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如何把人变成"鬼"的罪恶本质。本文拟从祥子的悲剧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及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三方面略作探讨,以期对小说反映出的社会意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遵循“注重史料的解释和对于现实的讽喻”的创作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审视历史,传达深广的时代忧患意识,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达到历史、现实和自我三的有机结合,营造崇高的悲剧美,采用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如何把人变成"鬼"的罪恶本质。本文拟从祥子的悲剧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及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三方面略作探讨,以期对小说反映出的社会意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作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主观意义上的自我解读,兼具自我性和真实性。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无非是借此传达对本国或赞美或不满的声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成分。美国华裔文学要发挥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功能,既有效消弭西方主流文学对于中国形象的误读,又能从数代海外华人奋斗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不断锻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媒介社会,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大众传播媒介颠覆了现实和形象的关系,形象不仅仅只是现实的反映."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就是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形象地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突出表现真实与虚拟这两个含有终极意义的命题在媒介社会中的意义.文章追溯"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叙事的历史渊源,关注虚拟现实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所构成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遵循“注重史料的解释和对于现实的讽喻”的创作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审视历史,传达深广的时代忧患意识,表现强烈的主体情感,达到历史、现实和自我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崇高的悲剧美,采用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其精彩部分——《在烈日和暴雨下》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耳熟能详的好作品。通过对《骆驼祥子》语言艺术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炉火纯青的语言运用特色,进而管窥出他独到的语言观、幽默观和审美观。一、简洁流畅的句式,生动形象的表达主张用通俗、平白的文学语言来反映时代、反映生活,这是老舍语言观的主要支撑点,也是他个人语言运用特色的追求目标。老舍先生学贯中西,语言根底厚实,知识涵养丰富,但他却潜心致力于在语言运用的深入浅出方面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8.
虎妞的悲剧     
虎妞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是具有悲剧精神的主体。比起小说中的祥子、小福子、老马爷俩这些悲剧形象来,虎妞属于另一类型,更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一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小说家."他并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写'思想',而是通过满足欣赏者的审美要求,用艺术魅力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让他们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间受到影响".<骆驼祥子>作为老舍现实主义的力作,在运用心理描写技法塑造祥子形象方面,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程度.作者结合民族的心理情绪和欣赏习惯,有时采取心理独白的形式传达出人物的心声;有时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感受和态度,侧面描写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时又借助人物的表情、姿态、动作、言语来折射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则运用景物描写以渲染、烘托人物的特定心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阐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形象的典型性;其次,分析了酿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论述了《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从而说明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强者沉沦的悲剧,也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以他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精微观察和深刻认识,着力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入揭示,使老实、要强、体面、自私的祥子的许多心理活动,在作者的传述和描摹中获得了充分的表现。可以说充分、适当和准确的心理描写是祥子形象塑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童话世界里,成人形象以其特殊的角色含义,架设儿童与成人童年生命形态互通的桥梁,通过童话成人形象身份演变的历史梳理,可以透视童话的艺术发展脉络和现代价值取向。现代童话所塑造的许多富有童年守望意识的成人形象,传达出作家对当代儿童的现实关怀以及对美好童年的真诚捍卫。  相似文献   

13.
《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祥子己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骆驼祥子》指定为初中的必读名著。本文就如何理解主人公祥子的形象,谈谈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青春形象一直是文学书写的主题之一。《绿如蓝》以"历史倒置"的叙事策略及传统武侠小说的书写模式塑造了以章第中为代表的青春群体形象。他们在高考的压力下努力拼搏、勤奋刻苦,盲目认同现实,缺乏批判精神,可谓"单向度"的青春形象。在消费主义时代语境下,这种形象与以《小时代》为代表的身体化、物质化的"青春形象"截然不同,从重建中国文学青春形象的角度来看,无疑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有着相当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与艺术成就。同时,《骆驼祥子》也是一篇长篇悲剧小说,通过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描写,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悲剧,并且祥子的悲剧也对世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警示世人要直面现实,认清自己。本文将对祥子的悲剧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虎妞形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妞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在美学意义上,她比祥子更富有艺术光彩,其性格的复杂性与悲剧性,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颇具争议。拟从文本细读出发,对她的率真、能干进行了重新解读,力图还原一个正常的、真实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骆驼祥子》文本中,形容词选择独具特色,形容词形象色彩突出,是其一大特色。本论文通过对《骆驼祥子》文本进行视觉、触觉角度和词语自身形象性分析,来探究老舍词语选择与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18.
祥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悲剧形象,其悲剧具体表现为事业悲剧、婚恋悲剧、“人”的悲剧和文化悲剧。老舍将悲剧形象祥子判定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这一判定至少有两层内涵。其一,祥子的悲剧具有社会性。祥子是病态社会城市底层市民悲剧的代言人,这种悲剧不仅仅是祥子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人民的悲剧。其二,病态社会的压迫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因素,是造成祥子堕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作为一个相貌丑陋、品行不端、对祥子悲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物出现的。本文从人性和伦理的角度分析,认为虎妞在祥子的悲剧中不应负有过多的责任,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受害者。虎妞形象的塑造来自于作者主体的男权意识,这种潜在的男权意识的渗透,把虎妞推向道德化的历史审判台,作者在夸大虎妞对祥子的精神伤害的同时,削弱了作品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是出于作家对人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海明威注重在生物学和文化意义的层面上对女性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从而传达出他认为是不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验;而且,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更是与文学传统保持着基本一致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