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度“总中外之任”①的显赫人物.人们对他一直是褒贬参半,褒者誉之为“王导”②、“诸葛”③,把他和岳飞并列,称他是“抗金英雄”④.贬者谓其“无分毫之功,有邱山之过”⑤,“一生无功可纪,而罪不胜书”⑥.我认为,说他“一生无功可纪”不合事实,因他在南宋初  相似文献   

2.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足以表现“奇”)的某一“点”;这  相似文献   

3.
《芋老人传》选自《春酒堂遗书》。作者周容(1619——1679)字茂三,明末清初鄞县(现浙江鄞县)人。明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明亡后,一度剃发为僧。后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朝臣争欲荐他应试,他以死力辞不赴。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春酒堂文集序》说他“几于每饭不忘故国,黍离麦秀之音,读之令人魂断。”他还工书善画能诗。著有《春酒堂诗集》《春酒堂文集》等。  相似文献   

4.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县)人。宋恭帝时进上,宋亡后隐居竹山不仕。这是一曲流浪者的哀歌。也是作者的自叙。“兵后寓吴”,点明写词的背景和地点。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兵攻陷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作者深怀亡国之痛,离乡背井。漂泊东南一带。这首词是他羁旅栖居苏州时写的。时下作者深受离乱之苦,词情十分哀切。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而能开新风气,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语见缪钺先生《王静安与叔本华》)。静安并未专注精力填词,其词作数量亦不甚多。计《观堂集林》(卷24)所录长短句二十二阕,以及《苕华词》所录九十二阕,总共不过一百十五首。然而,静安自视其词甚高,他说:“近年嗜好之移于文学,亦有由焉,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  相似文献   

6.
张雪莉 《学语文》2002,(3):33-33,48
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词作蜚声文坛。清代李调元评其“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之班。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她熟悉词的创作规律,不仅能凭其特有的敏锐细腻的艺术直觉营造出疏朗高远的意境,而且善于选用经过锤炼而又出之自然的语言,形成“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的语言风格。清代王士祯称其“人工天巧,可称绝唱。”合“人工”与“天巧”于一身,以“人工”之力入而又以“天巧”之貌出的语言风格,是李清照词最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画河至元,仍处奇峰群山中。首先,用丁绍光的话说,即“文人画在元代达到了一个了不起的高峰”。元代文人画,强调书法基础,强调文学修养,强调诗书画三者结合,大多寄兴之作,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吴镇称为“墨戏”,说“墨戏之作,盖上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倪港称其墨戏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技之斜与直截!”.就花鸟画而言,南宋院体牡丹、芙蓉一类画题逐渐衰落,代之以“岁寒三友”,尤其是墨竹。元人善墨竹者甚多,著名者如李衍,其竹柔和中含劲利,婉媚中有刚正,传世野竹图,诡怪奇崛…  相似文献   

8.
蒋步荣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6(4):F002-F002,F003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是南宋的民族英雄,又是爱国将领。他气吞六合,横空万古。世人称他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每读其诗文词章,都是缱绻吟哦,比兴嗟叹。为此,尝以诗悟词,读词咏诗,写下了一百二十首七绝,今录八绝,以奉吟友郢政。  相似文献   

9.
放翁词初探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亦为词坛一大家。然其却不以词名,这是因为与其执着并钟情于诗的创作“无诗三日却堪忧”不同,他对词这一创作艺术并不十分着力,认为“倚声制词,其变愈薄”,虽“少有所作”,但“晚而悔之”(《长短句序》、《谓南文集》十四),故其词仅有一百余首,与其近万篇的巨量诗作相比,只及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其词作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影响也不能和其诗作相提并论,因此,陆游以诗名世,词名为诗名所掩也就毫不足怪了。若单就词而论,陆词成就颇高,风格也较多样,既有充满爱国激情的慷慨激昂,沉郁悲壮的豪放之篇,也有清丽飘逸、含蓄蕴籍的婉约之作,故明人杨慎说其“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毛晋更补一句说:“超爽处似稼轩。”(毛晋《放翁词跋》)冯煦也说:“剑南屏除纤艳,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慨,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宋六十家词选·例言》)虽不免有些过誉,却也不乏见地。诚然,陆词不能和其诗同日而语,陆也不能和苏、辛等词坛泰斗相提并论(不论是词的数量,还是词的艺术性及创造性,或者是对词的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如此),但却有其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点,并有他人所不能及处,陆游也确实堪称南宋词坛的一位大家。  相似文献   

10.
马眼     
马眼,是马本真的雅号。马本真是语文教研员,同事就称其“马教研”,有言语简洁者就称之“马研”,脑瓜稍灵者就戏称他“马眼”。马本真生性豪爽,为人随和,对此不恼不怒.哈哈一笑:“马,乃忠厚老实之动物;马眼者,马心灵之窗户、马神之所在也。此称不错,好!太好!极好!”主人如此豪爽而且欣然,“马眼”也就合情合理地取代了“马本真”而日渐流传开来,成为他的雅号。  相似文献   

11.
梦窗词,素以难读难解著称,历来有“碧窗宿雾濛濛”的感叹,因而在对其评价问题上,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誉者以为:“梦窗词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讠比),为北宋之浓挚。”又云:“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竞春,非若雕瓋蹙绣,毫无生气气。”贬者则以为:“南宋到了吴梦窗,则已是词的劫运了。”  相似文献   

12.
一、生平及其主要活动吕祖谦(公元1137——1181),字伯恭,南宋浙江婺州武义县人(今浙江金华东南)。祖上为赵宋王朝的世臣,有“累朝辅相”之称。自宋朝开国以来,其祖吕蒙正、吕夷简、吕公弼、吕公著、吕希哲等任过宰相之职,封侯受爵,可谓是显赫的官宦世家。吕祖谦的祖父曾任南宋的右朝靖郎,父亲吕大器曾为右朝散郎,而他本人年方十一岁时,就“以祖恩致仕,补将仕郎”。但因年幼,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  相似文献   

13.
苏轼以其飘逸俊爽、汪洋雄肆的瑰丽词章,在词坛独树一帜,开风气之先,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正如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对于苏轼的词,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喜欢用“以诗为词”一语予以评价。最早称苏轼“以诗为词”的是苏门弟子,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曾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①。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张耒,也有类似的说…  相似文献   

14.
姜夔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音律和谐精密,词句雅正工丽,词风清空峭拔。“清空”、“骚雅”是历来批评姜夔艺术风格之定论。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15.
陶富同志:六月廿五日手书敬悉我以为南宋人定义“词”为这个文学形式的名称,实在是误人不浅,词乃辞之简化字,凡一切配合乐曲的韵语都是词,饮马长城窟是汉魏词,白词是晋宋词,凉州词,达摩支曲是唐词,都是词,南宋人把一个普通名词拢断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文体结构,于是弄得讲词的人往往讲错,任中敏先生坚持词起源于隋代,也是由于他不肯把一般意义的词乐与特定意义的词乐分别看待。王力的那个定义“一种律化的长短句,固定字数的诗”几乎全不妥当,他把“诗”字也讲糊涂了。试为分析如下:(1)一种律化的诗,也是律诗(2)一种长短句的诗,这应该是中晚唐的…  相似文献   

16.
具有“爱国词”、“豪放词”、“英雄词”之称的辛弃疾的词,在属于艺术范畴的词文学世界里,却遭到了自宋迄今的众多词论家的非议。具体为:虽豪放,但只是“长短句之诗”;“稼轩为词论”,过于散文化;盘空硬语,“最不工绮语”;率尔而为,不合格律音韵等;“掉书袋”与“不协律”。对这些非议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从另外的角度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作全面地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南宋朱熹注的《诗集传》是一部有很大影响的书,明清以来流传极为普遍,如此朱熹对《诗经》“赋比兴”的解释也随之深入广大读者的认识。朱熹之说出,一般学者大多摈弃了郑玄之说,①而以朱说为依归。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词也。”朱熹从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词非诗余辨     
词非诗馀。词不应当称为诗馀。词称为诗馀包含着对词这种诗歌体裁的轻视,尤其是包含着词的产生所受外来影响的否定,给词的创作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可不辨。 词在南宋前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乐章等。词称诗馀,大约始于南宋,南宋初,林淳的词集已定名为《定斋诗馀》。词称为诗馀,有三种解释:一认为词是诗文的馀事。罗泌跋欧阳修《近体乐府》说:“公吟咏之馀,溢为歌词,有《平山集》盛传于世。”吴注题  相似文献   

19.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人们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进行研究和评价。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对李清照词的绘画美的关注,却显得极为薄弱。因此,从审美角度来分析李清照词的绘画美对于全面地、完整地认识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有一定意义的。古人写诗强调“诗中有画”,认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因而“诗画同源”之说也源远流长。北宋孔武仲曾经说过:“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诗如此,词亦如此。清代著名画家戴熙在《习苦斋画絮》中写道:“画有诗人之笔,词人之笔。高山大河,长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