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和许多著名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到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云南工作,他们在抗战期间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或机构的支持,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红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红河流域的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中国边疆危机严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人们开始重视边疆问题。国民政府要求边疆省份设置边政研究机关,聘请专家,搜集资料,研究设计边疆建设问题,以作为政府参考。云南省于1943年成立了“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该机构成立于抗战后期,作为国民政府管理云南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对当时云南边疆民族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其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团结云南各民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泽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对贵州苗、布依、水等少数民族都进行过深入调查研究。抗战时期,他积极开展民族学学科建设和田野调查,搜集民族文物并编辑出版研究成果等;新中国建立后,他到贵州民族地区访问、主持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20世纪80年代,他两次到贵州参与中国民族学学科恢复重建工作,对贵州民族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评述他的贡献,能从侧面反映了民族学研究在贵州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4.
马曜是20世纪云南学术史上的杰出学者,文章评述了他在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认为他对中国古史分期、中国民族学的恢复和发展、云南地方史研究和学科建设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战文学把"五四"文学革命推向深入,沦陷区抗战文学、解放区抗战文学和大后方抗战文学均因其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和性质,也为我国五十年代及其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云南十八怪"品牌是云南省特有的品牌,但目前大多数"云南十八怪"产品的名号却不如"云南十八怪"这个传说来得响亮。根据调查,分析了"云南十八怪"品牌经营的整体现状、存在问题,最后为"云南十八怪"品牌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7.
东宇轩 《教育文化论坛》2019,(2):104-108,139
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本土化水平并不高,但随着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研究方法也愈渐成熟,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也日益展现出其重要作用。但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去运用这个方法却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化的差异,参与观察中价值中立的原则性难题,学科道德规范与世俗伦理的碰撞,何为真实性的原则问题等。即使在田野调查法如此成熟的今天,研究者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民族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拥有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模式,为民族学开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66-66
专业解读 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专业,是于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起来,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民族学是以民族或族群团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分布和融合的规律;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分布、关系,以及各个民族共同体的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征等。民族学在部分地区或国家的学术界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调查工作,并广泛利用历史、考古、语言、社会地理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9.
阎秋凤 《中国成人教育》2007,31(13):108-109
抗战八年间,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广大内迁高校的影响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学术研究空前繁荣,基础教育和民众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抗战文化是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而兴起的,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对推动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抗战期间,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给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云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云南出现了近现代史上文化发展的一次高潮。繁荣的云南抗战文化是全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的魏晋六朝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晚清时期著名的“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对于魏晋六朝的推崇,一方面固然有其民族革命的功利动机在内,另一方面,也是他在认真考察中国学术发展史后所得出的关于魏晋六朝“其言循虚,其艺控实,故可贵也”的学术结论使然。  相似文献   

12.
论民国时期的云南边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清末民初,云南边疆与内地还存在极大的差异,土司及边民尚缺乏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观念,既不利于政府边地行政,也不利于边疆危机的应对,所以边疆开发和边地国防建设尤为迫切,云南边地教育亦因此在民国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云南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全新的发展。云南边地教育培养了大批边疆人才,促进了边疆开发,凝聚了一个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内核的民族共同体,为抵制英法的侵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云南边地教育不仅是影响政府边地行政的关键因素,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国防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我国"夜经济"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夜经济"的历史回顾与当代观照、概念与内涵、特点与形式、发展动因、功能、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等几个方面;第二,研究对象多为区域中心城市,缺少国家层面和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研究;第三,对"夜经济"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夜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对"夜经济"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夜经济"的社会、环境、文化影响的研究较少;第四,研究的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数据、数学模型和系统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未来我国"夜经济"的研究,需要在基础理论、学科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工具等方面加强,尤其是要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夜经济"发展政策、对策和措施,把"夜经济"的研究成果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4.
罗杰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44-146,151
广南地母文化是滇东南地区曾经盛行的一种尊重土地和敬畏自然的文化,在其流传过程中承载着土地信仰的原初观念,以当代生态整体论和文化生态的视野对其审视,广南地母文化蕴含着境内多民族的审美体验,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土地信仰的地域文化特点,集结了"万物始于土""以土为母""土地伦理"等原生态特性,可发掘出广南地母文化中的生态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以农业开发史的视角,审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经济部和云南省政府首次采取大量措施对高原特色农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江浙实业界巨头也对此进行投资开发,还得到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富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在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下,云南省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特色经济作物三大中心建设一茶业、蚕桑事业和以木棉为代表的植棉事业,并开创了云南省热带作物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的先河,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6.
“白马人”就是一个自周秦以来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即白马语、共同地域即西汉水至白水江流域甘川居住地、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音乐、舞蹈、宗教崇拜、丧葬、婚俗等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别而又稳定的共同体。“白马人”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点。对与“白马人”相异的诸多概念进行考察、辨析,有利于廓清与“白马人”概念相关的一些意义外延,提高人们对“白马人”概念的认识程度。在此基础上,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中一些认识问题也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沐氏家族在奉诏镇守云南的280年间,大力推行驻军屯田、移民垦殖、招民垦种,重视发展水利事业、道路交通,关注手工业和商业,设法苏解军民之困,为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开发、建设云南、缓和民族矛盾、稳定云南政局、巩固西南边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地区建立特色图书馆,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需要。本文在剖析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家群体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发展功不可没,对西南地区音乐的影响意义深远。文章以社会背景、学科建设、艺术成果三个方面为视角,以历史学、音乐学、社会学等方法为依拖,把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家群体分为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并对其进行解读与离析。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家群体作历时性的系统阐释与梳理,使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家群体的研究有一个系统、科学、可行的学术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民族学是以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以培养本土化的民族学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宗旨。其课程设置既强调专业理论,同时又加强了我国西部迫切需要的民族学的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创新性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