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月红 《江苏教育》2023,(27):64-66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生道德经验;活跃生活情境,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探究生活情境,推动学生的道德思考;践履生活情境,巩固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能力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特殊能力,它既是思维能力,又是实践能力。道德能力由道德认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履能力、道德直觉能力和道德创造能力等要素构成,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3.
蓝维 《中国德育》2006,1(9):94-95
道德需要是在人们对道德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制定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道德需要是人类制定并遵从道德的基础和原始动力,没有道德需要就没有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会有与道德相关的所有人类行为。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影响其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道德研究中,需要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研究。首先就是从教师道德理论到教师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教师个体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教师道德的认可、内化和行为表现三个阶段。从第一到第二阶段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第二到第三阶段是道德理想到道德行为即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教师的道德品质说,除了认知因素外,还包括着能力因素。教师品德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道德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评价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就教师的道德行为来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教师的有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重复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必须深化教育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必须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拓展多种渠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道德建设中要把握好几个关节点:即切入点,道德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支撑点,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突破点,由学生干部影响带动广大同学;着力点,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发展学生品德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能力,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志力;扬善抑恶的批判力及践履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部分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正在被弱化。但网络社会的形成更需要他们有更高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履和道德建设等能力。因此,从网络角度去研究青年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同并在实践中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但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给大学生道德选择和确立带来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错位、道德信仰偏离、道德行为失范以及道德情感冷漠.文章从核心价值引领、传统文化熏陶、培养道德意志和重视道德践履等角度对高职学生道德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高大学生思道德水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任务。为此,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注重践履;点明利害,鼓励养德;大张旗鼓,激励有德。  相似文献   

11.
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学生为本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这一构想,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实践提出了一套系统化、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2.
法理是法律精神与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法律基础》课程中通过展示法理魅力能有效彰显该课程的育人功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案例讲法理、运用法谚讲法理、与时俱进讲法理,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机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和关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加强理论培训,深化德育研究,加强社会实践,还需要优化选拔机制、强化竞争机制、建立流动机制、完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资源和精神财富。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勇前行,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坚持把继续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指导青年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德育素质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既学好数学知识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要树立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借助课堂情境创设、生活实践活动、课堂小组讨论、数学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以"高举旗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为突破点,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为途径,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在改革实践中要坚持"两个课堂三个融合":第一课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第二课堂为课外德育教育爱国教育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通过实践该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实践技能强的大学生,受到社会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阅读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具有可操作性和思考性两个显著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学生人格以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都有特殊的作用。正确运用阅读实践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师续本科是指在师专的基础上通过培训 ,为基础教育培养德育合格和学历合格的人才。为此 ,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并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解决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是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教育引导方面具有天然的功能优势,关乎思想道德建设及教育引导的成败。新时代赋予了高校社会实践新的使命,也提出了新的教育引导任务。着重分析高校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解析高校现行社会实践活动及思想政治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高校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及教育引导实效,进而全面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是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教育引导方面具有天然的功能优势,关乎思想道德建设及教育引导的成败。新时代赋予了高校社会实践新的使命,也提出了新的教育引导任务。着重分析高校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解析高校现行社会实践活动及思想政治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高校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及教育引导实效,进而全面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