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美国大学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层面的教育,希望借此重建社会价值共识、渗透美国人珍视的"美国梦"并进一步实现社会整合。在其"潮起潮落"的长期发展演进中,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逐步形成了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教育内容具有隐身化、教育目标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教育课程具有学术性与非正式性以及教育方法具有多样化与综合性等特点。研究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与经验,可以在课程、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为我国大学价值观教育实践与革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模式的兴起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回应社会问责,一种重新回归学生本位,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评测高等教育为学生带来影响的增值评价运动正在美国大学兴起。增值评价主要测量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目前可运用直接法、间接法、事后法三种方法来测量。学生的增值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增值评价改变了大学以往过多以"输入"为标准、以经验判断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模式,构建起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可显现证据为基础,以教育过程、学生学习结果为核心的一套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对以往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超越,也是美国大学回归大学之道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9,(4):114-119
创新创业是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而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文章详述了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历程和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分析了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特征,并总结了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文章认为,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变革,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机构跳出传统桎梏、实践"双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有教养的人"、"完整的人"为目标的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美国大学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经验,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正确认识和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沟通和整合人类文明的能力与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学术课程等显性课程,而且还包括大学规章制度、服务学习活动、仪式庆典、学生咨询服务等隐性课程。目前,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具有课程目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实施方式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以及课程内容的隐性化等特点。研究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可以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我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变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宏春 《教育探索》2011,(1):158-159
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杜甲勇 《教育与职业》2007,(20):164-165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理论基点和精神内核."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思考传统教育中人性关怀的缺失问题,树立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人来对待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用平等、理解、关心、爱护、宽容、锤炼的教育方法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光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99-1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自由(通识)教育面临着来自右翼或新保守主义的无情抨击,同时也引起主流的自由派和左派的强烈反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自由教育的"文化战争"。虽然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知识界绝非主流,但在美国目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明显新保守主义倾向的小布什政府在教育领域施加的影响亦不可小视,美国大学中尚处主流的自由(通识)教育精神恐难以始终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学"第一年教育"在美国高校日益受到重视.在明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教育内容.文章分析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融入教育,大学生涯及未来人生的定向引导教育,阅读、写作与沟通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的经验,反思了我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欧文·白璧德从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批判美国大学在"功利的人道主义"与"情感的人道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日益受制于"物的法则"与科学方法的律条,陷入到一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专业化与狭隘的职业主义中,导致人文精神衰落,民主精神扭曲。他认为大学应该依靠选择性民主,通过对古典著作的模仿、想象与创造来实施人文教育,以完善人性,造就"精神贵族"。  相似文献   

11.
弗莱克斯纳认为,美国学院杂乱无章的课程设置违反了博雅教育精神。他指出,专业教育、学制改革、人的发展要求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应是有目的的通识教育。为此,美国学院应从课程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弗莱克斯纳提倡通识教育的思想对于我国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美国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不断进行着此消彼长的转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整合、生存主义与人文主义统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基本特征。美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也日趋多元化,主要包括:基于"学校—课程"框架的系统化教育模式、基于"社会—组织"资源的社会行动模式和基于"自愿—服务"的社会主动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育人是大学的本能,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根基;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决定大学的品位和高度。美国大学在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欧洲大学的附庸,直至20世纪初开始崛起,一路迤逦向前成为无可辩驳的执牛耳者。这一过程清晰地体现在美国大学育人理念中,从最初因袭古典自由教育,到提出全人教育,再到对"全面发展"和"批判能力"的重新反思,育人理念的历史沿革标记美国大学的发展之路,也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美国人在改革美国大学时,创造性地融合了不同的大学模式和理念,将大学这一中世纪兴起的古老制度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大学。我们在改革中国现有的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来思考我国大学应当具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现代人经常提及的词语,"对话"精神也成为现代人交往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就认为人的主体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话交际中实现,他提出"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对话教育,作为"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中,这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已经经历了200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在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美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又重新被列入核心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学者对"美国大学公民教育"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各自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学核心课程是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课程理论和实践,是美国大学几百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结晶。特别是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大学学习效仿的榜样。本文致力从“中介”和“平衡”的角度来理论分析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理念:作为“中介”的核心课程,它既是通识教育理念的反映,同时表现为通识教育得以实践的形式和途径,使通识教育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得以实现的可能;作为“平衡器”的核心课程,它致力于维护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的时代特征、学生的需要三方面的平衡,体现了“以人为本、立足知识、服务社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承袭欧洲国家"七艺"和文雅教育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和发展,明确了教学课程,形成了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通识教育以渗透的形式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教育目标、教育课程实施和实践教育中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教育评价中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之所以关乎灵魂,也因为教育是探索真理、追求幸福的精神性事业。所谓精神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人的精神发展水平,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审美情感教育;精神教育可通过光辉榜样引领、经典著作阅读、影视艺术熏陶、德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构筑优美的教育环境、建设优秀的教育队伍、提供优良的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是多年来中星人崇高的追求.乘东山教育强区的强劲东风,立课程改革实验区这一宽阔平台,围绕如何促进学生优质发展,着眼于学校一切要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优良土壤.我们既重视科学教育,更重视人文关怀;既重视知识技能培养,更重视人格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