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当前,跨国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战、市场战逐渐转向专利布局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巩固和发展自身知识产权优势,以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如何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巩固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已经必不可少地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之中。我国的企业近年逐步意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也开始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产权战略。目前我国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从生产加工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而成,具有典型的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特征,其发展必然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引发了国家之间围绕知识产权竞争的新形势,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参考美国、欧盟及国家知识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现状,结合江苏具体实际,提出了一套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方法,构建了一套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采集2012-2016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的专利、商标及其经济数据,以及版权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具有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度高,创新投入及产出大,出口贡献大,经济效益好,劳动报酬高等特点。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经济就业贡献。研究以浙江省33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样本,基于创新价值链开展创新效率评价和关键因素识别,发现生产规模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是影响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且发挥正向影响,政府资金对创新效率发挥消极影响,而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有研发活动企业数等影响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存在研发投入产出不匹配的短板,为提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提供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当代综合实力之争,关键性的意义在于人才之争。企业的竞争,人才是关键。来自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的期望,一定是有借鉴意义与启发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任峰。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版权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的构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2008年-2010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GDP以及就业人数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并与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及就业的贡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根据已有产业政策以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转型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的签署为台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向祖国大陆的迁移发展提供了乐观的前景。在此背景下,探讨浙江省承接台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动因和模式,从整体规划、竞争、软环境和载体建设等方面分析浙江承接台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制约因素并就浙江承接台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评价体系对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创新收益成本模式在产业经济下更有利于实现促进创新,成为培养和引领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也不断的在发展,而这个时候,知识产权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而在国际上的竞争最终也只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成为了各国保护的问题,它始终是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的,在企业单位的保护及拓展市场都是关键性的所在,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国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问题也开始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但它并不仅仅只关系到国内经济展,还联系着国际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所以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新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 ,西部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面临严重的挑战。培育西部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是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以实现资源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换 ;发挥后发优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以加入 WTO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发展空间为契机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努力实现从一般劳动密集型到劳动·技术密集型、劳动·知识密集型转换。优化产业组织、着力培育成势、坚持开放带动 ,构建开放型产业结构、开发人力资耗 ,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等是实现西部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智力资本理论对知识员工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娟 《情报科学》2005,23(2):175-17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或智力资本已成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投入要素和核心资产。但在公司管理实践中明显存在一种“知识悖论”,即公司认识到知识的战略价值,但却没有战略性地来管理知识。本文对如何协调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实现“一致性”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企业智力资本的一般理论;然后总结了知识员工的需求特征;第三,探讨了不同层次的智力资本管理;最后给出了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个简明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朴英花  王永丽 《情报科学》2007,25(3):360-363
网络知识产权问题纠纷分为四类:侵犯网页著作权的纠纷,网站链接权的纠纷,域名注册权的纠纷,侵犯内容著作权的纠纷。本文对这四类问题加以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使企业的技术优势、知识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与技术一样,存在着国际转让周期。通过对国际技术转让周期理论的分析,根据知识产权转让周期各阶段的特征,构建基于国际知识产权转让周期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并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基于国际知识产权转让周期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确权战略、风险防范战略和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战略。  相似文献   

14.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RC) has bee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an emerging area of innovation studies. This study reviews the intellectual base, main research trajectories and intellectual communities of the IRC research domain over the period 1957–2015. It integrates qualitative review and three quantitative analyses including co-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main path analysis and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C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three phases, namely, “emergence” (1957–1991), “fermentation” (1992–2005) and “take-off” (2006–2015) phases. The co-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confirms that the IRC research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wo pioneering studies related to bibliometrics research. The main research trajectories in IRC studies over the three development phases and over the whole period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main path analysis, which shows that co-authorship analysis i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in IRC studies. A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whole IRC research domai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distinct intellectual areas: drivers of IRC, IRC patterns, IRC effects, IRC networks and IRC measurement. Seven topic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祁明  秦雷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5):186-189
知识产权预警体系是帮助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最有效手段。文章阐述了知识产权预警的必要性,从三个视角对知识产权预警进行具体探讨:企业视角、政府视角、国际合作的视角。针对三个视角分别提出基于TRIZ的三个预警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预警架构。  相似文献   

16.
From the patristic perio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uriosity was regarded as an intellectual vice. Curious individuals were considered to be proud and "puffed up," and the objects of their investigations were deemed illicit, dispute engendering, unknowable, or useless. Seventeenth-century project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had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curiosity and its dubious fruits or, alternatively, enhance the moral status of the curious sensibility. Francis Bacon's proposals for the instauration of knowledge were an integral part of a process by which curiosity underwent a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from vice to virtu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changing fortunes of this human propensity highlight the morally charged nature of early modern debates over the status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the particular virtues required of its practitioners. The rehabilitation of curiosity was a crucial element in the objectif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led to a gradual shift of focus away from the moral qualities of investigators and the propriety of particular objects of knowledge to specific procedures and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丁秀好  宋永涛 《情报杂志》2012,31(7):91-96,115
分析了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成因,发现技术上的追赶地位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是诱因,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不足是直接原因,而竞争对手利用知识产权进行牵制或者谋求经济利益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范策略;最后,应用提出的框架对华为和思科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校横向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威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5):126-128,138
分析了高校横向科技合作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了各种合作形式下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引导合作双方正确处理好知识产权纠纷,扩大合作成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勇  林振阳 《科研管理》2018,39(2):75-85
对于合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目前学者主要是从法律角度研究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冲突,而鲜有从管理学角度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深入的探索。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学研方的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关系及其机制来探究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引入合作治理方式对知识共享的过程进行控制,构建产学研合作双方的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影响模型,探析知识势差、知识产权风险和合作治理方式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对21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实证统计,结果表明,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合作治理的不同方式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并在知识势差与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竞争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趋势和特点,揭示了当今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而是知识和知识产权。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是当代国际竞争的本质特征。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利用知识生产优势,依托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牢牢掌控高附加值产业或生产环节,而且还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际贸易体制,竭力维护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因此,为顺应国际竞争趋势,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不仅是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