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批评语言学认为,没有毫无倾向性的报道和完全中立的语言,新闻语篇的结构都包含着价值和信仰。新闻语篇中,作者通过对语言的选择,传达这些隐含的意识形态。名词化因其本身的特点,成为新闻语篇中表达隐含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语言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闻语言的语言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在新闻英语中的运用以及词汇和成语的运用方面探讨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通过总结这些特点,旨在让读者对新闻语言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阅读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英语有其独特的结构、文体和语言的特征。新闻英语的特征体现着现代英语的发展进程.本文尝试着从新闻英语报道文体的结构和语言分析入手,指出英语新闻结构以及语言词汇等多方面的特点。文章通过介绍新闻英语的这些特征和对中外新闻报道特点的比较说明,有助于新闻英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英语。  相似文献   

4.
罗茜 《考试周刊》2011,(19):110-110
新闻英语的语言和中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正确掌握其特点,才能理解报刊原文的本意。本文从新闻英语的语篇结构、句法和词汇特征入手,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美正式报刊新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英美正式报刊新闻是了解国际动态,学习地道英语的好途径。但英美正式报刊新闻语言因有别于其它文体,常造成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理解上的困难。本文就英美正式报刊新闻语言内容、词汇和句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徐光琦 《文教资料》2014,(8):27-28,34
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必须重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地位。然而,目前的外语词汇学习对隐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从具有相同语言隐喻和具有不同语言隐喻的跨语言词汇学习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发现隐喻的应用能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外语词汇的意思与用法,更系统、更彻底地掌握外语词汇,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理解困难和应用不当,从而产出地道的外语表达。  相似文献   

7.
魏华 《考试周刊》2011,(24):108-109
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和语义上的空缺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语言文化中的词汇、语义空缺现象,了解这一现象将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真正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含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和研究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根据词汇教学的理论,语言意义的产生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词汇短语来完成的。因此,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是培养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词汇组合的能力。本文还介绍和讨论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词汇对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语篇中,批评性话语分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根据语言学家福勒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硬新闻语言进行分析。本文将从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角度分析内容为粮食危机、灾难和经济危机的硬新闻。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博林格说,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中其他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威尔金斯更是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1.
批评语言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都可能会受到说话者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批评语言学家分析语篇时把各语言形式相联系,特别注意情态、转换、分类、及物等方式所产生的语言功能影响,从而为对大众语篇和其他非文学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提供了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批评的角度来研究英语新闻文本 ,必须考虑到文本中的新闻语言要素。本文力图从批评语言学和系统论两个立足点出发 ,用语言学的研究手段尝试构建一个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的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 ,使这一系统能够阐释新闻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immigrant children’s acculturation experiences are characterized through the symbolic literary feature of name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how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functions to communicate these messages. We draw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Critical Literacy (CL)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to inform our analysis, showcasing how the connection and interrelation of these theories maximizes the potential for meaning-making. Texts were examined to reveal dominant themes around acculturation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use of protagonists’ names and trends in the language used to construct young readers’ understanding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uct of a name is a key theme in the literature used to forge a cultural identity for immigrant children, generate cultural conflict, and stimulate others’ judgment.  相似文献   

14.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揭示语篇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自从日本悍然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钓鱼岛争端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文章选择《英国卫报》和新华社对钓鱼岛争端的两篇报道。借助“及物性”概念,对比分析两篇报道的语言结构特点,以此探讨不同新闻语篇背后深藏的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各种差异。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将语篇作为社会实践,重视语篇的生成,传播及接受过程的语篇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分析解释语篇背后隐藏的已被自然化的意识形态。本文尝试对一则纽约时报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研究应用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旨在发掘文本隐含的意识形态,并丰富政治新闻语篇的研究方法,提高新闻阅读者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在实施中应建立实践性的理念,更加注重对语言运用、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作用。实践性就是语言理论与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的结合性、贴近性,也是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它应成为本课程的一种实施策略。为此,教学内容要精选,更切实地落实理论指导语言实践的分析讲解,更清晰地把握本课程理论化教学内容的侧重面,并采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表述语言理论。基于此理念,我们应逐步建立专家语言理论与教学语言理论的学科用途性分科。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从社会语境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而语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翻译中进行语类分析十分必要,它能帮助译者清楚原语的语言特征、篇章结构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从社会语境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而语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翻译中进行语类分析十分必要,它能帮助译者清楚原语的语言特征、篇章结构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批评语篇分析(CDA)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结构特点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文章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及存在过程,情态系统,转换系统等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及物性、情态以及转换等对罗斯福的《珍珠港演讲》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演讲语篇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