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起来,既继承又发展,不断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建构中学生和谐健康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作为中学校园的深层的文化积淀与特殊的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转化的过程。校园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因此,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中学生的文化引导,对培养学生成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学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丰富新时代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以艺术社团活动为导引,以艺术社团课程为抓手,以艺术社团实践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从而带领学生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4.
动漫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当前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对动漫的内容、思想倾向做正确分析,自觉抵制动漫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动漫文化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文章探究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包括发展道德品质促进中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完善;通过"三观"教育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法纪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育人方向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基于此,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美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思想源泉。所以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和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发挥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择善从之,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可是在二者结合时不能随意和盲目,要注意把握,找寻一个合适度、一种互补的合力,才能  相似文献   

8.
蔺睿 《亚太教育》2022,(5):34-36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凝结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其固有的美育思想和独特育人功能使得书法教学思想与立德育人视域有着共同的本质。初中书法教学借助城乡同步课堂书法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涵养,提升学生文化鉴赏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诸多文化形式、思想形态、价值观念等纷纷涌入,冲击着大众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甚至直接干扰着大众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高举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牢牢占领小学生的思想阵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先进理念和高尚追求去教育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理想,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本承担着道统传承的使命,经典思想可以实现道德理念的内化,经典诵读有助于道德品质的生成.在新时代,儿童经典诵读,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学语文》2008,(6):22-22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奠定阅读教学的民族基础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为世人所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的思想源泉。可以说,我国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经典文本承担着道统传承的使命,经典思想可以实现道德理念的内化,经典诵读有助于道德品质的生成.在新时代,儿童经典诵读,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就会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受到优秀思想的影响,在中学生性格、品质形成的特殊时期,这些就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他强调了用课外阅读去辅助课堂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文章分析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探讨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指出教师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郝志通 《考试周刊》2013,(39):127-128
<正>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辛勤工作,为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既需要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需要在精神在思想认识上取得大的进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历久弥新的品质特征在引领中学生精神思想积极健康的发展上一直勇立潮头,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教育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可以让学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使自身道德思想及个人素养更上一层楼,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品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美德的深刻总结,构建出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道德修养内容.培养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首要步骤是“识德”,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中国传统经典中的德育方式以“养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达到“笃行”.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如何因势利导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思想课教学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会计学专业与国家经济紧密相联,对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通过时事热点引申、嵌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融入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利用课前案例导入、课中知识传授、课堂作业强化及专业讲座等方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  相似文献   

20.
黄海 《教育教学论坛》2011,(14):171-172,159
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脉搏,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本文分析我国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消极成因,并探究适合当前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