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黑龙江图书馆和黑龙江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图书馆学期刊《图书馆建设》到今年已经30周年了。30年来,《图书馆建设》经历了由内部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的转变、由地域性特点很强的《黑龙江图书馆》刊名向开放性很强的《图书馆建设》刊名的转变、由刊期较长的季刊向刊期较短的双月刊再到月刊  相似文献   

2.
愿她永远年轻——贺《图书馆》出版100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年金秋,传来湖南《图书馆》杂志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40年图书馆学优秀期刊的佳音,羊年伊始,正值《图书馆》出版100期之庆。双喜临门,对于《图书馆》来说,这是喜庆的时刻,这是神圣的时刻。值此,作为《图书馆》的热心读者,我们为她自豪,为她欢呼,也为她深深祝福!五、六十年代,我国专门的图书馆学期刊只有三两种。八十年代,国运兴,馆运兴,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不断涌现。今天,据说全国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七、八十种。然而,遍阅这儿十种刊物,出满100期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故而,我们这个刊物可称为“老字号”了。与同类刊物相比,她较早地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鼓与呼,她更为全面地记载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从最初的《图书馆工作》到1980年开始的《湘图通讯》,再到1983年起公开发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出版百期的20多年中,曾有一批非职业图书馆工作者的诗人、作家、教授、编辑、记者、书画家为刊物题赐、指导或惠稿,表达出他们对这份专业杂志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其中,沈阳诗人陈进化,长沙诗人江堤与刊物的友谊历久弥珍。他们两位都已离我们远去了,当《高校图书馆工作》现任主编郑章飞先生为百期出版纪念向我约稿时,我立即想到了进化与江堤。他们的名字在中国诗坛永远闪耀,也凝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这份刊物的光泽之中。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科技与出版》杂志今年改刊后,已经出版5期了。这5期办得如何?我们想广泛地听听读者的反映。殷切地希望你们来信谈谈意见和要求,以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明年把本刊办得更加符合你们的要求。我们为同行办刊物将不遗余力。但是目前出版界为自己办的行业性刊物太多了。因此必然存在竞争,优胜劣汰。为在众多的同类刊物中求生存,得发展,《科技与出版》杂志要面向社会,参与竞争。本刊明年将改为邮局发行,力求扩大影响,进一步打开工作局面,以刊物的质量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百期感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自1980年问世,已经走过了24个春秋,今年第4期将满100期,而从浙江图书馆创办的第1份图书馆专业期刊至今也有了近90年的历史,这些图书馆学刊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在《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创刊百期之际,对浙江图书馆所编辑出版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作一简单回顾,有利于我们总结过去,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8):47-47
《图书馆杂志》是我国图书馆学的核心刊物之一。2005年《图书馆杂志》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传统,维持刊物基本栏目的相对稳定,并将增加一个印张,正式开设“刊中刊——上图讲座”栏目(该栏目于2004年第7期试办),为此,刊物的定价也相应作了调整,欢迎读者对我们的变革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空气显得非常活跃。各地学会差不多都已创办了自己的刊物,现在你们又创刊了《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学的百花园里确是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
关于书次号     
关于书次号问题,各地图书馆专业刊物如《河南图书馆季刊》、《广东图书馆学刊》、《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等,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介绍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经验。最近又读到辽宁《图书馆学刊》今年第二期的文章,受益非浅。在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并且介绍一点我们的做法,和图书馆界的同行们讨论。书次号又叫二排号,是指同一类图书中的  相似文献   

9.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求学期间,就对家乡的这本刊物有所耳闻,只不过那时刊物还没有更名为现在的《图书馆建设》(以下简称"《建设》"),而是称作地方特色甚浓的《黑龙江图书馆》。后来大学毕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方有机会与当时的赵世良老先生以及夏国栋老师等一些刊物的编辑人相识。在刊物创刊10周年前后,又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与读者》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出版、校内发行的一份刊物,由信息参考部与学术委员会负责编辑,每月一期,每期四版,创刊于1992年6月,至今已出版了81期。刊物以面向广大读者,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重点报导图书馆资源,宣传图书馆的服务,成为图书馆联系读者的一条纽带,起着沟通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作用,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和认可。作者曾主持了第78期到第81期的刊物编辑,工作中有一些想法和感受,撰写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刊物的过去,探讨新时期刊物工作的变革与创新,促进刊物工作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为读者服务。1 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  相似文献   

12.
对《图书馆学刊》2004年第1期至2008年第3期"调研报告"栏目中发表的基金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刊物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该栏目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杂志已经出版了99期。在我国现有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中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在收获第100个果实之际,作为广大基层图书馆工作者的一员,感到有必要写上几句话,以纪念与庆贺《图书馆》第100期的问世。追寻《图书馆》的发展与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她的几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开辟了“青年图书馆学家论坛”,发表了一大批青年图书馆学研究者们颇有份量与见地的理论文章,这一点可以“论坛”文章的高文摘率为佐证。其二,在全国率先发起“基层图书馆工作谈”千字文征文,使基层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机会发表的新观点、好建议、好想法得以在征文中一展峥嵘,各领风骚。这一点也可以基层工作者的建议与观点被许多图书馆广泛采用为证说。其三是《图书馆》各期所开辟的专栏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问题得以较好解决,“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每期刊物发表后均不乏其共鸣与呼应者,这一点同样可以《图书馆》杂志拥有众多的订户和读者所说明。在目前图书馆学界清淡之风日盛,有些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儿乎不食人间烟火之时,《图书馆》能够不遗余力地为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开辟一席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杂志》第100期与大家见面了,我们与近二十年来陪伴刊物诞生、发展的所有作者、读者一起,共享成功的欢乐!近几个月来,我们读到了众多作者、读者充满着真挚激情的贺函,也收到许多同行热情洋溢的祝词,在肯定我们以往工作的同时,也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设想,籍此机会,我们向所有关爱《图书馆杂志》的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图书馆学刊》创刊四十年以来,离不开全国各兄弟刊物、图书馆界同仁和读者的关注与支持。《江西图书馆学刊》不会忘记关心、关注、扶持、帮助过她成长的每一个伙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与全国各兄弟刊物携手同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值此《江西图书馆学刊》创刊四十周年之际,特别鸣谢各兄弟刊物、广大图书馆界同仁、作者和读者,并展登部分寄语与贺信。  相似文献   

16.
寄语编辑部     
主编同志:读罢改刊后的《黑龙江图书馆》,从封面到编排使人耳目一新。在去年第四期的改刊说明中写道:“《黑龙江图书馆》力争做到:使每位肯于把它拿在手中并翻开看看的读者,一定能从每期刊物中都至少发现一篇愿意读下去的文章。”编者没有使读者失望,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黑龙江图书馆》除简讯外,共刊载了二十二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从  相似文献   

17.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从这年我在《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开始做编辑工作,自然对业内期刊尤其  相似文献   

18.
当你手捧这本刊物胸怀全球、放眼世界时就会畅想:地球上的文明标志——图书馆屹立了200年的有许多。但在中国,地处边疆省份的公共图书馆,能编辑出版了200期学术期刊,又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真的是不多见。《图书馆建设》,犹如寒地黑土中的一枝红梅,傲雪怒放30多年,花朵累累整200——在凌寒开放。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编辑部:我国最早命名图书馆的地方在湖南,《图书馆》亦是我国办得早而好的刊物之一。《图书馆》刊名朴实无华,刊载内容面广质高。相向相通,师友之感油然而生。《图书馆》创刊百期,值得庆贺。望贵刊再接再励,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敬礼  相似文献   

20.
我与《图书馆杂志》相识于1985年秋,那时我刚到资料室工作。在众多的图书馆专业期刊中,一开始我就发现她与别的刊物有不同的风采。其后是感情日益亲密,到如今可谓是“刊夫人”了。说实在话,每逢《图书馆杂志》的出版期一到,我心里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