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大学生形成志愿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议题。培育志愿精神,关键在于价值认同。推进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必须厘清志愿精神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理性,遵循价值认同的内在生成规律,突出价值认同的关键点,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伴随着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讨论的重要话题.对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探索及其激励对策分析,既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取向,同时也更能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民间组织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了建构和谐社会和培育公民社会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走向及其制度环境的改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民社会相互促进和培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强、志愿服务精品项目缺乏和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等措施,以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当今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中去的有效途径。志愿精神培育旨在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培育公众的志愿精神,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志愿精神的培育关系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及我国高素质青年的培养。因此需要让公众了解及接受志愿精神的价值体系、了解及内化志愿精神所包含的要素、培育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志愿精神内化为公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相似文献   

7.
郑宏林  黄咏欢 《考试周刊》2014,(40):154-155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尚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为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本文从优化招募及培训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培育项目品牌和完善激励机制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整体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在迅速壮大和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为更好地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身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可以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被志愿"现象进行探究,发现这是志愿主体自愿性与义务性疏离的外在表现,造成疏离的原因在于重志愿服务主体的道义性,轻志愿服务主体自我实现的功利性。故提出自愿性回归的建议,其关键在于培育大学生群体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而合理的价值认同是功利性与道义性的统一,只有将二者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使得价值认同真正落地,产生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0.
高艳 《科教导刊》2024,(5):131-133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从强化志愿服务宣传、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指导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和谐杜会的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这一课题首先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志愿者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向世人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得到一定程度传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志愿者本身,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使我国的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志愿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指标,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观念,切实提升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能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价值认同是主体在认知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要在加强学生志愿意识的认知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内化与转变。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实践中的体现。建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逐步实现了理念、组织、内容、筹备和基地的常态化,但也存在资金、专业性与深度制约等因素,需进行更长远的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文化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践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理念的有效载体和体悟人生社会价值的有力平台.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存在制度化有待加强、志愿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志愿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等现实困境,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志愿者能力、营造志愿服务育人氛围等方面,探索志愿服务文化培育的...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并提高自身素养。然而当前211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管理松散、资金缺乏等现实问题,本文着力探讨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等有效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华章》2013,(14)
大学生志愿者是指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倡导的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服务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素质、在志愿服务中充实生活、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价值。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本文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作用及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志愿活动群体的重要群体,由于当前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单一、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度较低、安全和物质保证的缺失、激励渠道狭窄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动机是价值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在激励中从动机入手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自愿加入志愿者行列,大学生所进行的志愿服务,能够体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大学校园里,宣传志愿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来说明高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