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即:描述专业性强,学生题意理解薄弱;题目针对性弱,学生练习效果缺失;错误反复性多,学生纠错质量欠佳;思维发散性差,学生思维方式呆板。在几何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从读、习、理、思四个层面进行转变,即:由字词识记向数学阅读转变;由"题海"式向"题井"式转变;由追求熟练向解决问题转变;由技术技能向思维能力转变。通过老师长久的指导和培养,改变了学生畏难情绪,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实行转变,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师生全对话"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燃起学生对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然而课堂对话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如何使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为改变这一状况,《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必须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新的理念组织教学,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向活动式转变,从模仿式向探究性转变,二是教师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问题的能力。现就数学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要转变观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研究物理的实际问题,不断自主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为改变这一状况,《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必须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新的理念组织教学,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向活动式转变,从模仿式向探究性转变,二是教师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问题的能力.现就数学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资源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兴趣及个体差异。为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数学资源,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方法,经过探索实践,得到的成果主要有六点:营造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友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场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收集反馈源自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即由课内教学向课内外一体化转变,由技能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周亚军 《科教文汇》2014,(3):133-134,136
学生资源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兴趣及个体差异。为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数学资源,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方法.经过探索实践,得到的成果主要有六点:营造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友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场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收集反馈源自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朱宇萍  何春燕 《内江科技》2014,35(10):154-155
<正>1前言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结果。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重视学习过程。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注重学习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由强调整堂课的预设性向强调课堂的学习性转变,由重视知识的学习向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2]。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与补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数学作业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是提高作业效果的关键。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数学作业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提供了丰富的作业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地理新课程理念呼唤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教师教学活动方式从师授为主向师生互动转变,教学目标关注从单一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内容呈现方式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综合转变,学习指导方式从集体式向个性化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接受知识向探究知识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关注课本向关注生活转变。  相似文献   

12.
李素荣  宋绍飞 《今日科苑》2009,(22):218-218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且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的基础上,完善了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探索出适合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新的教学规律;结合对学生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向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转变;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帆迪 《百科知识》2021,(12):69-70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两者的跨度较大,使得初入大学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吃力的情况.这样,大一阶段学生因获得感与成就感较低,对大学数学产生较强的排斥感,进而导致大学数学成绩直线下滑.而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方法的转换不当,具体表现为大学数学学习模式与高中数学学习模式差异明显,若学生不能适应学习模式的变化,未能及时转变学习方法,就会出现大学数学学习手忙脚乱的情况,从而影响大学数学学习成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两者具有差异,亦具有共性.在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对两者的衔接点与共通处进行挖掘,为高中数学学习向大学数学学习的转化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将转换融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转化完成的学习方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钟荣华 《知识窗》2011,(5X):30-30
<正>数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转变所学知识为概念内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  相似文献   

17.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只有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才能实现由知识的模仿者向知识的建构者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院“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见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的实现,就必然受制于教学评价的理念、策略、方法与过程。通过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我对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有以下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恒 《内江科技》2009,30(11):205-206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语言出现了四种转变趋势:由指令式语言向商讨式语言转变;由灌输式语言向引导式语言转变;由评判式语言向建议式语言转变;由统一式语言向开放式语言转变。这要求数学教学更应强调教学语言的民主化、开放性、亲和力、激励性、问题性、优美性与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实施和深化素质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怎样变单纯的数学知识传授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直至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