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3,(A3):84-85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好坏直接关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文化移情能力可使外语习得者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自由交流、冲破文化差异的种种障碍。为了探寻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以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为切入点,凸显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并就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自三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共292名非外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内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也具有差异。针对该结果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潜因分析,并从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外语专业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就说明部分高校对外语跨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法,这无疑对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制约。文章针对此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提供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的今天,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研究培养外语人才的目标和模式也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笔者认为,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就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素质结构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文化语境的构建。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文化语境理论为框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文化语境,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外语系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语言为媒介,以对象国文化为参照系,实现跨文化交际,具备从不同文化视角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除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外,如何加强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现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外语专业的现状和实际体会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提出了构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皖 《海外英语》2013,(1):111-112
大众传媒是外语学习者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较多关注于听力和阅读能力。该文以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探讨大众传媒作为外语学习材料的利弊,重点分析利用大众传媒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外语专业的日常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有限的课内教学时间并不能完全承担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的重任,文章就如何生动、有效地开展培养学生英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英语本科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跨文化意识及外语文化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葵 《考试周刊》2011,(83):79-80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系统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文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培养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型综合性大学外语应用人才2+1+1>4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1):111-114
城市型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城市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具有较强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交往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城市型综合性大学外语应用人才2 1 1>4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两个课程中心,一个自主学习网络支撑环境和一个实习链条,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实践网络,培养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跨文化语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引导学生设计个人专业学习路径和职业发展规划,最终成为合格的为城市区域经济文化国际交流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外语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省8所高校的186名英语教师和462名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文化信念"调查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文化输入状况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应该突出语言战略意识,以培养具有全球视角的高素质公民为目标,破除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桎梏,革新教育理念,强化"公民意识"的培养、加强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对话和沟通,创新外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实现外语教育培养全球公民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下英语专业的危机在于单纯的语言训练无法使英语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其出路在于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定位。英语专业是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研究型人文专业,核心是基于人文通识教育理念对英语人文经典文本的研读。人文教育与语言能力培养是统一的,与此同时,学生完成了语言的习得。海外一流高校的外语专业教育通过文学文化课程的学习进行语言能力提高,是值得我国英语专业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日语教学特别强调发音标准、语法准确、翻译恰当等技术层面上的学习,而对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重视不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拥有较好语言能力但是缺少交际能力的单一型日语人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需要既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即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情况,从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创新、学习环境创设等方面探讨培养高校日语专业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不可分性,因此在外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文化教学.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文化教学在民族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讨论了进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融通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素质培养,专业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专业技术的语言输出能力。两者要实现相互贯通就必须在跨文化交际的现实语境中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过程。借助《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详细阐明依托式体验教学法的各种模式及实践意义,深入探讨专业化的语用能力与外语化的专业能力之间相互协调的教学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外语作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互鉴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外语文化建设是高校推动外语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如何进行高校校园外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复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跨文化素养,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须探索的课题.文章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全人培养理论,以南通大学外语文...  相似文献   

19.
学习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它所反映的文化因素,以跨越文化障碍,灵活自如、得体有效地进行交流。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因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27-13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新时代迫切需要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解河北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从对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认识、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层次高校跨文化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河北省高校外语同仁对跨文化外语教育终极目标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但实际教学建设现状与人才目标的达成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探索具有明确指向,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跨文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