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潘海生  蒙生儒 《预测》2023,(1):53-60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动态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动态创新能力中介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研发水平负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正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优化产学研联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恒  初国刚  侯建 《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影响因素对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的影响,以及合作培养过程的中介作用和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选取环渤海地区的高校和高新企业的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投入度和产出正向影响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对合作培养影响因素与合作培养效果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环境对二者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创新环境越优越,越利于提升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活动理论框架,提出一个联盟企业学习过程、潜在吸收能力与其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联盟中企业"投入中学"只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起到显著影响,而与渐进性创新无直接相关性;非正式交流的"从他人学"与潜在吸收能力正相关;与不同类型伙伴正式合作研发的"干中学"过程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有显著差异;"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学"对企业渐进性创新的正向影响被其潜在吸收能力完全中介,而对突破性创新起到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产业内合作研发中学"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6):83-86
利用2005~2014年中小板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下研发投入和企业间研发合作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长期正向作用,企业间研发合作对创新产出有短期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在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作用均会显著减弱。据此,建议政府推行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建立创新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辽宁省企业经济信息库中企业技术能力的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内生性,对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参与产学研合作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若忽略内生性影响将低估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效果;产学研合作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呈U形关系;此外,产学研合作主要通过提升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来促进企业创新,但其不能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率,即参与产学研合作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边际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成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将产学研合作划分为科学合作和技术合作,基于数量与质量视角,比较研究科学合作、技术合作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影响机理,并运用中国有机化学企业1998—2015年的专利和论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科学合作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并且对创新质量的影响高于对创新数量的影响;(2)技术合作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但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3)科学合作与技术合作对企业创新数量的影响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7.
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月姣  吴和成 《科研管理》2015,36(10):51-5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获取创新主体综合变量,然后以综合变量的乘积来度量创新主体的交互作用,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且企业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金融机构的影响尚不突出;企业与政府的交互作用、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正向作用,且后者大于前者,表明目前区域创新能力仍对政府与知识产出部门的合作有较强的依赖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即我国产学研合作效应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创新下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产学研合作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作用反馈机制,对产学研合作中各情景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Vensim软件进行了演化模拟。仿真结果发现:(1)各投入要素,尤其是企业和政府的产学研合作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贴则对该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专利研发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8,39(1):34-44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政府不同的财税激励政策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财税政策划分为直接资金资助和间接减免税两种形式,创新产出区分为非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和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基于中关村2777家高技术企业的数据,本文就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对政府财税政策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的直接资金资助对高技术企业非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作用更为显著,而间接的减免税政策更有助于企业市场化导向的创新活动。此外,研究也表明政府直接资金资助对初创期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更强,而减免税对促进新创企业创新的经济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甚至有时候作用为负。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并不能有效调节政府财税政策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政府优化对高技术企业的政策系统提供了实证支持依据,有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science, countries have embrace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 vast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nd firm performance is highly complex.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R&D positively influences firm performance, yet findings on the process by which this happens are mixed. Rigorous analyses are required on how R&D investments affect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R&D investment on the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476 firms in Ethiopia by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fixed-effect,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d endogenous treatment effect estimation methods.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investment in R&D positively influences both innovation and long-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but negatively impacts short-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impacts of R&D activities vary significantly across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firms, confirming that heterogeneity may be an issue among the firms considered.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credit is a more important moderating fac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than the legal system is.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irms with growing R&D operations, especially tho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Ethiopia. Ethiopian firms should invest more in R&D activities, such as in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3.
周青  曾德明 《科学学研究》2006,24(4):539-544
协作R&D网络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创新知识的重要源泉与途径。本文采用技术创新标杆测试审计模型来对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发展过程与管理状况进行审计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绩效与网络化程度,与有效的控制、冲突管理和成果分配体系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的激励体系正相关,但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深人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管理特征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我国政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一大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 their use of appropriation instruments and their absorptive capacity. We study a wide range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not just high-tech, and a wide range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not just R&D. We use multilevel logit models for complex samples to disentangle industry from firm-specific effects. We find that within an industry, firms that invest in appropriation instruments to reduce outgoing spillovers tend to conduct more R&D and downstream activities than firms that do not.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y is not related to the use of appropriation instruments. The effects of incoming spillovers (measured through absorptive capacity)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 are industry specific and stronger for firms that invest in appropriation instruments. For this type of firm, both the capability to sca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echnology and the capability to integrate new technology are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For firms that do not invest in appropriation instruments, only scanning capabilities are related.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创新投资,本文使用2009—2017年企业微观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发现:(1)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存在适度金融化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最大化;(2)金融化在不同分位点存在显著异质效应,表明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不同影响模式;(3)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在高分位点对金融化的敏感程度更高,随分位点提高最优金融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低分位点的企业更多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缺乏创新投入的企业利用金融资产进行套利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不应盲目追求金融化程度,应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为通过选择合理的金融化水平达到提升创新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olicy》2022,51(10):104601
We study differences in the returns to R&D investment between 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 that sell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firms that only sell in the domestic market. Using firm-level data for fiv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s, we estimate a dynamic structural model of a firm's discrete decision to invest in R&D and use it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in expected long-run benefit from R&D investment for exporting and domestic fi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D investment leads to higher rate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among exporting firms and these innovations have a larger economic return in export market sales than domestic market sales. As a result of this higher payoff to R&D investment, exporting firms invest in R&D more frequently than domestic firms, and this endogenously generates higher rat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We use the model to simulate the introduction of export and import tariffs on German exporters, and find that a 20 % export tariff reduces the long-run payoff to R&D by 24.2 to 46.9 % for the median firm across the five industries. Overall, export market sale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firm's return on R&D investment which, in turn, raises future firm value, providing a source of dynamic gains from trade.  相似文献   

18.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从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湖南省科技统计面板数据与以RD投入为代表的科技投入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地区生产总值(GDP)和RD项目金额与其RD投入关系密切,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RD投入的相关性最高,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单向的作用关系,具体表现为GDP增长刺激RD投入增加,RD投入增加则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和专利成果的产出。通过分析认为,湖南省要增加RD投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稳定经济稳增长,提高RD投入的转化水平,并合理搭配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王宛秋  邢悦 《科学学研究》2017,35(6):886-895
本研究以2008-2013年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证实了企业的后续研发投入对技术并购后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进而,论文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主并企业融资约束与并购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的主并企业在技术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力度反而更大,原因是高融资约束使它们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选择非现金支付,从而减少现金流量的外流,提高并购后加强研发投入的可能性。同时,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削弱主并企业融资约束对并购现金支付的负向影响以及并购现金支付对研发投入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学术研究并不能够回答“哪种支持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政府税收优惠和直接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的影响。采用50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3年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和高质量创新产出的提升;相反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均具有挤出作用;同时,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将越弱。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创新政策的研究,实践中为政府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