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2.
荆浩的“图真”本质是“传神” ,细察“图真”具双层含义 :一是“形似”意义上的“真” ;一是“气质”意义上的“真”。  相似文献   

3.
我的新发现     
于逸凡 《辅导员》2009,(17):7-7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张关于减法计算题的试卷。好多题目,算了一道又一道,又来了一道,“21—19”,用“被减数”个位上的1减“减数”个位上的“9”不够减,应该向十位上的“2”退“1”作“10”,再加个位上的“1”变成“11-9”得“2”,好烦!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一天”等于“两年”的水星水星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很快,它公转一周,相当于地球上的88天,但水星的自转速度却很慢,它自转一周相当于地球上的59天,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因此,水星上的昼夜比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要长得多。据计算,水星上的一昼夜为176天,白天和黑夜各为88天左右。如同地球一样,以水星公转一周为“一年”,以水星上的一昼夜为水星上的“一天”,那么,水星上的“一天”就相当于“两年”了。“一年”只有“两天”的金星金星绕  相似文献   

6.
导读     
笕郭淑新:“大学之道”与现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王玉英 《考试周刊》2009,(28):65-65
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塑造的艺术形象“孔乙己”,已为很多人所熟知。“孔乙己”一名乃是脱胎于旧时儿童习字范本上的话:“上大人,孔乙己”。“孔乙己”也作“丘乙己”,这个说法也有很久历史了。敦煌遗籍中就有一页这么一串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  相似文献   

9.
上学期的一天,学校临时通知我去上一节数学课,“好吧,正好讲一讲昨晚的作业题。”我心里想。我赶紧抱着学生的作业本向教室奔去。没曾想,我进教室刚说了句:“同学们,这节课上数学。”很多学生部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这一声“啊”,  相似文献   

10.
试解“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源于孔子修《春秋》。在材料取舍上的“笔则笔,削则削”,表现手法上的“以一字为褒贬”,内容上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表现在“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五个方面,是借修史以传其“道”。“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诚信与监督     
郑若麟 《家教指南》2009,(10):62-62
法国是一个首饰大国。法国的珠宝金银有一种体制,业内的行话即所谓“签名”。一件由“卡地亚”牌的工匠生产出来的首饰上往往有“卡地亚”的“签名”。比如在戒指内环上刻上Cartier几个字。一旦一枚戒指上有这么几个字,其身价就大大上升。我问一位业内人士,这样一个签名,哪个工匠不会冒签一个?确实,  相似文献   

12.
这一日,宋江正在BBS上同孙二娘聊天,忽然“嘟”的一声,“你的朋友KuiLi上站了。Reply,OK﹖”“真烦。”宋江嘟哝了一句,向李逵问了声好。不一会儿,又嘟一声,“你的朋友KuiLi上站了……”宋江又草草应付了几句。但没想到,李逵嘟起来没完了。“Shit”宋江骂了他一句。“你别放洋屁行不行,你以为你是谁呀”李逵搭腔了。“铁牛,我是宋江。”“啊﹖宋哥哥,你的名字怎么叫小甜甜﹖”“唉呀,铁牛,你在干啥,怎么总上站来扰我﹖”“哦,我的破386老死机。”“你不要上了,明天到吴用那领台奔四。”宋江想准是有人叫他搞鬼。“谢谢公明哥哥。”(李…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的太空试验站“天宫一号”的出现掀起了晚会的高潮。“天宫一号”成为了晚会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根据规划,“天宫一号”将在2010年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15.
还有一次,讨论做人是“方”一点好还是“圆”一点好。一开始,很多同学认为当然是“方”好。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认识到在大事情上应当“方”一点,而在小事情上可以“圆”一点。最后有位同学说,即使是在大事情上坚持原则,“骨子里”很“方”,但是“面子上”,表达的方式也还是可以“圆”一点的。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并非从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课程”的概念,从这一名称出现之日开始就是一种无奈的代指,不等同于一种课程类型。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也不同于常规意义上课程的开发。在我们对隐性课程进行“开发”时,要明确其中“开发”的特有内涵,注意“隐性”本身特有的价值,切勿将“开发”异化为“控制”。  相似文献   

17.
评课也有技巧,概而言之,应在“一基点”上站稳立场,从“两关键”中抓住核心,在“三原则”上把握导向,在“四课型”上讲求策略,从“五要素”中考量得失。  相似文献   

18.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1):53-53
“度”和“渡”是两个同音字,都有表示“过……”的意思,难免混淆,下面作一讲解。“度”是从时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如“度假”、“欢度春节”。“渡”是从空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它是形声字,“氵”表意,与“水”有关,表示“这一岸到那一岸”和“通过(江河等)”的意思,如“远渡重洋”、  相似文献   

19.
《颐和园》一课属于看图学文课文,但图文有些“距离”:从图上看不到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一望”,看不到“颐和园景色一大半在眼底”,看不到“古老的城头和白塔”;十七孔桥上也看不到“每根柱子上都有石刻的小狮子”。昆明湖堤岸旁的杨柳既不是“数不清”,也不是“倒垂着”;“游船”、“画舫”都聚集在船坞之中,并没有在湖面上“慢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凡是”与“所有”语义上没有任何区别,但二者并不相同。从句法位置上看,“凡是”只能出现在句首,“所有”则出现在句子的多个位置;从语义上看,“凡是”并没有“所有”的意义,其“所有”义是句式赋予的;从词性上来看,“凡是”是连词,“所有”则是形容词。“所有”侧重于断定一种现实情况,而“凡是”侧重在断定一种条件联系,更接近于“只要是”的意思,甚至包含一种轻微的假设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