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慧星 《考试周刊》2012,(41):53-53
我国的教育改革遥到很多问题,在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普及的过程中,“轻负高质”成为了重要的核心问题。高中数学是相对比较单调的一门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对于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高质量教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轻负高质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郑英英 《考试周刊》2014,(40):75-76
轻负高质,是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教得活"到"学得活",使学生在学得好的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真正卸去学生多余的负担,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轻负高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数学教师只有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轻负高质",最终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轻负高质"已经成为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轻负高质",顾名思义,就是要"轻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要"高质量",让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毕业班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要点,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搞题海战术。学生埋头迎"战",教师埋头批改,结果师生精疲力竭,与"轻负高质"背道而驰。2013学年笔者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复习迎接中考的过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这样的疑惑:提高教学质量似乎就要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就怕影响到教学质量。这是对"轻负高质"的一种误解。百度将"轻负高质"的定义为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教得活",到"学得活",使学生学得好,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也就是说,让孩子们作业少,学习质量高。[1]徐志伟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角度对"轻负高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轻负高质"教育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  相似文献   

5.
"轻负高质"既是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地,也是困扰教育界的难题。究其原因,"轻负高质"不是一个简单增减学业负担的问题,而是涉及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甚至与整个教育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仅仅依靠机械的线性思维很难厘清"轻负高质"所面临的千头万绪,必须要凭借一种有机的非线性思维来认识"轻负高质"。为了能从理论上对"轻负高质"进行科学的辨析,笔者尝试剖析生态视域下"轻负高质"的理念、关系及策略,以生态思维破解教育的"轻负高质"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中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是众望所归,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违背"轻负高质"的体现1.过度扩展知识面致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新课程提倡教学目标综合化、多元化和均衡化,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补充一些公式及特殊的解题方法,这在高中数学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中,推行"轻负高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又是如何真正的实现"轻负高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去探索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轻负高质"的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轻负高质"是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实施"轻负高质"教育,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基基本本内内涵"轻负高质",字面意思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其实,它所蕴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表层分析,"轻负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轻负高质’的内涵,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如何进行探究式的教学,以达到“轻负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这个学期教育局大力开展"高质轻负"系列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怎样落实"高质量轻负担"理念,我觉得就是要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传统教学重视"对经"的传授,忽略了"人的发展";"重结果,轻过程";所以,要实现"高质轻负",就必须改变原有教学的固有形态,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1.
陈华萍 《考试周刊》2014,(83):75-75
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普及的过程中,"轻负高质"成为重要的核心问题,也是在教学中应该指出的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对于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高质量教学,就目前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轻负高质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轻负高质",要做到"轻负高质"就必须走"有效教学"之路。现在有不少学校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要提高教学质量似乎就要加班加点增加学生负担,要减轻学生负担似乎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其实,陷入这  相似文献   

13.
切实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轻负"氛围;设计有效作业,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师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社会教学的轻负高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轻负高质的内涵,以作者本人的经验及感悟体会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如何进行探究式的教学,以达到轻负高质的目标.笔者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方面卓有成效的成功体验和点滴收获,这对一线教师不仅有参考、借鉴的现实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增效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正军 《学苑教育》2012,(24):44-44
轻负高质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一个永恒原则。若实现轻负高质,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细节,巧设教学情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开展"轻负高质"的策略研究,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轻负高质”一直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目标,也是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再一次提出的实施要求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中化学的“繁、难、乱”,不少学生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教师要如何才能设计出“轻负高质”的教学过程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轻负高质"的目的,本文以"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这一新的角度为切入点,着重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基于农村教学现实情况下的困境突围轻负高质是伴随教育发展的永恒话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讨的脚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垄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欠缺和学习能力的不足是造成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轻负高质是任何教学变革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这个学期教育局大力开展“高质轻负”系列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怎样落实“高质量轻负担”理念,我觉得就是要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传统教学重视“对经”的传授,忽略了“人的发展”;“重结果,轻过程”;所以,要实现“高质轻负”,就必须改变原有教学的固有形态,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20.
例题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衔接数学知识与学生的作用,是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的基础平台.例题的设计需要本着"轻负"的思想,以让不同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收获;例题的改编需要坚持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让学生的思维驱动例题形式的变化.无论是设计还是改编,对"轻负"与"高质"的追求,都是建立在数学知识.学生与考试关系平衡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