知其详:高职也可搞科研,且要大力发展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