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于不同时代的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迈克尔.舒德森两人都热衷于探讨新闻与民主的关系,但两人思想的分歧是明显的。概而言之,就新闻是否能够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悲观主义的,舒德森是乐观主义的;就新闻如何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批判性的,最终滑向了政治精英论,舒德森是建设性的,即民主需要一个"不可爱"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看,大众传媒出现后经历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大众传媒又经历了传媒政治化、传媒商业化、传媒垄断化3个时期.在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亦不相同.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是,在媒介体制转型中,应该注意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警惕改革中资本逻辑对传媒业的过度操纵,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3.
李宏 《现代传播》2013,35(4):41-46
传媒政治,其内涵指称话语权政治和民主的基本价值取向,外延指称特定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形式,即以政治传媒化和传媒政治化、政治与传媒融合为有机整体的形成和运用为内容的政治手段和形式。传媒政治具有科技政治的特征、文化政治的特征、公共政治的特征、软政治的特征、多元大众主体政治的特征、国际性政治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具有超级"传媒帝国"之称的美国,其新闻报道的研究值得注目。以往,笔者关注美国传媒研究,主要直面新闻价值理念、题材、视角等,对报道的文本话语,尤其是词性、语境、语用特点等,则涉及不  相似文献   

5.
世界传媒新秩序与中国传媒业位置当今世界传媒秩序的构建与美国的传媒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美国便士报推动开启传媒产业化;两次世界大战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凸显传媒政治功能,同时也开始走向垄断发展轨道;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传媒业伴随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向全球传播美国文化和整合世界传媒秩序,将垄断推行到世界范围内,建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传媒垄断集团集合话语权的世界传媒秩序.  相似文献   

6.
<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一个拥有百岁高龄的报纸.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个历史时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研究它在不同时期的媒介特点和历史地位,可以见证中国媒介环境的变迁. 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由英敛之创办,这正是维新运动失败,辛亥革命尚未爆发,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由君主立宪制向民主共和制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曾提出:"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针对国际国内的特殊传播环境,全面、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元传媒的优势和利益集团、传媒和公众三足鼎立的传播调控态势,准确定位媒介传播的主体对象,聚焦经济民生的传播主题,运筹帷幄,讲究策略,彰显自身为"变革总统"的魅力.这使他不仅成功地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入主白宫,而且使这次选举成为美国政治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新的举措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各种现代性话语,都同传媒密切相关.从"五四"启蒙时期现代性话语伸张的"科学"、"民主"、"自由"以及反帝反封建,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民族、"平等"、"解放"话语,再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话语以及90年代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话语……这种种"现代性话语"构成百年中国求索现代化(现代性)道路的斑驳背影.在中国当前的电视传媒语境中,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话语":作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以"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以追求文化认同、建构民族身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话语;90年代以后以市场化为其主要内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成为合法化的、主导的世俗现代性话语.无疑,正是这三种现代性话语支配或操纵着中国整个传媒的走向.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多元的现代性话语实践是如何建构电视传媒的;再次探讨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过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9.
"舆论改革"是韩国传媒领域乃至政治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从金大中政府到卢武铉政府,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法律程序和政治博弈来改变主要报纸与政府的敌对局面,促进韩国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今年年初出台的<报纸法>引起新的矛盾纠葛,韩国学者和公众对此提出了各种看法.本文重点介绍韩国政权变迁中传媒生态与政治生态的契合,以及社会民主化与传媒民主化的"双重性",为韩国政府重构传媒关系带来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于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有不少重要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传媒是否对公众的政治信任有负面影响上,不少学者持"媒体抑郁论"的观点。但这种观点不断被检验,研究者发现不同传媒变量对不同层次政治信任的影响各不相同。国内在传媒与政治信任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考虑综合运用质化、量化的研究方法、关注新媒体与政治信任之关系,以及探讨中国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同时,政治也不只是被动地受现代传媒影响的,它还通过对现代传媒的控制促进其政治目的的完成.在公众政治态度的形成方面,现代传媒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个人政治态度和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是现代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靳旭林 《今传媒》2011,19(3):129-130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文化传播在其对外扩张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文化传播如虎添翼,它在"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下不断兜售其霸权主义的文化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利用传媒优势极力为其全球霸权鸣锣开道,以确保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下,美国建立起了技术超群、覆盖全球的"传媒帝国",呈现出传播手段高技术化、传播方式多媒介化、传播力量强势化、传播渠道市场化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探讨汉语新词特别是传媒新词——包括传媒本身与传媒常用新词英译——的与时俱进.作者认为,新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鲜明的政治内涵,在尊重惯译的前提下,译者对某些新词译文进行不断补充、更新、修正,是外宣报道富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面对商业电视的强劲冲击和传媒技术的迅速变革,美国公共电视尽管由盛转衰,备受诟病,但它以市场无法提供其播出的特殊节目以及为公众服务的目标而在美国电视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独有的价值和历史功绩启示我们:在价值多元化和传媒多样化的时代,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电视的整合凝聚作用;传播内容是其存在合理性的有力证据;政府必须依法履行公共服务的责任,同时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公共治理机制;无法置身于市场经济洪流之外的公共电视,唯变所适才是发展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发布制度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中产生、发展和成熟,政府与媒介之间相互协调,媒介与公众之间彼此适应,逐渐形成了今日美国较为成熟、完备的新闻发布制度. 一、萌芽阶段:党派报刊时期 18世纪末,美国政界高层存在着两大派别,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和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利用各自的舆论阵地互相攻讦,令美国陷入"新闻事业的黑暗年代".1829年就任总统的杰克逊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传媒开始有了面向大众的政治诉求,报纸销路由此提升.但杰克逊也因改革触怒了权贵派别,他聘请传播专家肯德尔担任"私人秘书",把自己的政策传达给新闻界,这便是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报业党政规制的演变 (一)报业政府规制与党政规制 报业政府规制是政府职能部门为完善市场规则、弥补市场失灵、体现政府的社会和政治意图,通过法律法规、所有权制度、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业调整和导向政策、兼并收购政策等对传媒产业实行的中观和微观控制.① 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的主要政府规制模式有三种: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传媒几乎全部市场化,政府对传媒的控制较弱;另一种以欧洲为典型,实行双轨制管理;还有一种国家垄断型,几乎不存在市场化传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立足美国学者对传媒市场机制的批判分析,对西方民主市场社会新闻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市场失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网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拿大两国,尤其是美国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在并购中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对我国下一步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打造大型新闻出版"航母"级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一美国、加拿大大型传媒集团并购的有关情况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甚至地域环境都十分相似,因此,将以更具代表性的美国大型传媒集团进行分析。从美国经济发展和公司制度本身的变革来看,从19世纪末至今,美国共发生过5次大的兼并和收购浪潮。经济和公司制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