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教育诊断评估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质量的保障。本文对近十年(1997-2006)国内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概括,探讨国内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特殊需要儿童的诊断评估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目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研究反映出四个特征、六个问题与六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伦理体现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价值取向,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为了规避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应遵循必要的伦理原则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训练,加强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伦理建设,建立起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是随着人们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深入认识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英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教育排斥、隔离教育、一体化教育和全纳教育四个历史时期,而且,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涉及到人权、平等、公平等问题,所以,全纳教育不会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归宿,时代需要一种更高效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英国乃至全世界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4.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安置形式,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通过梳理其内涵意蕴可知,中国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体现了一定的历史使命、个体权益与行动价值等特点。然而,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存在形式渐进性缺失、支持条件专业性匮乏、文化环境接纳度不足等困囿,制约了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实践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遵循递进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逻辑、秉持最少受限制原则与开放性原则、完善特殊儿童多样化教育安置形式、营造包容与接纳的全方位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安置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特殊儿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只有将特殊儿童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总体规划并且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纳教育"。本文以全纳教育的视角对特殊儿童教育事业进行若干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美国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四类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评估是收集资料,指明和证实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特殊儿童做出相关决策的过程。当前,美国基于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决策主要涉及四类13种,这些决策对于特殊儿童的诊断、安置、教育教学以及服务机构的责任和教育成果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代世界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中国特殊教育经历了从照搬到创新的过程.特殊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分化,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这就要求实施全纳教育,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当代特殊教育对象演变趋势表现为以学习障碍儿童教育为重点;重视超常儿童教育;加强生计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开展全方位的一体化教育服务.通过对特殊教育对象演变的分析,对中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努力扩大特殊教育对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供生计教育;进一步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正确认识一体化项目中的特殊儿童;改革师资培训制度;做好特殊儿童家长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特殊儿童而言,个别化教育计划非常重要。而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就如同"开方",必须先"问诊""把脉"——对特殊儿童进行较为全面有效的教育诊断评估。教育诊断评估是特殊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为特殊儿童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必要过程,更是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保障,也可为制订教学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特殊儿童教育是全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呼唤建立一种平等的全纳社会。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针对国内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以期为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价值必然存在于特殊儿童生活的目的性之中。特殊儿童独特的生活意义就是在补偿缺陷这一现实生活事实之中展现着生命存在,又在超越缺陷这一可能生活的理想之中生成自我完善、创造的无限意义。特殊教育具有对特殊儿童现实生活匮乏性的补偿、改造和批判引领作用,以及超越缺陷、敞开无限发展潜能的终极关切价值。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生活的影响主要是基于教育主体间对生活意义的精神关怀关系,要遵循意义世界自我内在生成和建构的逻辑,通过对特殊儿童特殊需要的引导和满足,促进他们自我选择和设计、创造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论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和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体现了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怀,可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没有特殊教育的教师,残疾儿童的潜能和对社会的价值就很难体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来自河北省6个地区的39所有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残疾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和教师对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对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班就读生体育意识差,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都很低,教学内容“常人化”,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inclusion – that i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ll disabled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ttend their local school and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form of provision – is widely accepted as best representing a just state of affairs as regards where these children go to school; any alternative circumstances are equated with injustice and unfair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his matter. Drawing on the work of Nussbaum, Cigman and other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single conception of just educational arrangements as articulated in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ies is insufficient to what is a complex issue. It is proposed that any assessment or evaluation of the justice or otherwise of educ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disabled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requires a nuanced approach that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those children and the different values and desires they and their families might hold.  相似文献   

16.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8%的背景下,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1.4%.这与到2020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达到当地平均教育水平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家长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增加特殊教育投入、加快特殊教育立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家长观念、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途径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3名北京籍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广泛而迫切,在各维度都呈现出高需求。其中,残疾儿童家长对法律政策需求、专业指导与专业合作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教育需求。填表人身份、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儿童残疾程度和接受康复训练情况对家长教育需求有显著影响。建议尽快建立残疾儿童家庭服务支持体系,多形式、多渠道满足0~6岁残疾儿童家庭的需求,开展有效家长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