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最近,学校开始重点抓常规管理,提出了“三讲“:讲文明的普通话;讲卫生;讲纪律,并且冠之以“雏鹰行动“,声势浩大.一周下来,果然立竿见影.但今天中午偶然点击校园网“心灵交流“栏目,名叫老沈的一位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常规管理以前也经常喊抓,一抓就灵,可是过不了多久,又松懈了.希望这次“抓常规“的口号是最后一次喊了.……  相似文献   

2.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中国宋代教育家的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纵观各行业各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大多离不开“精”、“细”两个字。农业讲“精耕细作”,生活讲“精打细算”,治政讲“精兵简政”,管理讲“精益求精”。学校的对象是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所以学校管理更需突出精细化的一面。而学校教育工作管理中,应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精细化的德育工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吴庆华 《班主任》2011,(3):50-51
常规班会是班级管理和德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发挥常规班会的教育价值?如何使每周的常规班会都有内容可讲,并让学生有所收获?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将时事新闻引入常规班会,挖掘时事新闻  相似文献   

4.
从一则常规看课堂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日笔者偶然到城区一所小学,发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规范整齐地书写着该班级的“课堂常规十条”。笔者将这颇具代表性的“十条”抄写下来,以对小学课堂管理中的一些误区进行剖析。这“课堂常规十条”是:l.上课铃响迅速进教室,不插位,安静坐好,等待教师上课。2.作好课前准备,摆好当堂用的课本及学习用具。文具盒放在课桌的正中上方,课本放在文具盒的下方,工具书和作业本放在课桌的右上方。3.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不讲小话,发言一律举右手,不敲响课桌,用普通话,声音洪亮。4.坐姿端正,左手臂向下,右手臂搭在左手臂上…  相似文献   

5.
刘圭 《湖南教育》2010,(11):41-42
教师例会的质量,与学校走向文化管理的进程成正比。越是看重例会效益,例会就越高效。 高效例会应该是“必要的”。充分利用公告栏、校园网络发布通知、公文,做到“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不讲”。力求一次例会分享一个经验,解决一个问题,明确一项认识。  相似文献   

6.
增强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实际上就是管理工作要讲效果,讲效率。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就是要求对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配置,使之产生较好的效果,较高的效率。增强学校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7.
厨师讲“火候”,农民讲“农时”,市场讲“商机”,同样我们班主任如果能把握住教育时机,就能事半功倍地做好班务工作,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不断更新了。然而,从一些讲课比赛的评课或教学视导活动中,笔者发现不少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念还比较落后,如对那些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堂灌输、忽视启发学生思维,但只要能按照常规教学,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彻,就看作是好课;有人评课,主要看教师的“讲功”,只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讲得流利、清楚、精彩,就是好课,却不分析其讲得内容如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特色成为了学校的时尚用语,有些地方出现了大会小会讲特色,东拼西凑定特色,报纸杂志论特色的“特色”局面。然而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特色时,忽然发现,有很多特色游离于现实之外,有很多学校因盲目追求特色而抛弃了学校的常规管理,以致走了下坡路。现在是该我们冷静地正本清源,思考常规与特色之关系的时候了。一、常规管理与创办特色的关系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骨架,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运行方式。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笔者认为:讲与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讲与练,建立讲练常规,是搞好生物学教学的关键。一、存在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质素质影响,目前课堂教学的讲与练上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它们主要表现在:1.讲多练少不少学校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仍很普遍。他们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讲练失当有些教师虽然也强调教学中的双边活动,但忽视两者间…  相似文献   

11.
校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讲,校舍、教材和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三个要素。如果说校舍是办学的骨骼,教材是办学的内脏,教师是办学的神经,那么校长则是大脑。如果说校长是教坛的指挥,是校园的旗手,那么校长可以指挥训练有素的教职工队伍奏出动人的乐章,可以带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取得一个个教改的成功,使学校迈上新台阶。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一位著名校长讲: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其实,校长就应这样,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灵魂、抓生命和抓关键上…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的核心不是“管”,而是“理”,即在管人、事、物的过程中,应重点讲条理、法理、道理和情理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9年11月26日,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桂中片区现场会在柳州市鹿寨县召开。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高枫在讲  相似文献   

14.
一、学校常规管理的某些局限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常规管理使学校秩序井然,环境稳定,工作有章可循,它在避免学校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许多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看到常规管理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某些局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管理对象相对静态化、管理过程相对程式化、管理条规相对烦琐化、管理措施相对模仿化。  相似文献   

15.
王西成 《陕西教育》2009,(10):72-72
古人云:图难事者,必先于易;为大事者,必先于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在当今社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它已经为许多行为所认可,农业讲“精耕细作”,企业讲“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6.
今天召开干部会,是学校“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实施两级管理”的动员部署。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就两级管理办法的实施讲一些意见和想法,其中有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也有多年一贯的观点和做法。主要讲几个问题:一、会议的目的、意义;二、学校发展进程的简要回顾;三、当前形势和任务;四、内部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袁满 《山东教育》2007,(6):20-20
前不久,滨州市教研室来我校进行教学常规视导,我讲了“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听完课后,大家在一起评课,说出了这节课的不足,也正好点出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讲校长负责制,似乎是校长的权力大了,实质上,它意味着校长的担子更重了,对校长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探索实践的经验使我认识到,要真正履行好校长的职责,需发挥好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即校委会的龙头作用,班主任的中坚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一、校委会的龙头作用校委会是学校工作的龙头,要发挥好这个龙头的作用,就要求校长和校委会的领导做到四个字,即明、和、勤、活。明,有三层意义。一是对学校近期和远景工作目标要明。1999年元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年振兴起步,三年常规达标,五年创新争优”…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管理有各种类型,有人治管理、法制管理、“无为”管理、德治管理、人文管理,等等。人治管理依赖个人权威实行管理,其优点是效率高,但容易形成个人专断;法制管理的特点是一切以法规为依据,简易公正,但缺乏人情味;“无为”管理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却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状况;德治管理强调以德治校,领导的道德品格和群众的道德素养是管理的支柱,其缺点是见效慢;而人文管理是一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管理也讲个人权威,但这种权威是建立在校长个人魅力基础上的权威。人文管理也讲法规,但强调法规是为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逻辑知识与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可以帮助中小学校长、主任提高教学常规管理艺术。中小学校长、主任若能很好地掌握并能灵活地运用逻辑知识,一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正确地思考和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效率;二是有助于推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科学的决策;三是有助于表达思想,有效地做好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宣传发动工作。一、掌握和运用逻辑知识有助于中小学校长、主任判明情况和科学决策,以利于实现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目标毛泽东曾说过:“做工作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