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电视新闻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过去那种现场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报道格局,从而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播报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对新闻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活动①。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专题)区别于其它媒体新闻的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也是电视新闻(专题)中最生动、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 因此,电视记者要认真研究现场采访。现场采访的特点:(1)、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增强报道的可信度、观众收视心理的“亲历性”; (2)能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展现人物个性, 引发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通常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将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直接以口头方式报道给观众。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从多角度引导观众获取更多的现场信息,感受现场气氛,使观众对新闻事件产生同步感、现场感、参与感,这是当今受众普遍欢迎、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并非易事,它要求记者有较强的现场驾驭能力,能够在新闻现场不间断地同时完成采、编、播、评等工作。为此,记者需要具备以下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画面使观众产生纪实性和真实感。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是体现电视新闻特点、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手段,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它的最大优势是直观、具体、可感。一、现场报道的意义。记者在现场的即兴报道,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取代了传统的播音员念新闻稿的方式,使现场报道更有感召力。这就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采访提问  相似文献   

6.
狄雪君 《视听纵横》2007,(3):112-1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象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其"在现场",形声并茂的特点使观众倍感亲切,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参与感。一篇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记者的现场所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场报道必须是记者自始至终地在新闻现场作报道和采访,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的一种报道形式.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新闻叙述以及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现场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这种现场报道方式深受观众的广泛欢迎,也一直被电视新闻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电视记者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直接面向观众进行的新闻报道。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记者现场报道在美国一出现,就因为它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加强烈而风靡开  相似文献   

9.
随时随地拿起话筒面对摄像机镜头,讲述身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是电视记者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记者从幕后走到台前,作为新闻事实的当事人,通过现场的话语,把观众带到新闻事件当中,生动地道出故事的全过程.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应该说,有出镜记者的电视新闻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满,节目也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文稿是起到一个配合解说的作用,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用不着像报纸新闻稿那样一字一句去琢磨。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可以留存,而电视新闻文稿(解说词)是观众听后就过去了的。为此,许多电视记者对新闻文稿的写作不是很重视,平时经常草草了事。笔者认为,电视记者特别是县级台的电视记者应增强新闻文稿的写作意识,努力去改变社会上对电视记者没有报纸记者和广播记者文字功底扎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具有将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它最大的长处是以视觉听觉形象传达信息和观念,并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归根到底,电视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现场叙述至关重要。可能有人要说电视是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为什么要单强调语言呢,这是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周艳 《记者摇篮》2004,(10):58-58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以其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独家优势,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传播媒体。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闻。电视记者怎样从中采写出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将观众带入现场.和记者一样有身临其境之感?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运用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记者出镜采访报道上的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和提倡。电视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的画面中,就等于向电视观众说,“当这个新闻事件发生时,我在场!”记者出镜采访报道和观众形成了较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同时也利于拓展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镜前传播行为,是制作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特有的角色行为,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特定情境—现场,面对摄像机向观众直接地、即时地传递现场信息的信息化作业。这一特定行为由记者的现场思维行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构成,现场思维行为是其内隐形态,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其外显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事件现场,电视记者主要承担着现场报道的任务,面对着无数的观众,记者需要手持话筒对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士进行采访,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也都是需要通过电视记者进行来完成报道,给观众用口述的方式将现场的情况描述出来,同时,将现场动态和环境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在我国,电视新闻报道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完全性现象报道",除了后期编辑必须之外,现场可以将剩下的观众全部完成;第二,"不完全性现象报道",也就是在现场完成采访之后,播音员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讲解,或者记者可以将一些必要的现场背景描述出来。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记者的素质也应该有很高的要求,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视记者,很好的现场报道能力是一定要具备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采摄手段(ENG)的运用使电视新闻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使电视新闻形成了人格化的传播优势。ENG一大特点是摄录同步,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实现立体信息传播。在电视新闻中,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  相似文献   

17.
郭静 《大观周刊》2012,(43):38-39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是所谓的出镜报道了。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它如同解说词、字幕一样,是表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因素之一。可见,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就工作实际感受,对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魏红 《新闻前哨》2008,(6):67-67
和其他媒体相比,电视新闻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记者“出像”。记者面对镜头,图文并茂,声画同时,告诉观众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电视记者出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勃 《新闻爱好者》2008,(9):122-123
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记者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电视节目来提高新闻传播效能,记者出镜这一电视新闻因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出现在镜头前充当了观众的向导,是电视观众眼睛和耳朵的“延伸”,通过介入新闻现场把所认识到的新闻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可以说出镜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从而发挥电视新闻独特而有魅力的功用。  相似文献   

20.
记者出镜报道是电视记者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以自身所看、所听、所感等引领观众了解事件走向,得出结论,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参与其中,达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出镜更是先声夺人,使整个报道更逼真、更鲜活,极大地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