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大型会议或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实例,具体分析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提出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足够图式,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控制任务的内在负荷,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记忆以不同的模型储存于人脑中,在口译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由认知心理学原理出发,从记忆的存储模型、提取过程、遗忘以及口译笔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口译的记忆结构。  相似文献   

3.
关联机制在口译记忆中起到信息选择的作用,决定了口译过程中瞬时记忆的关注点、短时记忆的内容以及工作记忆的处理对象和方式。对口译中源语听解和译语输出这两个阶段的分析揭示了口译员的认知语境与关联选择之间呈正比关系。因此,建议口译教学中在充实认知语境、增加长时记忆信息量的基础上,强化听辨推理训练。  相似文献   

4.
记忆在口译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口译工作要求译员具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人的记忆力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对口译记忆的基本原理的认知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口译记忆训练的理论前提。口译记忆具有有机组合性、一次性、短期性的特点。口译的过程,实际表现在意义记忆等一系列的具体实现方式中,而它们可以通过主题记忆法等基本方法来强化。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口译是由许多复杂的环节组成,其本质是要将源语言进行一系列的转码编码之后,再转换成目标语进行表达,而作为口译员来说,其口译工作又要包含:译前准备,口译记忆,口译笔记,最后短时间内输出成目标语,而这当中口译记忆又是整个口译过程的关键,那么本文就将着从心理认知角度的图示理论来分析口译记忆,目的是提高语言记忆能力,克服心理压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口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口译教学记忆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口译工作中.译员需要即时、准确地把摄取的原语信息转达给目的语听众.记忆能力是译员口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帮助他们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7.
口译教学研究相对于笔译研究起步较晚,还远远达不到笔译的研究水平,但口译在生活中的应用比笔译还要广泛,因此近年来口译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记忆心理学、认知学、应用语言学等在口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口译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口译的标准进行分析,然后集中探讨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认知心理学中,记忆的分类、特点及功能。分析了记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重点阐述了提高口译记忆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是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本文尝试采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来探讨图式在口译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分析"图式"对激活大脑口译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从而探索其对我国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复述策略在口译记忆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记忆是影响口译加工及其效果的一项重要的认知资源。复述这种常用的认知策略在对源语和目的语的理解、记忆和表达并在头脑中组织起相关信息传递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复述策略的合理运用会增强口译记忆,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本文以复述策略为切入点,对口译的记忆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复述策略。经过实践教学,复述频率越高,新旧信息的联系就越强;只要连续的刺激,新的刺激与前一次的刺激之间的联系越强,产生流利性,就有得于新信息的自动加工,在提高口译实践中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了口译效果的流利性。  相似文献   

11.
框架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为翻译研究提供另一种审视思维.根据框架理论,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现从框架理论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入手,结合实例探讨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特点,以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成因.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旭清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3):51-52,84
从理论的语境观角度分析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提出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有极强的解释力。并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运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认知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关联理论来分析阅读理解教学。根据关联理论,人类的阅读理解活动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法的语用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心理认知的互动过程。文章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语法的三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认为关联理论对语法语用过程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三个重要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及框架语义理论,探讨英语多义词的认知本质以及认知机制,旨在构建英语多义词的多维认知观和拓展多义词的认知视角研究,以期对多义词的习得和教学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用模糊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模糊就是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参与者对意义的表述或者解释不确定的种种现象。文章从认知视角,用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空间复合理论(Space Blending Theory)对语用模糊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以解释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用模糊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突显观中的基本理论。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对网络广告语进行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感知网络广告语在商品营销中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8.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认知范畴观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有层次性和标记性的特点。层次性即范畴由三个层次组成: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位范畴;标记性即范畴内结构的不对称性。文章试图从原型范畴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入手,来探讨一下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以及词汇表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英语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WTC)是能否提高大学生英语交流水平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调查与总结影响大学生WTC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当前认知科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元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图式理论、图形背景等)来阐释这些因素.一方面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认知科学对具体认知活动的阐释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