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形成一定技能和能力的活动,是探究新知中教师、学生、教材互动下数学教学模式。”在新一轮课改中,要求教师转变教材观,由被动的使用教材转向主动灵活组织数学活动的开发。课改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本地实际,精选教材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06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48号)精神,洛阳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测试是学生学业考试的内容之一,纳人中招考试项目,并将往年每生测试1科改为测试3科,以每科5分,3科共15分记入中招总成绩。测试的方式仍采取考前由考生随机从24套题(每套题含3科测试内容)中抽取一套题应试。作为承担编拟洛阳市2006年中招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测试题(课改实验区、非课改实验区分别命题)的执笔人,笔者在编拟试题、定点测量试题、公布测试内容、收集评价反馈意见、修改试题以及考前的释疑解惑等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现以文字的形式与同行和广大实验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实验背景及目标 (一)课题 初中语文分编型教材推广性教学实验 (二)实验背景 该教材(以下简称“分编”教材)的可行性试验已在一些地方进行过一轮或两轮,教材也在试验过程中作了修改,1987年开始进行推广实验。我们天门市有78所学校参加实验,占当时初中总数的62.4%,此后每年新生入学后也参加这项实验,现在第四批实验班学生已毕业。由于推行义务教育教材,1993——1994学年度只有部分学校三年级在继续进行实验。 (三)目标与研究要点 进一步验证该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价值,探讨“教学三角”中人对物(教师、学生对教材)、物对人(教材对学生、教师)的适应契机。研究的要点为:宏观控制、背景障碍、教材系统、教法系统、学生的接受性、教师的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 2 0 0 1年 6月开始进入课改行列 ,成为市课改样本学校。目前 ,我校以教研、科研为龙头 ,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放权求“新” ,协调求“活” ,管理求“实”的做法已见成效。一、 以研促改 ,深化学校管理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 ,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成了全体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一 )放权求新 ,协调求活 ,管理求实。我校实验的首件大事就是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如对教师“放权” :教师对教材的使…  相似文献   

5.
“十年动乱”时,青浦是上海地区的重灾区之一,学校教育满目疮痍。我们在1977年10月20日以考查形式,对全县各乡镇4373名中学毕业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摸底了解,测试内容仅局限于中学数学1至5册教材。考查的结果:及格率仅为2.8%,总平均成绩为11.1分,零分比率高达23.5%。  相似文献   

6.
我县从1986年秋季开始,在六所小学的一年级13个班(县城1个班,区镇小学5个班,农村小学7个班)使用五年制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一册。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实验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上,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说理和练习等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取得较好成绩。下面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实验组提供的第二份试题学生的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十年动乱”时,青浦是上海地区的重灾区之一,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 我们在1977年10月20日以考查形式,对全县各乡镇4373名中学毕业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调查,测试内容仅局限于中学数学1至5册教材。考查结果及格率仅为2.8%,总平均成绩为11.1分,零分比率高达23.5%。 数日后,我们又在五所学校各抽一个班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全国统一使用一套教材的最后一年,从2006年开始全国就有使用三套教材的省市,一是人教社的JEFC教材,二是人教社与美国汤姆森公司合编的Go for it教材,三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Learning English,因此2005年的中考命题将会具有对新旧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为下一年的考试改革作一定的铺垫,所以非课改地区2005年中考的试题命制将会参照2004年课改实验地区的试题及各项政策,命制的试题也将会向课改实验地区的试题命制靠拢。以便更快地适应和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更利于教材、教学的改革,故2005年的英语中考命题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各自相应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已两年。从实验区的渐次扩大 ,到全国所有地区、学校、年级完成课改过渡 ,需要五、六年时间 ,其间课程标准教材和旧教材同时共存、此消彼长。顺利完成课改过渡 ,非实验区或非实验年级的教师不能按兵不动、因循旧路、率由旧章 ,应当在新课标理念的框架下 ,重建、整合教材 ,赋予旧教材以新理念。下面以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两积求和(差)”应用题为例 ,谈谈在使用旧教材过程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案例】1 创设生活情境 ,构造例题。从师生谈话中引入“秋游”话题。师 :秋天是稻花飘香、瓜…  相似文献   

10.
课改的春风已经在我校驻足3年,作为学校的首批实验教师,我已切实感到课改给我带来的教学新理念,以及课改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的新方法。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这个已经有了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了一名“新”教师。一、课改首先让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变成合作关系过去的课堂上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通过课改实验教学,现在已基本达到双方主动的格局了,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强烈,学生都能动起来,每节语文课都是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度过的,或者是在学生畅所欲言、意犹未尽中结束。记得在教《大熊猫》一课…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是江苏省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2年启动了市区小学阶段实验工作。参加省级课改实验区的小学105所(包括5个教学点),一年级233个班,学生9246人,教师527人。2003年新学年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实验扩大至全市范围,参加课改实验的小学475所、教学点726个,一年级共1825个班,学生64450人,教师3424人。累计2058个班,学生73696人,教师4031人。起始年级共开设新课标课程8种,使用新教材10种,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科学、品德与生活等科目首次进入小学课堂。作为课程改革启动较早的城市之一,连云港市的课程改革是如何实施的?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又会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本刊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臧雷。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教学成绩进行评估是学校管理中应该解决好的问题。为此,我校经多年探索,初步总结并施行《教师教学成绩评估方案》,效果良好。评估方案的主导思想:稳中求进,提高质量。一、评估方案评估分“班整体教学质量评估”、“班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两项。每学年初以班、科确定基数(初一各班、各科,初二物理,初三化学以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确定基数)两项评估均是在将每班学生分为六类的基础上进行。以班学生分类:一类学生:总均分≥80分;二类学生:均分70—79分;三类学生:均分60—69分;四类学生:均分5…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两年多来,实验效果有目共睹,但存在的困难也比较突出,其中,大班额就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事实。我省尤其是城市热点学校普遍存在的班额过大的现实,使得任课教师们备感因感,许多很好的“课改经验”“课改案例”应用到现实中效果却不理想。那么,如何处理课改与大班额的矛盾呢?本期我们特邀请了部分专家、教研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一线课改教师,请他们就此问题谈了一些做法和体会;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副主任、《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刘植义教授也就此问题做了专题评析。希望他们的做法和见解能给您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骁 《上海教育》2008,(13):20-21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则轰动沪上的新闻:十七名学生只用了七年到八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除一人外全部考入大学。一石激起千层浪,培养这些学生的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教学改革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那时起,上海市实验学校在很多教育专业工作者和家长眼里就一直显得比较特别:学制比一般学校短两年;学校自编教材,而且是语文、数学等人们称为“主课”的教材;开发课程,以挖掘学生潜能,而且是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通盘考虑加以开发;不排斥智力测试和创造力测试;还是上海的首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5.
缘起我校自去年秋季进行课改以来,学校精心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在课改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东坡区教研室的好评,学校课改实验工作方案作为样本在全区推广并在网上发布。我们在校本培训、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手段、评价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仅这一年就有十余篇课改论文、手记、案例在省级期刊发表。对于上级领导的表扬、兄弟学校的赞誉,我们冷静分析,学校教科室为了准确了解课改现状,找准实验得失,把握后续课改方向,最近特对全体一年级实验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如下:1.你常常阅读“课标”吗?你能脱口说…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式学习课堂提出的背景进入新世纪,课改浪潮席卷而来,新课改经历了理论探索、区域实验,目前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老师们在“洗脑”、“再洗脑”之后,终于对新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课改新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学实施中,老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教师围着教材、教参转,学生围着教师黑板转的现象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年来,我校把校本教研与新课程的实施同时推进,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反思性教学及行动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发展。 探索与实践 我校把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为推进新课程的基本策略,确立加强校本教研的三个切入点和内容范围:即“制度是关键,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 创新教研制度是进行校本教研的有效保证。学年初,学校根据南安市教育局“课改实验年”的整体部署,制定了《学校课改实验方案》、《“课改实验年”实施意见》、《教学研究制度》和《教师培训计划》。具体的,一是在制度上引导教师去做。如对教师的“学、记、听、思、研”做出具体的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89年起,进行借鉴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大面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教改实验。实验进行了两轮。第一轮实验(八九~九○学年),在我教的初三两个班中,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一个班作为对照班,较差的班作为实验班。通过一年的实验,在初三毕业考试中,实验班平均分78.9,标准差10.5;对照班平均分67.45,标准差7.24,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0.72个标准差(以对照班作为全县总体成绩代表);第二轮实验期间于1991年1月进行了全县初二会考(参加人数3921人),结果,由于试题偏难,全县物理平均分49.6,标准差18.2,高分率26.2%,待转化率21.2%。我所教的实验班平均分74.16,高分率(标准分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课程改革已被提到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 ,并取得不少成果。但不能不看到 ,当前真正动起来认真进行课改的学校并不多 ,即或是一些开展课改实验的学校 ,其课改也多停留在一般层面上。问题出在哪里 ?笔者认为 ,主要出在认识上。不少校长和教师认为 ,课程改革就是教材改革、教材编写 ,是国家和地方的事 ,是那些有课改实验任务和有校本课程改革任务的学校的事。至于一些承担课改实验任务的学校的不少校长和教师则认为 ,课改是上边的事 ,上边让我们怎么改我们就怎么改。显然 ,当前应明确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命题近二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命题经验,所命试题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全市师生的肯定。我们认为,作为课改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结性考试的中考试题,应该全面反映“课标”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体现课改理念,反映实验教材特点,要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有利于引导课改向深入发展,能有效地检验课改区教学质量,能反映课改后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况。基于以上认识,2006年作为我市独立命题的第一套课改中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